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登徒子说“好色” 到《红楼梦》的“ 纯情”之旅
文//杨君
《诗经.关睢》上说::“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毬。”几千年前,诗中所写的这个“好毬”的男子,猜想必是个“好色”之人吧。
男女相悦,是人的自然本性的流露,自古以来连圣人也不否定它,孔子就说过:“饮食男女,人之所大欲也。”然而自古以来,人们却把男子“好色”视为品行不端。登徒子对楚怀王说:“宋玉这傢伙大王不要理睬他,他太好色了。”楚王问:“宋玉怎么个好色法,倒请你说说。”登徒子便说开了。楚王于是找来宋玉,严厉批评他好色的事。宋玉说:“登徒子怎么能说我好色呢?东邻那个女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远山,眼若秋水,腰如柳枝,领如蝤蛴,齿如瓠犀,手如葇荑,美目盼兮,巧笑倩兮。他扒在墙头上对我张望,一直看了三年,我也未对她动过一点邪念。”楚襄王听了宋玉的诉说,便不再相信登徒子的话。但他想,宋玉这小子真是与众不同,哪有这样不爱美色的呢!要是我,一定早与她“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了。

孔子还说过,在茫茫大千世界,滚滚红尘中,“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承认当前情况下,“好色”多于“好徳”是普遍的现象。浪子画家唐伯虎也毫不隐瞒地在诗歌中写道:“头戴花枝手把环,听罢歌童看舞女。食色性也古人言,今人乃以之为耻。”
清代诗人袁枚也不惮人谓己好色,曾以“护花使者”自居,又收女弟子多人,一时被大街里巷传为美谈。
袁枚还大胆为“好色”正名,谓“好色”不关人品,对人绝不可以“好不好色”论尊卑,评高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其大胆的见解。
由“好不好色” 之议,使我想起了《红楼梦》关于“好色” 的描写。但在这部书中,描写男女情爱,却有意强化“纯情” 概念,力劝世人端身持正,切勿擅生杂念,“妄动风月”。将情与欲的含义作了明确的区分与界定,从而使人们知道了“好色“一词的真正含义。

曹雪芹强化“纯情” 概念的想法,是基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的影响,也是从李渔戏剧创作主张中得到的启发。在李渔的《怜相伴》中,孝廉之女曹语花对丫环留春说:“呆丫头,你只晓得‘相思’二字的来由,却不晓得‘情’‘欲’二字的分辨。在肝膈上起见的叫做‘情’,在袵席上起见的叫做‘欲’。若定位袵席私情,才害相思,就害死了叫做欲鬼,叫不得个情痴。从来只有杜丽娘才说得个‘情’字。”可见,在一个正统的学者或文学家看来,真正钟情者追求的目标,绝不是那个令正人君子作呕的“淫”字,而是以人品和心灵美在肝膈上起见的‘情’字。“发泄儿女之真情”,主张宣泄男女纯情意识,为追求男女之真爱之心,情愿做个情痴色鬼,像柳梦梅和杜丽娘那样的生死纯情之恋,才真正值得大力提倡哩。而这,才是“好色” 一词的真正含义。
曹雪芹蕴秀噙香,用清新婉媚的笔触织绣宝黛爱情,最初灵感,来源于作者对北京一处自然景物的观察与联想。据《红楼梦》研究者樊志斌先生撰文介绍,在北京香山离作者居所不远处,有处水源,其上巨石横跨,上生巨松,根系伸出石外,悬于半空。石、地交接处,有小泉涌出,日夜浇灌树根,使得这株” 石上松“愈益青葱繁茂。作者见得此景,十分新奇,感慨万分,几经琢磨,他在纸上写出下面的文字:”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朱草一株,时有赤霞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浇灌,这株仙草便得久延岁月……那绛朱仙草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过他了……‘“

《风月宝鉴》就这样开笔了,宝黛的纯情之爱也就这样开篇了。
宝玉爱女性,说女人的身体积日月山川草木之精华,她们的骨头是水做的,说自己见到女儿便清爽,见到男人便觉浊臭逼人……对水做的女儿们体深爱切,关怀备至。
鉴于“木石前盟” 的因缘,宝玉挚爱黛玉,发于一派至真至爱至善之心。在两人的平时交往中,情趣相侔,话语投机,志同道合。他们一起看《西厢记》、一起欣赏《牡丹亭》,为剧中人物的命运感叹唏嘘;他们视仕途经济、儒家说教如粪土,崇尚纯朴简单高雅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憎恨贾雨村之流的邪恶欺世的行径,更痛恨道学家“满嘴仁义道德,一肚男盜女娼” 的虚伪面孔……
然而,既是“纯情”, 他的爱也是广泛的,像阳光一样普惠众芳。他爱晴雯,超越尊卑,惜玉怜香,深情地称她为“芙蓉女儿”。在《芙蓉女儿诔》中,他对晴雯更是不遗余力地深情赞颂, 曰:“……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对这个服侍过他的丫环表现出了无比深挚的眷怀和极高的评价。在该书中,正是黛玉和晴雯两人,使贾宝玉的“纯情意识”得到了最为充分的展示与发挥。

