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民村长上官建辉
一一记东乡区虎圩乡炉前店上村村长、优秀共产党员上官建辉
特约作者:饶晓辉(江西)
在东乡区虎圩乡炉前店上村,提起上官建辉,村民们无不伸出大拇指,夸他是个为民亲民的好干部、好党员。有着十八年党龄和十二年“官”龄的上官建辉,始终把村民装在心中,乐于助人,甘于奉献,坚守初心和使命,在基层农村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表率作用。
◎勤劳致富做表率

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上官建辉从小就跟着父母一起春种秋收,深知土地的珍贵和粮食的来之不易。在外地打工10余年后,他放弃都市繁华回归农村,走出一条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炉前店上村传统产业是水稻种植,随着外出务工村民的增多,土地也将逐渐向种田大户集中。上官建辉看准这个趋势后,2010年回到家乡开始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投入资金购买大型旋耕机和收割机,采用大田直播和抛秧等种植新技术,流转外出务工村民的农田,逐年扩大种植规模。在种植初期,他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主要是技术方面。但是他不畏艰难,主动报名参加了各种农业培训班,同时征订了多种科技、农业报刊,他还主动向有种植经验的老农民、乡农业局技术人员请教。从整地、育苗、播种、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等。别人教给他的种植技术,他都一一用笔记本记下。经过不断的学习奋斗,至2019年,上官建辉种植面积达140亩,年纯收入16万元,成为周边有名的种田大户。在当年的村民选举大会上,他全票当选该村村长。上官建辉在感谢村民信任的同时,也感到肩上的责任,在管理好村里事务的基础上,主动带领和带动村民致富。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该村共有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种田大户5户,促进了农田向种植大户集中和水稻种植新技术的使用。
◎乐于助人做表率

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是上官建辉对普通共产党员责任的理解,也是上官建辉一直坚守的行动。村里上官武开老人86岁高龄,妻子张春莲患严重的风湿病,行走不便,子女又长年在外务工。勤劳朴实的老人自己一直坚持种一亩口粮田,在坚守自己几十年的农民种田本色的同时还可以减轻子女负担。上官建辉理解也支持老人的坚守,每年都免费为村内孤寡老人耕田和收割,用他的话说“只是机子多工作两下,没什么”。在去年的新农村建设中,饶碧园老人的旧仓库按理事会规划需要拆除,仓库里堆放了很多杂物,由于饶碧园老人子女在外务工,上官建辉花了一天的时间帮老人搬运杂物,确保了新农村建设的进度。
◎甘于奉献做表率

共产党员就要甘于奉献。上官建辉自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后就默默践行这一理念。由于该村水稻种植面积较多,对用水需求很大,因为以前一直没有专门的水管员,经常因收放水不均导致矛盾纠纷。2017年,上官建辉主动申请兼任水管员,工作期间一直兢兢业业,合理规划,从未出现不合理缺水现象,特别是近年旱情比较严重,为保证村里大面积田能得到有效灌溉,舍弃了自家一些在边角上的田的用水,约损失40亩田。在2019年的新农村建设中,上官建辉毫无悬念地当选为店上村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理事长。他深知新农村建设事关村庄规划建设、环境面貌,责任重大。从三拆四清、村庄规划、基础建设、环境整治,他任劳任怨、不分早晚,为做好村民工作,他贴工、贴时、贴烟,被称为“三贴”干部。为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上官建辉主动将自家结构完好约100平方米的旧房拆除,将地基无偿给村小组作为集体公益建设用地。还把自家种沙树的荒地无偿捐给村小组作为老年活动中心。
我们都知道,在基层农村像上官建辉这样的村组干部,就是一份不起眼的“苦差事”,而且往往出力不讨好。但上官建辉在这个“官”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入党的初心和使命,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发挥的表率作用。(文中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