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藏头诗)-带路十年成果显著
一一写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前
(平水韵)
文/冯志清
新华社消息,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10月17日—18日在北京举行。2023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10周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框架下最高规格的国际活动,是建国以来由中国首倡、中国主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多边外交活动,也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重要国际性合作平台。第三届论坛活动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本届论坛不仅是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最隆重的活动,也是各方共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平台。
笔者今晨综合国内外媒体消息,在当今世界地缘政治日渐紧张的背景之下,“一带一路”倡议历经艰难地走过了第一个十年,并结出累累硕果。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朋友圈越来越大,充分证明“一带一路”不搞封闭狭隘的小圈子,超越了地缘博弈的旧思维,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范式,是真正惠及各国人民的“发展带”、“幸福路”。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重大历史性成就。
在“硬联通”方面,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陆续建成并投运,中欧班列开辟了亚欧陆路运输新通道,“丝路海运”国际航线网络遍及全球,“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
在“软联通”方面,中国与共建国家持续深化规则标准等领域合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中国与2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1份自贸协定,与65个国家标准化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07份标准化合作协议,与11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在“心联通”方面,教育、文化、体育、旅游、考古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已与45个共建国家和地区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与144个共建国家签署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文件,设立了“丝绸之路”政府奖学金,打造了“鲁班工坊”、“光明行”、菌草等一批“小而美”合作品牌。
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各国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马尔代夫拥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印度尼西亚迈入高铁时代,东非拥有了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当地人民生活得到了巨大改善。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国际社会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度上升,这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迫切期待。中方欢迎各方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的投入,推进实实在在造福于民的项目,愿在开放包容、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各方对接合作,共同促进全球互联互通,为世界提供更多优质国际公共产品。
中欧班列成为“一带一路”标志性品牌,自开行以来保持安全稳定畅通运行,为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赞誉。截至9月底,中欧班列已经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累计开行超过7.8万列,运送货物超过740万标箱;运送货物占中欧贸易总额比重从2016年的1.5%提高到2022年的8%。特别是新冠疫情期间,在国际物流运输受阻情况下,中欧班列运行实现了逆势增长,年均增长26.3%;累计运送防疫物资近1500万件,被誉为国际抗疫合作的“生命通道”。
贸易投资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共建国家着力解决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问题,大幅消除贸易投资壁垒,改善区域内和各国营商环境,建设自由贸易区,拓宽贸易领域、优化贸易结构,拓展相互投资和产业合作领域,推动建立更加均衡、平等和可持续的贸易体系,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共同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十年来,我国持续深化与共建国家经贸领域的务实合作。2013年到2022年,我国与共建国家的货物贸易累计规模达到19.1万亿美元,实现年均6.4%的增速,这既高于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也高于同期全球贸易增速。
2013年到2022年,我国与共建国家的累计双向投资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对共建国家的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我国还与共建国家合作建设了一系列的经贸合作区,截至2022年底累计投资已经超过600亿美元。同时,共建国家也积极投资中国,共享中国的发展机遇,十年来累计对华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在华新设的企业接近6.7万家。
笔者认为,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全面实现了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的转化,形成了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除了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极大提升了商品贸易与要素流动的效率,并令共建国民众充分享受到出行的快捷便利外,双边技术共享与产业连接也催生与释放出更强经济增长动能与更广阔就业市场的普惠性红利。总之,“一带一路”十年来提供的全新方案不仅拓展了公众的认知视野,更让人们看到了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未来希望。相信即将于明天(10月17日)召开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会全球各国合作共赢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为此,特赋《七律/藏头诗》为评为纪。
【带】联碧玉驾飞舟,
【路】铺丝绸通远洲。
【十】万群山迎贵客,
【年】承沧海解心愁。
【成】功物贸快传递,
【果】熟随缘跨境游。
【显】细阐幽同相识,
【著】于竹帛为君留。
一一2023年10月16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