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记忆——栈桥之旅
文/韩寒
清晨,我踏上了青岛的土地。海风吹过,带来一股咸咸的海腥味,熟悉又亲切。我此行的目的是游览青岛的标志性建筑——栈桥。
沿着海岸线走,我看到远处立着一座木质的桥梁,它犹如一把开启通向海洋深处的钥匙。那就是栈桥,青岛的象征,我心中的灯塔。
我穿过繁忙的市区,踏上了栈桥。桥身蜿蜒曲折,一眼望去像是系在海面上的丝带,与碧蓝的海水和洁白的云朵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桥上的行人络绎不绝,他们或驻足回望,或快步向前,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期待。
我走上桥面,脚下是粗糙的木制地板,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了历史的厚重之上。桥的两侧,是一排排鱼贯而入的渔船,他们在海浪中起伏摇摆,仿佛在诉说着海洋的故事。我站在桥头,目光穿过波涛汹涌的海面,仿佛能看到海的那一头,是无尽的希望和梦想。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青岛的独特魅力,那是一种混合着历史、文化、自然和人情味的魅力。这座城市的每一砖一瓦,每一条街道,每一个人,都在向我讲述着他们的故事。
我坐在栈桥的护栏上,看着夕阳渐渐落下,天空被染成一片金红。海面上泛起了一片金光,那是太阳留给青岛的最后一笔温暖。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到了大海的浩渺和自由。
这一天,我在栈桥上度过了难忘的时光。我感受到了青岛的历史和文化,体验到了这座城市的热情和活力。我知道,我会记住这座城市,记住这座桥,记住这一切的美好。
青岛,我来了!


韩寒,江苏省连云港人,1990年出生,江苏海洋大学毕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公益协会会员。国企工作,多年来,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首),诗文被选入多家文学作品选集,江苏省作协“壹丛书”入选者。著有散文集两部、诗集三部、小说集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