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2023年10月17日,“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和全国课堂改革十大样本“三标课堂”走进地处祖国边陲的勐海中学高三11班,开启了“三标课堂”新征程。在高快写作与演讲这两个环节中,孩子们全力以赴,多快好省完成了任务。通过从个体到对子,到小组,到全班的评选流程,选出了“今日高快演讲之星”叶温罕和胡健婷。今选胡健婷的高快演讲稿《分析错题,提升自我》,以飨读友。

自昨天下午听了孟国泰先生的讲座后,我不仅学到了一些做题的小技巧,同时还懂得了自己才是最可靠的,更明白了学好知识并做过题后要进行错题分析,以提升自我的能力,促进学习进步。
学习地理这门学科要看准了地理的核心素养,就拿周测卷上的第13题来分析吧。做这类非选择题时,我们首先需要学会审题,抓住关键信息,然后要学会识图,结合设问来做答。
第13题主要考的是小尺度的环流以及对这个区域的认知,这就涉及到了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在做题前需要我们具备该部分涉及的山风和谷风以及8月份盛行东南季风的知识点,进而思考怎样运用该知识回答设问。
我对于这一类题得分不高,是因为我没能很清楚地知道山谷风的知识,没有自己动手画图来分析,甚至没有认真审题和观察题目提供的图形。老师讲过后,我是能听懂理解的,但在下一次遇到时可能还是不会,这就没有做到孟先生所提到的“做过用过,才算真学过”。
在老师点拨完后,我加深了对山谷风知识点的巩固,记住了如何来做这类题型,学会了做题时一定要穷尽图文材料来分析,要打破定势思维,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老师说过许多的题都是题目在变,但考察的内容都是不变的,这就需要我们具备相关地理知识了。只有拥有扎实的基础,不断地总结巩固做过的题型,才能考出好成绩。
经过这次孟先生的讲座,再加上第13题给我的很多启发,我决定做出改进:
一是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仔细审题并提取关键信息;
二是学会认真看图,结合设问做认真思考;
三是突破定势思维,辩证地看问题;
四是多注意错题,加深知识点的记忆并灵运运用。
总之,我们要深刻领会《真学歌》:“听过看过,不算学过;思过讲过,才算学过;做过用过,才算真学过”(孟国泰语),多思考,多运用,多做错题分析,进而来提升自我能力。
作者:胡健婷(勐海中学高三11班)
责编: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