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与女人
作者:朱双顶
春秋时期,历史出了一位奇君,于六十二岁那年,历经磨难回国登位,竟然将一个内乱不断、外遭严重侵扰挤压的晋国,在短期内一举成功带向称霸中原。他就是重耳,春秋时晋国公子,晋献公的儿子。他生于王侯之家,却倍受坎坷煎熬,一生因女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让他祸福相依,流亡在外一十九年,终回国继位为晋文公,竟然成为一代霸主而雄居中原。而这一切却跟女人有着关联,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第一个女人,让他踏上逃亡之路,开始浪迹天涯而问地,路在何方?他的父亲晋献公率军攻破骊戎,得到了骊姬。就是这个女人,让他开始了梦幻般的恶运。对献公来说是破骊戎,得骊姬是喜上加喜,让他欢乐无限;对于晋国来说是得骊姬,造内乱是忧上加忧,让晋国祸害不断。受宠爱的骊姬,凭借自己天然的姿色,深得献公的欢心而有恃无恐,为让自己的儿子夺得太子之位,竟然投毒嫁祸于太子申生,逼得至孝的太子自杀。又借此事件,延祸于重耳,谗毁说他知道此事,逼得重耳只好不辞而别,外逃蒲邑。
这让骊姬更有了谗言的话柄。献公信以为真,对重耳的不辞而别很是恼怒,认为他果真有阴谋,父子之间兵戎相见,派兵攻打蒲邑。蒲邑人宦官勃鞮命令重耳赶快自杀了事。无奈之下,他翻墙逃走,以致于被追赶的宦官砍断了袖子,才得以逃脱,奔往母亲的国家狄国,开始了流亡生活,时年已是四十三岁了。
第二个女人,让他脱离险境求得生存,开始踏上安逸生活之程而问命,何时得归?重耳逃到狄国之后,一待就是十二年,期间,狄国讨伐咎如时,俘获两位女子,就将长女嫁给了重耳,生下两个儿子。这时的晋国国内,在献公去世之后,进一步发生了内乱,骊姬儿子奚齐继位被杀,骊姬妹妹的儿子悼子再继位又被杀,等到重耳的兄弟夷吾回国继位为惠公时,局面才告稳定下来。但惠公畏惧重耳,生怕他回来夺位,就准备派宦官和壮士去杀重耳,迫使重耳不得不再次远逃。
但重耳放心不下他的妻子,难以割舍,就对妻子说:“等我二十五年,我如果还不回来,你就嫁人吧。”申明大义的妻子,虽然对重耳也是万分不舍,还是凄笑着回复道:“等你二十五年,我坟墓上的柏树都已经长大了。虽然如此,我还是等着你。”夫妻一别,从此孤旅。
第三个女人,让他远离人生陷阱,开始走向复归之路而问人生,何为前程?重耳一行离开狄国之后,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齐国,受到了齐桓公的厚礼相待,并把宗室的女儿嫁给他为妻。重耳从此过上了幸福安逸的生活,一待又是五年,他安于现状,喜爱夫人,就没了离开齐国的意思。这让追随的赵衰等一班人心急如焚,就在桑树底下商量行动计划,不想被树上采桑叶的齐国女侍听见,就告诉了重耳的夫人。这又引发了醉酒逐送重耳的佳话。
夫人听到女侍报告后,就杀了她以防消息外泄,然后劝说重耳尽快离开齐国。可贪图享乐的重耳却说:“人活在世上要安于享乐,谁去管其他的事情!我要老死在这里。”夫人见他不愿离开,就劝说:“你是一国的公子,因内乱而来这里,数位贤士听命于你。你不是赶快回国,报答辛苦的臣下,而是留恋女色,我为你感到羞愧。如果不谋求回国,什么时候才能成功?”可重耳就是不听夫人之劝,死活都不愿离开齐国。情急之下,夫人只好与赵衰等人谋划,用酒灌醉重耳,用车子载着他离开齐国。等到重耳醒来之时,已经是远离齐国了,只能无奈的继续赶路而踏向归程。
第四个女人,为他助力夺位,终走向称霸之程而问国,何时称霸?重耳一行由齐经曹、宋、郑、楚等国,最后来到了秦国,受到了秦穆公的厚待,将五名宗室女子嫁给重耳。内中就有一名深受穆公喜爱的女子,但重耳却不愿意娶她。原来这位女子是他侄子子圉的妻子。当初子圉曾在秦国作人质,穆公将此女嫁给了子圉为妻。后来晋惠公病重,子圉就策划与秦女妻子一起逃归国内去争夺继位。他的妻子对他说:“你是一国的太子,受辱待在这里。秦君派我侍奉你,是要安你的心。你逃走吧,我不跟随你,但也不敢泄露。”这让子圉很顺利地回国即位为晋怀公,就留下了秦女。秦穆公为此很恨晋怀公,就将此女再嫁重耳,这让重耳很难接受。
重耳手下人司空季子就劝道:“他的国家尚且将要攻打,便何况他原来的妻子呢!况且接受她而与秦国结亲,就能请求秦国帮助你回国,你居然拘泥小礼,忘记大耻啊!”于是重耳就接受下来。正因为这一接受,才赢得了秦穆公的信任,换取了秦国的支持。秦国派军队护送重耳回国,渡过黄河,秦晋大夫在郇城会盟,重耳得以进入晋军,在曲沃即位为晋文公,六十二岁的他,开启了晋国称霸中原之路。晋文公于夏天到秦迎接所娶的妻子,均封为夫人,秦国又赠送他三千卫士,以防晋国再次出现内乱。
晋文公因女人遭祸而流亡在外一十九年,也因女人助力而成为中原霸主。是祸,逼他历尽艰辛,磨砺意志;是福,让他懂得珍惜,只争朝夕。一个称霸的晋国出现在春秋舞台上,一代霸主以晚年之辉煌横空照耀,名垂青史的背后,竟流淌着女人的澎湃之河,裹挟着他一路向前。
2023.5.29
【作者简介】
朱双顶,网名东香人,安徽省直机关退休,中国传统文化业余爱好者,浸淫书海,不时写点感悟,先后在微号公众号多家文学网站平台及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及诗歌数百篇首、上百万字,推出读史札记《大江东去》与《长河拾贝》、文化杂谈《随感叨絮》与《名作墨香》、散文随笔《找寻花鸟》与《我读〈诗经〉》、诗歌集《走向胜利》与《感悟时代》等八部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