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结着愁怨的姑娘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诗坛上,一个最活跃的诗派之一是现代诗派。所谓现代派,是因编《现代》杂志而出名,为首的是戴望舒、卞之琳、梁宗岱、冯至等一批人,他们写现代生活,用现代辞藻,反映现代情绪。而为戴望舒带来声誉的是他早年创作的一首古典意味较浓的《雨巷》,以致于为其本人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作者当时22岁。戴望舒是浙江杭州人,作为一位忧郁的“江南才子”,《雨巷》题名就甚带江南意味。然后作者一开篇“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一下子就让我们置身江南的雨巷中,定下了忧郁的基调。
来,我们看这位忧郁的才子用了多少表示词语表示他的忧郁:寂寥、彳亍、彷徨、冷漠、凄清、惆怅、太息、愁怨、凄婉、迷茫……
围绕这些莫可名状的忧郁,作者用了一个核心意象:丁香。丁香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同折柳、明月、梅花一样,有着固定的象征意义。
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又常开花在仲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其花蕾结而不绽,诗词中多用来比喻愁结解不开。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诗坛上,一个最活跃的诗派之一是现代诗派。所谓现代派,是因编《现代》杂志而出名,为首的是戴望舒、卞之琳、梁宗岱、冯至等一批人,他们写现代生活,用现代辞藻,反映现代情绪。而为戴望舒带来声誉的是他早年创作的一首古典意味较浓的《雨巷》,以致于为其本人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