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心狗有情
(小小说)杨永春

狗蛋从小就不喜欢狗,这也许与爸爸妈妈给起的这个小名有关,因为他从小就讨厌别人叫他狗蛋。
从学会走路开始,狗蛋见到村里其他人家的狗,就会拿石头追着打,惹的全村的狗见到他都像见了仇人似的不停地嚎叫。六七岁时,那些流浪狗也早就偷偷变成了他的“不酒菜”。而他的口头禅也与狗有关——就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狗蛋的舅舅家养了一只小白狗,每次狗蛋去舅舅家,那只狗就会疯了似的狂叫,而且,狗蛋不走,狗的叫声就不停。
狗蛋听妈妈说,舅舅曾经有过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一个贤惠的妻子和一个可爱的女儿叫姗姗。
但是,舅妈在姗姗三岁时突患疾病而去世,是舅舅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拉扯姗姗长大。后来姗姗经人介绍嫁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只剩舅舅一人在三间小平房里独自生活。
姗姗曾经多次叫他爸到城里居住。可他爸怎么劝也不愿离开,还说:“我跟你去了,你妈怎么办?你忍心把你妈孤苦伶仃地扔在这里?再说了,这么远的路,每年谁来给她上坟烧点纸钱?”就这样,舅舅坚持要守着这个让他熟悉的故土,守着妻子的坟墓。因为他的根在这里,他的魂也在这里。

有一天,舅舅去镇上,回来时捡到了一只受伤的小白狗。它浑身脏兮兮地,嚎叫着,不停地发抖,一对黑溜溜的大眼睛望着他,渴望寻求他的帮助和庇护。
于是,舅舅心生怜悯,把它带回了家,细心地喂养着,伤是治好了,但它的一条后脚却成了瘸子。
渐渐地,舅舅和小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每天早晨,舅舅起床做饭时,小狗都会跟在他脚边转悠。吃饭时,舅舅总会把最好的部分先让给小狗。而小狗也挺懂事的,如果不是舅舅给它,那怕身边放着肉,它也不会主动去吃。
每当傍晚,舅舅就拿个大烟斗边吸烟边坐在门口发呆,而狗仿佛懂得舅舅的心思,就爬在他的脚边玩耍,哪都不愿去。有时外面的流浪狗叫它去玩,它也只是抬头望望外面,再转头看看舅舅,继续爬在舅舅脚边。它就像舅舅的第二个孩子一样,使舅舅枯燥的生活多了许多欢声笑语。

转眼几年过去了,小白狗也长大了,只是舅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一年不如一年。
这天,舅舅的那只白狗突然跑进了狗蛋家,奇怪的是这次白狗见到狗蛋并没有疯狂乱叫,而是,爬在大门口一边流泪,一边像个婴儿似得低声泣哭。
狗蛋迎出大门,并没有见到舅舅,当他跑到地边将此事告诉妈妈时,妈妈突然脸色一变,神情慌张地说:“不好,你舅可能出事了……”说话间扔下手里干活的工具,拽着狗蛋的手就往舅舅家跑去。
此时,白狗已在村口等候,见狗蛋娘俩过来,转身就在带路。

狗蛋娘俩边跑边走,用了将尽四个多小时的时间,才赶到他的舅舅家。
见狗蛋的舅舅直挺挺地趟在炕上,早已没有了气息。
正当狗蛋娘俩手忙脚乱,不知怎么办似,白狗突然转身跑向门外,奔向村里,挨家挨户地用前爪拍打着,用各种动作和叫声,向村民表达了老人已经去世的消息,希望大家能帮忙。
村民们见白狗哀伤欲绝的样子,都被它的忠诚和孝心打动。纷纷来到狗蛋的舅舅家,为他凑钱办理丧事。
狗蛋舅舅下葬时,白狗好几次都嚎叫着跳进坟坑里,用两只前爪不停地刨着里面的土。
丧礼结束后,狗蛋和妈妈都想把舅舅的狗领回家,可白狗一边后退一边不停地摇头,后来干脆一瘸一拐地跑进了山里。

当大家都离开后,白狗又回到了狗蛋舅舅的坟前。每当夜深人静时,村里人常会听到白狗思念主人的衷嚎声。
三个月后,有个村民发现白狗静静地躺在狗蛋舅舅的坟墓旁,早已停止了呼吸。于是这位村民,并未请示村干部同意,就擅自做主将这条白狗埋在了狗蛋舅舅的坟墓旁。
再后来,狗蛋也不知从那里弄了一只小白狗,并抱回了家,天天好吃好喝地供养着它,并且,走哪都会带着它,与狗形影不离。

作者简介:
杨永春,网名牵挂你的人,青海湟源县人,喜欢用文字抒发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情感。
《中国作家网》会员,哈尔滨市呼兰区作家协会会员,都市头条作家、编辑,《驼铃岁月》创作团队主编。
在《文字站》里开设有自已的文学专栏。
在《都市头条》开设“驼铃岁月文学社” “情感世界” “河湟文学” “小小说” “故乡情”等专题栏目。
2020年3月被【都市头条】评为2019年度优秀编辑
2021年3月在《今日头条》注册并被认证作家。
2020年8月在《中国作家网》开设有被录选的作品集。
2023年9月在中国微信作家协会《经典文坛网》开没作品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