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节制欲望
王跃农
古语云:“人心不足蛇吞象。”
有个故事说:一个国王为了感谢多年来忠心侍候自己的仆人,就对他说:“你尽管往前跑,只要在日落之前绕一圈回来,围到的土地全部送给你。”仆人一听欣喜万分,以为这下可以发大财了。他为了得到尽可能多的土地,于是便发疯似地拼命往前跑。结果——他却连一寸土地也没有得到——他累死了——是贪婪害死了他。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欲望如果不加节制、不加克制、不加限制、不加控制,任其发展、任其滋长、任其漫延、任其泛滥,其后果会是多么的可怕!多么的可悲!多么的可惜!那个仆人要是稍微克制一下、约束一下、收敛一下自己的贪欲,等待自己的将是另一番天地、另一番境界、另一番景象。
人非圣贤,谁能无欲?人非草木,岂能无欲?有欲望没有错,关键是要明辨欲望之“度”,把好欲望之“舵”,守牢欲望之“门”,不能让欲望的野马任意驰骋,肆意纵横,随意践踏。
做人处事、为官用权、履职尽责,必须要站稳立场,坚持原则,守住底线,必须要将欲望控制在法纪制度、社会规范、道德良心允许的范围之内,绝不能胆大妄为,我行我素,置党纪国法于不顾,置道德良心于不顾,任私欲膨胀,任贪欲泛滥,任物欲撒野。因为欲望是一个永远也填不满的无底洞,不加节制,纵欲过度,野蛮生长,必然后患无穷,贻害无穷,害人害己,误国祸民。我们必须要给欲望套上“紧箍咒”,建好“防火墙”,筑牢“防洪堤”,让欲望跑不开“野马”,燃不成“烈火”,成不了“大势”,掀不起“狂浪”。
哲人曰:“德比于上,欲比于下。德比于上知耻,欲比于下知足。”诚哉斯言!我们要学会“比”,多比德,常比德;少比欲,不比欲。努力做到“德比于上,欲比于下”,努力做到“知耻”“知足”。
节制欲望的方法很多: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民生疾苦;学习先进典型,找寻差距不足;剖析反面案例,做到警钟长鸣;接受监督检查,增强法纪意识;开展批评教育,强化廉洁自律;爱岗敬业,多做实事;多思己过,少想己功;多为大家着想,少为自己盘算;在名利面前让一让,在诱惑面前忍一忍,在决定之前想一想,在伸手之前缓一缓……有些人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蜗角虚名,常常不择手段,巧取豪夺,贪地位、贪权力、贪金钱、贪美色、贪荣誉……贪得无厌、贪婪成性、无所不贪——没有的总想有,有了的还盼望,纵欲无度,不知节制,结果陷入囹圄,跌落深渊,身败名裂,害人毁己,悔之晚矣。
有一首诗写道:“新旧衣衫都可穿,新也御寒旧也御寒;住房条件不可攀,宽也安眠窄也安眠;家庭和睦过日子,苦也心甘甜也心甘;面对忧愁巧处理,日也乐观夜也乐观。”这是多么的淡然,多么的泰然,多么的安然,多么的怡然。远离物欲,豁达处世,乐观生活,有什么不好?比什么都强!
有些人生活得不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太少,而是因为贪图的太多。正如清代钱德苍在《解人颐》中所写的那样:“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作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我们必须要明白:贪欲有多少,风险就有多少;贪欲有多少,痛苦就有多少;贪欲有多少,危害就有多少。
“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只要不好高骛远、不盲目攀比、去非分之想、远不正之风、弃不义之财,只要不妄想、不贪婪、不奢求,只要多修德、真做事、常为民、慎用权,就能知足常乐,平安快乐。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应通过正当渠道、合法手段、智慧和汗水来增加个人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增添生活情趣,而不应该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贪污受贿、买官卖官、沉溺赌场、包养情妇、弄虚作假、媚上欺下……
导致腐败分子堕落、犯罪、毁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欲望也是主因——官欲、权欲、色欲、名欲、利欲、占有欲、享受欲、攀比欲太多、太盛、太滥。
纵欲如玩火,玩火必自焚。贪欲就像洪水猛兽一样,一旦泛滥,必然酿成大灾大难。因此,每一个人都要以史为镜、以案为戒,束紧名缰利索,守牢法纪底线,时时不忘节制欲望,处处牢记节制欲望,事事做到节制欲望,绝不能为欲所惑,绝不能为欲所累,绝不能为欲所困,绝不能为欲所害。
学会节制欲望,悦耳悦目、怡神怡心、冶情冶性的自然是清风明月、蓝天白云、芳花碧草、欢声笑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