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漫记
(5481——5500)
张 鹏

5481.你从内陆小城风尘仆仆赶到一个沿海城市开会,火车上还在幻想着即将在那个沿海城市见到的市民,他们或许都有神采飞扬的海风一样的气质,都有听涛观海的诗意,都有惊涛拍岸的激情。甫一出火车站,你见到的,却可能是与你谋食的城市一样的人,从气色到风神,并无二致。他们也因挣钱、填表、申项、人际纠纷等各种具体事情弄得焦头烂额、焦虑万分。普天之下,远方和诗意,都是奢华的,多的是一地鸡毛和焦虑不安。
5482.任何的教学活动,我都会根据实际,迅速对接教学现场,坚决拒绝“虚拟提问、虚拟互动与虚拟表扬”,让现场的实际听课者成为我的听众。我不忍看到任何教学过程中的虚假与表演,那样太矫揉造作了,违背了教育的本质使命。因此,我也这样要求自己的学生,在我的课堂内试讲时,不需假定听众,就讲给我和其他同学听。一般而言,我会选择相对经典的课文,让学生从介绍作者,分析文章创作背景、文章结构、内容、语言风格等方面讲二十分钟。学生学会了最本质的讲课,以不变应万变,一切迎刃而解。
5483.为纪念清华大学百年诞辰而拍摄的电影《无问西东》中有一句话,“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我多次聆教。这是关于教书育人的最本质概括。我们从幼儿园直到博士阶段的漫长教育过程中,有多少师生能坚守真心,维护正义,奋不顾身地无畏邪恶,深切同情弱小呢?父母和教师,家庭、学校、社会其实一直在将一种世俗的生存之道渗透给学生们。明哲保身,识时务,深谙人情世故,让青春瞬间沦为世故,一代又一代青年过早地如同贫困山区冬季农村穿着棉袄在墙根下晒太阳的老农一样,瑟缩沉默,风骨荡然不存。
5484.大学课堂氛围,应该缘于教师对所讲内容的驾轻就熟,对学科前沿动向的敏感关注,对经典参考文献的了如指掌,对高深理论的举重若轻。在此基础上,教师的个人研究心得的倾诉与交流尤为重要。尤其人文学科,教师的个人感悟,包括对所讲内容的切肤之感,纵横捭阖地联系古今中外的举例论证,信手拈来的掌故沿革,个人学习成长史上的经验教训,学科知识与时政新闻、民间俚语、影视热点的衔接与互证等等,也在增加讲课魅力。教师的自信从容地侃侃而谈,沉稳大气的气场,这一切都让课堂呈现出大学讲坛的知识底蕴、人文光辉和学术气息。
5485.生活中,我渴望从容不迫,远离气喘吁吁和大汗淋漓,远离气急败坏和失声惊叫。事实上,这样的非常态时刻却常让我不断与之邂逅。一个电话,一封电子邮件,一个通知,一个临时改变的工作安排,都会让我在下一分钟改签车票,甚至放弃业已改签过的车票,重新安排行程。我渴望自己真的是鹏,自带翅膀,随时起飞翱翔,把公交车、出租车、火车、动车、飞机不放在眼里,随时抵达需要开会、讲演、填表、交表、聚餐、游山玩水的地点。
5486.越是安逸时,越要吃好睡好蓄精养锐,把自己滋养到可以随时颠沛流离南下北上东奔西走于暴风骤雨中的稳健敏捷状态,准备随时进入繁重的工作前线。在一张一弛之间,寻找到达观与乐天,幽默与情趣,思路与方法。在工作中发现快乐的元素,并让快乐成就工作。
5487.不要小看你填过的任何一张表,那是内卷时代的一片雪花,貌似轻盈美丽,实则构成了巨大雪崩中的不可或缺的分量。表格,是我们时代的飞刀、蜂蜜、口红、春药和鸦片。温柔或粗犷的表,一天天征服了我们,不知不觉间,华发早生,而表却依然年轻而有活力。
5488.知足。仅仅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不拖欠,不克扣,已经让你的幸福感碾压了不少人。要知道,不少人,辛苦一场,硬是拿不到薪酬,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就山东而言,父母盼着子女当教师、医生和公务员,老实说,相当一部分原因,乃是按时足额发工资。按时足额发工资,竟然是不少行业不少人的梦。
5489.学界有学阀,乐界有乐霸。江湖上拜码头是游戏规则,你的天赋异禀,必须得到既得利益者的首肯,你才能在江湖上有一席之地,先叨陪末座端茶倒水,再慢慢熬成婆。无论学术、文学、音乐、影视,都弥漫着江湖码头、草台班子的浓郁气息,你必须如同梁山草寇的转世灵童一样乖巧装憨,才能让江湖接纳并逐渐融入、坐大,成为江湖的一部分。
5490.贵人。谁是我们的贵人呢?谁能发现我们的才华,谁能大胆地起用我们,谁能不断地栽培扶植我们并让我们一路远行,谁能为我们提供赚钱的机会和场合,谁能不断地点拨和指导我们,不断肯定我们的长处并让我们坚强自信起来,谁就是我们的贵人。连鲁迅这样的人都需要蔡元培作为贵人不断地进行提携,我们这些普通人就更需要贵人了,在生活中尽早地寻找、发现自己的贵人,并紧紧地依靠他,感恩他,附其骥尾,奔向诗意和远方。
