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民生
2023年的白水晚熟苹果采收季到来的时候,充沛的降水,给采收的果农带来了许多烦恼和困扰,其中车辙的印痕在诉说着果区果农的几分忧伤与心酸,这采摘季的车辙把我带回到那苦难的童年。
上小学时,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是每一个农家子弟的必修课,割草、放羊、拾羊粪、抬碳、抬土、抬水、样样都会,苦难的童年,我和伙伴们常去河边沟边田角地头割草,那时的孩子们老人即不骄生,又不惯养,勤劳勇敢让孩子们有自己的理想。多割草,割好草,交草换来工分为年终换钱买新袄。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每年龙口夺食时,三夏工作忙得不易乐呼,俗语云“连绣娘也走下库来”,可见三夏大忙有多紧张。一个生产队,几百亩麦子,全靠公社社员人工收割、拉运、碾打、凉晒。社员会要把收获的小麦按质按量拉运回来,生产队用一辆老牛三套的硬轱辘车和一辆骡子和毛驴的组合三套车来拉麦,一辆车三个人,一个人吆车,一个人装麦,三个人一组一晌最少能拉两车麦回来,下雨后,胶轮车留下的车辙不太深,但那硬轱辘车,留的车辙,从麦地到场边留下一路上深深的车辙。人工用架子车拉麦,三人一组合,一晌也能拉两三回,但留下来车辙相对不深,基本不影响人的出行。
上初中时,可怜的父辈们用架子车拉上白水产的煤碳、木头、陶瓷做的水缸、面缸,大盆、小盆等,拉上架子车,离开白水去关中道上的蒲城、泾阳、三原、富平、渭南一带去换粮,开始用的轻便架子车,为了多拉,换成加重青岛牌的架子车,为了拉的更多也用上了焊条车子,甚至用两层外胎,泥路上经常留下深深架子车辙,到了乡镇县城路上才是铺的是煤渣路。父亲身上的汗水夏日湿透了衣衫。冬日用毛巾难以擦干,一步一呻吟,一步一弯腰,一步一步的艰苦行走在公路上,-天走下脚最少赶六七十里路,上脚路一天也行四五十里,处处留下了架子车的车辙印痕。
改革开放前,富裕起来的生产队,才能能买起一辆手扶拖拉机,那时的生产路,全时土路,雨后拉麦、拉粪、在路上留下了很多的拖拉机车辙……
今年的晚熟苹果的脱袋、铺返光膜、采摘、运输,在果园铁制独轮车上,装三箱苹果,在泥泞的果园里留下一道道车辙,人手少的老年人干脆把机械或电动三轮直接开到树底下,在树碾下一道道深深的车辙,外边雨水湿衣衫,树枝把头发挂得乱泛泛,苹果冰手心,行走靠眼色,态度更认真,那真是披星戴月,白天摘,晚上卖,一年成熟的水果,好不容易呀。宁肯冒雨进果园,不叫损失减当年,身上是泥,鞋上是泥,车上是泥,那怕是水里,泥里,也要把成熟的苹果摘回来。广大果农用实际行动正在适应这多雨的秋天。
当我看到村边的路上、交落果的场地上,果园的地上,无不留下千道万道道不尽的车辙,关键是今年苹果销价平稳,广大果农的热情,早把阴天、晴天、黑天、白天抛到脑后去了,这就是价格的吸引力,金钱的诱惑力,果农的信心力。
当我思念车辙联想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今天,无论你在何方,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无论你年令大心,一定不能忘记前辙之鉴,共产党人的初心,在延安时代酝酿的伟大的延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农村人民公社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改革开放的赶为人先精神,在伟大的新时代的创新精神,已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源泉和动力。
人们要不断地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校正自己的三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正廉洁,反对腐败,一点要牢记:“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每一个人要实是求事,埋头苦干,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建设中国式现代会加砖添瓦,奋力拼搏。
2023年10月10日于秦泉寓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