答黄菊(七绝9首)
马家骏
答黄菊
蜀山笺秀动人肠,窗友默然神远翔。
遥祝舒通且珍重,霍然去病引高吭。
(1979年6月20日于北京广播学院)
[附黄诗]
其一:“梦里神京去无由,恍惚如见旧窗友。长安细柳若有知,摇曳难诉万种愁。”
返凤翔
湖水箫声引凤回,十年翠柳旧亭台。
玉颜不改人非昔,莫笑春风吹绿来。
(1980年5月10日。
刊于1991年10月30日《陕西师大报》)
杭州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学术会
空濛山色雨中绿,潋滟湖光晴里明。
幽谷声声流杜宇,高吟巴托传远情。
(1980年5月27日于九溪屏风山。
刊于1980年8月17日《西安日报》拙文中)
龙光塔
龙光塔顶观无锡,渺渺茫茫烟雾迷。
喇叭嚣声争震耳,有心赏景无诗题。
(1980年6月8日)
瘦西湖
雨中疾步瘦西湖,难画楼桥染绿芜。
一片汪洋白塔影,春意阑珊唤青鸪。
(1980年6月10日。
刊于1996年6月20日《西安日报》)
平山堂有感
天南地北我游处,迎面皆见郭老字。
有字佳景我来游,三千胜迹待展翼。
(1980年6月10日)
与众学员漫步武功田野
树笼朝阳村笼烟,茫茫大地碧云天。
隆隆机影掠青翠,苦读诗书又一年。
(1980年6月21日,
刊于1991年10月30日《陕西师大报》)
答同窗
1981年11月在陕西师范大学,召集了四五十位苏进研老同学研讨托尔斯泰、高尔基(后出版二论集)。11日举行联欢,会上四川大学陶道恕、云南大学郑谦、华南师范大学外文系郭应阳诸教授即席赋诗,我口占四句,答诸位老先生(郭老当时已70岁了)。
长安道上笑声扬,苍鬓同窗聚一堂。
登塔今朝相勉励,他年再会渭河长。
[附]
陶道恕: 七律
梦里青春哪得追?一堂欢聚略嫌迟。
蚕丝竞吐思犹壮,马首同瞻喜可知。
漫抚伤瘢谈往事,边呵冰笔和新词。
长安访古成佳话,都道天晴待好诗。
[注] 七律:四川《桂苑》发表稿题为《赴陕西师大与旧友快晤,喜而有咏》。 马首:《窗砚华年》中释:“马首”指马克思主义。 新词:原句为“却惊杰构发英辞”,后改。陶注曰:郑谦同志即席赋《满江红》词,余和之。
郑 谦: 满江红
华岳飞腾,渭河涌,掀浪千迭,共祝我、故人聚首,顿慰长别。怒放心花须纵酒,喜挥热泪可融雪。最难忘战马御东风、沥心血。 秦遗址、唐陵阙、灞桥柳、雁塔月,同访胜,雪泥鸿爪难灭。抵掌互激奔骥志,协力共就雕龙业。喜风云变换未消磨、胸中铁。
郭应阳: 七律
长安琢切共良时,又唱骊歌怅别离。
同窗昔日渐驽拙,志学衰年感暮迟。
远雁莫忘缄近作,尺书犹足慰相思。
明朝便是关山隔,樽酒论文待后期。
(据《窗砚华年》修订稿)
黄果树
雷声水雾起长虹,天际倾河素练雄。
绿谷碧潭吞巨瀑,水帘洞里听訇隆。
(1981年4月24日于安顺)
武汉东湖
湖滨饭店看东湖,一片汪洋楚雨疏。
数九寒天湖水热,长安总忆武昌鱼。
(1982年元旦)

臧平立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