5491.苏洵的《六国论》给予我极大的启迪,让我自己写议论文和指导学生时如醍醐灌顶一般灵光朗照。哪一天去了四川眉山三苏祠,我一定好好祭拜一下老苏。老辣的行文风格,直奔主题,前后呼应,总分结合,论证严谨,让我钦佩万分。此文之篇章层次结构,尤为精致井然,蔚为大观,是我反复揣摩学习的千古策论。
5492.老任。老任退休了,这次他真的是离开了他在泰山学院邮政所的岗位,回家颐养天年了,我的内心深处颇为留恋不舍。昨天上午去寄挂号信,老任已不在那里了,换了另一人,仔细一打听,老任本该一个多月前退休,因暂时人手紧,滞缓一个月,近日彻底退休了。我与老任熟悉到什么程度?我骑车经过校门口,他敲一下邮政所的窗玻璃,我则知道有信件、稿费或样刊已到。夏夜,我与老任一起在校门口内东西两边的杨树林里捉过不少知了猴。经老任之手邮寄的挂号信,仅近半年,则有十几封,老任业务熟练,服务周到,让我放心。老任的孙子已十多岁,退休后含饴弄孙,天伦尽乐。每个人都要退休,愿我们在退与不退之间,相互怀念与守望。
5493.绝大多数看电影的人,恐怕都与我一样,先从微信上得知《长安三万里》的梗概,之后去看了电影。我倒不认为是一哄而起地附庸风雅,对诗意发自内心地追慕应是本因。诗是什么?自由与审美。正如不会有人赤裸裸地宣称自己不喜欢绿水青山、朝霞夕照、风花雪月、自由、健康、爱情一样,也不会有人与诗与文学为敌。泱泱大国,一代又一代人的血脉中,诗应该早已成为中国人的遗传密码。
5494.一位在福建某市做增设电梯工程的友人,一次与我酒后闲聊。他说,经历过几十个单元的业务之后,他发现,不存在哪个单元的十几户业主团结一心的例子。更多的是,一个单元十几户,相互蔑视,相互争执,相互内耗乃至彼此仇恨。单元乃小区的细胞,普天之下,不就是一个个单元的叠加吗?单元看天下。
5495.洗地。今天下午一阵暴风骤雨,黄昏天气凉爽。我带着篮球到学校体育馆南边的篮球场上去投篮。被雨水冲刷过的地面干干净净,打了一个多小时篮球,我的手竟然如同洗过的一样干净。我知道这是大雨把水泥地面冲洗得干干净净。以前在尘沙漫天的时候打篮球手总需要洗一下,今天晚上不需要洗了。来自云天的富有神性的雨水,让大地滋润,如同蜜月的少妇一样安宁祥和静美。干旱少雨的泰安,浸润在雨季的清爽中,身处其间,灵魂也仿佛熨贴了不少。
5496.蒲松龄的《罗刹海市》以“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结尾,揭示他当时所处的社会,有真才实学的人得不到重用,反而是一些无学之人青云直上。这也与蒲松龄的个人命运有关,他学富五车,但最后是到了七十多岁的时候才得了一个岁贡生。幸运的是,蒲氏留下了后世家喻户晓的《聊斋志异》。生前受尽万般凉薄,身后名扬天下永垂不朽,上苍待他不薄。一个社会之中,众僧抢粥,不是人人都欢迎真才实学,更多时候,更多具体的小环境中,真才实学甚至是一个人命运多舛的核心原因。在刀郎的歌声中,感受一种不变的世情,向蒲氏致敬,向一切良善、才华和寂寞致敬。
5497.同学告诉我,他的工作群里,一旦有人发了“收到”二字,尤其是一群人发了这两个字,他心里很不安。直到他也跟着发了“收到”,才有安全感。
5498.那些可爱的小山丘们,绿树葱郁,轻盈飘逸的云朵停留在山巅,白云之上,蓝天如海。我在火车上喝着日照绿茶看它们,它们却浑然不觉,它们的历史比人类悠远,它们栉风沐雨惯看秋月春风。我目送它们消失在远方,继续看另一些山丘,以及大地上的玉米、苹果树、白杨、溪水。愿胸中有丘壑,目中有诗意,心中有远方。
5499.随着手稿和纸质投稿的渐少,未来的当代文学文献学,或将把作家的朋友圈、微博、博客动态,电子邮箱内的收、发件箱,以及作家与编辑的聊天记录,作家微信群的互动记录作为研究对象。纸质的东西少到一定程度,日记、书信的电子版,也将摆上台面进行研究。知网,也将成为文献雷打不动的平台。
5500.长期的学者生涯,当然会形成一种学者人格。人文学者的人格,个人认为,大抵应该是对遣词造句的极端苛刻,对国内外新闻动态的极其敏感,对书店图书馆博物馆名人故居的极其留恋,对书卷气息的极端向往,对世俗人情世故的极端不屑。他一定不趋新潮,沉稳有定力;一定想迅速将所思所想凝固成文字;一定洞察世相而幽默达观;一定喜欢大量时间用于独处中的阅读、反思、冥想,哪怕仅限于静坐中的涤虑静心。另外,他的神态,一定是既昂首天外而又略显郁郁寡欢、清高狷介。
张鹏,泰山学院副教授、上海大学文学博士、山东省作协会员。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