他对村姑二丫头,也爱意甚殷。乘车临去时,他犹在张望,寻觅她的踪影。他难忘她的聪明美丽和率真,难忘这自然纯朴美好的生命给他留下那么让人难以忘怀的一瞬。还有,一段时间,他竟然是那么的喜欢秦可卿,也对史湘云表现出了无比深厚的情谊,连她打过肥皂、洗过脸的水,也觉得十分珍贵,不让丫环倒掉,要留着自己用……
在众丫环中,袭人做事勤勉,虑事周到,对宝玉真诚可靠,深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可也招来众人的妒嫉。一次,袭人生病了,宝玉亲侍汤药。喂药时,生怕她披衣坐起身来着凉,就让她靠在枕头上一勺一勺地喂她。袭人回娘家, 别人送来一盒蒸酥酪,他也要记着给袭人留下一块。后来,这块蒸酥酪不幸被李奶嬷偷吃了,袭人说,正好我不喜欢吃这个,吃了肚子疼,我喜欢吃风干栗子。宝玉一听说,信以为真,便去剝栗子给她吃。
过年时节,一次,别的丫环都赌钱玩牌去了,怡红院只有麝月一个丫环尚未离去。宝玉说:“你也去吧,这里有我守着就行了。”麝月不愿走,未动身,宝玉便为她箆头。开心谈笑,一如兄妹,在镜子中,留下了两人因事“会心一笑”的倩影。

一次,大伙正谈笑热闹时,他想起贾珍书房中的美人图,觉得画中的美人此时一定很孤独寂寞的,特地抽空跑过去看看她。在宝玉心目中,图画中的美人也是有生命的,需要关爱和怜悯……贾环喜欢打牌,又怕输钱,小气模样,弄得简直不像个爷们。宝玉输了钱却一点也不着急,反而希望自己多输些给丫环们,好让她们平时不缺钱花。
平时,宝玉从不以主人自居,而觉得自己和“身为下贱” 的丫环奴仆们地位是平等的,所以一视同仁地去爱他们。在袭人家里,他看到了几个穿红色衣服的女子,袭人说,她们是自己的姨表妹,出身贫苦,过些时就要出嫁了。宝玉感叹道:“像我这样的浊物,偏生于贾府这样的富贵之家,却让这些青春美好的女儿们生在贫穷乡野!真是天道不公。”他对袭人这几个出身穷苦的姨表妹,也是充满惋惜怜爱之情的。

以上看出,在贾府,在大观园,宝玉惜玉怜香如此,把女人看作“是自然手里创造出来的艺术”( 朱自清语),不独对黛玉,袭人,晴雯,对其他众姐妹和丫环们,也表现出了一样的“好色”——“纯情” 之爱。他的爱心,是宽泛而纯美的,也是由衷纯洁而无私的。虽然他曾被警幻仙姑称为“天下第一淫人”, 可实际上,他只在“天分中生出一段痴情”。丰富的情感,“发乎情而止于礼义” ,既纯朴又天真, 从而最终没有让他变为贾珍、贾琏、薛蟠那样的浊臭淫滥之物。
在《红楼梦》中,集中表现在贾宝玉身上的“纯情意识”, 像一泓清泉,流淌在大观园的花木林畦之中,给气象森严、腐朽不堪的贾府,带来一股清新美好的气息。又像一束清香馥郁的紫丁香花,在贾府浊臭的空气中,充溢了缕缕香馨。
【作者简介】:姓名杨君,又名杨群,安徽省六安市人。近年创作小说、散文、随笔等文,见于《分水岭》、《皖人春秋》、《首都文学》、《胶东文学》、《三秦文学》、《作家视野》、《老丫文苑》、《湘西美文》、百度《百家号》等文学网站微刊、纸刊。编著《古代名人传奇百人经典》由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

【老丫文苑 :创始人】
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华夏诗词文学社》《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





金牌主播朗诵热线:
传奇: 13436847700
智昊:13756148336
阿桂:13943822385
天乐:13991678287
(备注: 作者可以选择您自己喜欢的主播老师为您朗诵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