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生放在学校的正中央
河南省万名中小学校长培训班三期一班 孙春景
读了卢梭的《爱弥儿》,他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让我深受启发,我们如何在教育实践中有效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呢?
下面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观
我们都知道,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课程,因此我们在进行学校整体课程架构的时候,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如何体现?我认为课程的开发和设置要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如我所在的金水区黄河路第一小学,基于文武教育的办学主张,构建的是“斌”课程体系,目前开设有篮球、国际跳棋、击剑、啦啦操、舞蹈等30多门社团课程和40多门作业辅导+课程。举个具体的课程开发的故事吧,我们学校对面就有一个军营,每天孩子们从那经过的时候,要么听到整齐的口号声,要么听到嘹亮的歌声。这些让孩子们对军营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很想去看看军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军人是如何在里面生活的?当学校知道孩子们有这样的想法时,就及时和部队进行了联系,学校定期分批带孩子到军营参观,让孩子了解军营中的学习生活训练等情况,同时,还邀请部队的官兵到我们学校进行国旗队的训练,开设国防教育课程等等。这个课程就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开设的,我想这样的课程才是最具生命力的。再给大家举个例子吧,为了推进学校阅读课程的开展,我们给学生设计了阅读指导手册,阅读指导手册中有一部门是解答学生在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怎么来的呢?我们是汇总全校2000多名学生的调查问卷得出来的。阅读课程内容的编排是基于学生的需求产生的。因此,我想说,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的课程对于学生才是有意义的。
二、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观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因此,我们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尝一尝、闻一闻、说一说等活动,通过多感官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把学生放在课堂的正中央,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观
学校靠条腿走路,一条是教学,一条是活动。因此,我们在设计
各种活动的时候,也要以学生为中心,这样的活动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比如,我们学校已经坚持开展了四届学生才艺大赛,整个活动中的班级初赛、年级复赛和学校决赛三个环节学生代表全程参与组织、设计。才艺大赛的参与面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现已成为我校的一个经典的活动。再比如,现在我们各个学校都在进行的家校共育工作,各个学校打开校门办教育,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更多地了解孩子,其实这些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体现。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我们管理者具有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儿童放在学校的正中央,那么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才能去践行,进而才能去有效地践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