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印象钓鱼台
(二)周总理提议
一、为迎接1959年的国庆,周恩来提出建一个国宾馆
1958年8月17日至30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要在北京建造一批包括人民大会堂在内的重大工程。
考虑到届时将邀请多国首脑政要来华,周恩来总理提出要建一个有特色的高级国宾馆,供出席庆典的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下榻。外交部在接到周恩来的指示后,立即成立了选址小组。选址小组几乎走遍了北京城郊。
原本在东郊、西郊各有一处选址,后有人提议说宾馆应建在北京西郊,理由是:外宾下飞机后,从机场乘车进入北京城区,必然要经过天安门广场及东西长安街,在饱览市容之后抵达国宾馆,这样他们就能领略到新中国及北京建设的巨大成就,对中国留下很直观的印象。
作为北京著名园林古迹之一的钓鱼台,相传金章宗完颜璟(金朝第六位皇帝)曾在这里钓鱼,故后人称金章宗钓鱼古台。
站在此处放眼望去,玉渊潭全景尽收眼底。园内,玲珑的假山、曲折的小径和潺潺的流水组成了一幅天然的园林画卷。
在玉渊潭与湖相连的潭边,还有一座大砖台,上面有乾隆亲笔书写的“钓鱼台”三字横嵌在正门之上,门内壁上还嵌有乾隆书写的《钓鱼台诗》石刻。古迹依存,新馆将立。选址小组初步决定,国宾馆的位置就选在西郊钓鱼台的遗迹上。
党中央经研究讨论,最终批准了选址小组关于修建钓鱼台国宾馆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