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傻女
作者:南秀山
一
据说傻女她娘生她七天时中了风,乡下人把这病叫做七疯。爹娘为给女儿治病,请来了邻村的老中医,老中医有自制的“大疯丸”中成药,爹娘按照老中医的吩咐,天天按时给小女儿服用。后来虽说小女儿病看轻了,但是落了个痴呆症,村邻们都管叫她傻女。
傻女八九岁时,爹娘不让她上学,一是家庭贫困,二是嫌闺女不聪明,上学白花钱。三中全会后,傻女十四五岁了,家里分了责任田,爹娘整天带着傻女到地里去干活,后来爹又买了两只山羊,他让傻女割草,放羊,拾柴禾。
傻女不讲吃,不讲穿,不爱打扮,也不爱说话,只会干活不偷懒。俗话说,闺女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傻女十八岁那年,个儿虽然不高,但白净净的面庞上长着一双丹凤眼,被额头上的乱发遮盖着。低头走路时,有人喊叫她“傻女”,她总是轻轻抬头看你一眼,抿嘴笑笑,继续向前走去。
后来有媒婆向傻女提亲了,大多数男方都是因为傻女痴呆不愿意。男方若有点毛病的傻女爹娘不同意,好多媒婆也为傻女发愁,她们说:“傻女这个媒不好提。
转眼间,傻女已长到二十四五岁,到了结婚的年龄,她常常看到村里男女青年结婚的场面,她不由心花怒放,当她每次看到娶亲的花车从她跟前路过时,她总是情不自禁地用手指着,喊着:“花车,花车,我要坐花车……”
傻女有个弟弟比她小三岁,也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因家庭贫穷,媒婆不蹬他家门,爹娘为儿女的婚事整日愁得吃不下饭。
一天中午,傻女家里突然来了一个媒婆,她找到傻女爹说:“大哥,我来给你家闺女和儿子提亲的。”“提亲的?”傻女爹不相信的瞪大了眼睛。“大哥,是真哩,我不骗你。”媒婆认真的说。“大妹子,你到底是给俺闺女提亲?还是给俺儿子提亲呢?”“闺女和儿子一起提。”“大妹子,俺家情况……?”“这我都知道,都了解,就是为你家情况我专门来提亲的。”傻女爹被媒婆弄得莫明其妙,便热情地把媒婆让进屋里,他又慌忙给媒婆倒了一碗热开水,笑着说:“大妹子,你喝水!”媒婆接过茶碗放在小饭桌上,笑着说:“大哥,你家闺女二十七八岁了吧?”“有了!”“你儿了也有二十大多了吧?”“是哩!”媒婆向着傻女爹连连点头说:“沟西刘庄有个媒茬,家庭情况跟您家里差不多,男孩三十多岁,比你闺女大几岁,虽然人才一般,却很老实。他有个妹子很聪明,上过学有文化,给你儿了岁数差不多,我看您俩家很般配……”没等媒婆把话说完,傻女爹便截住了话题问:“大妹子,你越说我越糊涂了,你到底是给俺哪个孩子提亲?”“大哥,我说的你还不明白吗?两个一起提。”“你的意思是……?”“换亲!”“换亲?”“对,现在你明白了吧?”“明白了,大妹子,那你就说说那家里情况呗!”“这男孩他爹死得早,娘有病,因家庭困难,三十多岁没有娶上媳妇,她有个妹子心灵手巧,为了她哥哥一直没有说婆家。他娘盼儿子娶媳抱孙,眼睛都快哭瞎了。闺女为了她娘,也同意给哥哥换亲,大哥,现在你明白了吧?”“明白是明白,就是咋个换法?”“两家直接对换。”“直接对换?”傻女她爹用手轻轻地挠着头皮说:“大妹子,这件事儿俺全家商量商量再说吧。”
二
傻女出嫁这天,爹娘总算给她买了身新衣裳。邻居大婶给她梳了头,脖子上系一条红色围巾。傻女这一打扮,还真俊呢。天到中午,婆家的娶亲车进村了,傻女听到录音机播放的歌曲,便高兴地跑出了院子,激动地拍手喊着:“花车来了,花车来了,我要坐花车啦!”谁知婆家的迎亲车不是小轿车,是一辆机动三轮车,车头前别着一朵纸制做大红花。傻女傻了眼,脸上突然失去了笑容,便生气地转身向院里跑去,她边跑边喊:“这不是花车,我不坐,我不坐……”傻女跑进屋里放声大哭起来。喜总慌忙招待婆家的忙客,吸烟喝茶,一阵过后,迎亲的忙客突然间点燃一挂鞭炮。喜总慌忙跑进傻女房里,大声喊叫:“闺女打扮好吗?人家放催嫁炮啦!”这时,傻女房里有一群妇女正在劝哄傻女,不知是谁又给傻女头上别上一朵塑料小红花,几个妇女说着哄着,架着傻女的胳膊出了院门,让傻女上了“花车”。还有几个送傻女的小姐妹围坐在傻女身边,迎亲车在鞭炮声中,随着录音机播放的唢呐伴奏启动了……
拜过天地后,傻女入了洞房,傻女还再哭,哭得两眼象对红灯笼,闹洞房的小伙伴都扫兴地走了。只有些婶子大娘再劝哄傻女,傻女就是一句话:“我坐花车,我要坐花车……”婶子大娘都被傻女所感动,刘来大婶掉着眼泪说:“乖,别哭了,现在咱穷,不能给那些有钱人家比,等日子好了,还让你坐花轿呢。”“我不坐花轿,我就坐花车……”傻女说着又大哭起来。这当儿,新郎倌大才走进洞房里,他坐在傻女床前,抓住她的双手哄着说:“兰,我只道我欠你一个花车,等咱有钱了,我给你买一辆,让你天天坐。”傻女被大才哄得不哭了,便破涕为笑。
三
大才结婚不久,妹妹也出嫁了。傻女很听大才的话,喂猪喂羊,下地干活,刷锅做饭,洗衣服,从没有偷过懒。后来,村里人都慢慢地摸清了傻女的性格,说傻女不傻。因傻女不爱说话,不爱打扮,吃穿不讲究,头发成天乱蓬蓬的,也就是农村妇女常说的一句话:“这个女人窝囊,不利索。”村里大多数农户都买了机动三轮车,大才没钱买,他还是用的一辆破架子车往地里拉粪,往家拉庄稼,但他多了个帮手。傻女能在车子后边推,大才省了好多劲。大才和傻女下地干活,大才娘看家,三口人过得很安宁。
傻女的肚子慢慢地鼓了起来,大才不再让她下地干活了。大才整天忙里忙外,再苦再累心里总是乐呵呵的。后来,傻女生了个男娃娃,大才乐得直蹦跳,高兴地喊着:“我有儿子了,我当爸爸啦……”大才娘怕傻女不会照顾孩子,自己不顾年迈体弱,起五更睡半夜,给孙子换洗尿布,就连睡觉搂孩子大才娘也不让傻女搂,担心傻女睡觉不小心压住孙子。大才家虽然日子贫困,但傻女给他生了个胖孙子,真是使全家人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傻女第三年又生了一个女儿,大才全家虽说很乐意,但这给他家生活带来了负担。锅灶上多了两只碗,孩子一天天长大:吃,穿,上学,一切费用这不得不让大才思虑。
一天中午,乡里计生办牛主任在村干部的陪同下,一起来到大才家里,大才用架子车拉着娘去乡医院看病了,只有傻女在家看着两个孩子玩。傻女一看来了一群陌生人,吓得拉着两个孩子就往屋里跑,关上了门。村主任喊了半天傻女才胆怯怯地把门开开,她直勾勾地望着村主任害怕地说:“您是买小孩的不?俺不卖。”村主任说:“别害怕,我们是找大才有事。”“他不在家,他在家俺也不卖小孩,小孩是我生的。”村干部知道给傻女说不出个道道来,就不再问了,牛主任对村主任说:“我们走吧,等大才回来让他到乡计生办去一趟。
四
日光如梭,转眼间十年过去了,大才一双儿女都先后入了学,一年两个孩子的书学费就是上千元。大才家的粮食虽然够吃的,但是经济还是不宽裕,为此,大才整日愁眉不展。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大才因腹部不舒服到乡卫生院里经过捡查,确诊是乙肝病。医生让他要坚持天天打针吃药两个月,大才因家庭经济困难,沒有坚持下来,所以病情越来越严重,后来转化为肝炎腹水。大才娘看到儿了的肚子一天比一天鼓起来,心疼得直掉眼泪。便哭着说:“俺的命咋恁苦呀,俺今后咋活呀……”大才强装笑容安慰母亲说:“娘,别难过,俺从小死去爹,您把俺和妹妹拉扯成人确实不容易,儿没本事,儿不孝,您跟着儿没有享过一天福,儿对不起您,娘……”大才再也说不下去了,泪水从他眸子里涌了出来,他带着哭腔说:“娘,您还有一双孙子孙女呢……”大才娘一把抱住儿子,母子俩放声大哭…
大才的肚子肿得像个大鼓,连走路都很吃力。傻女为给丈夫大才治病,连地头沟边的十几棵不成材的杨树都卖了。傻女用架子车拉着大才走进乡卫生院里去看病,医生告诉说:“本来乙肝是能治好的,被你耽误了,现在是晚期,不好治。”大才心里也很清楚自己的病,对医生不哀求,便对傻女说:“走,咱回家。”傻女点点头一声不响地把大才搀扶到架子车上,挎上车襻,双手抓住车把,低着头,弯着腰,踏着泥巴路,使劲地拉着大才向村里走去。
大才的病情越来越恶化,疼痛起来直打滚,但是大才有骨气,从不哭喊,他是怕年迈体弱的娘听见伤心难过。一天夜里,大才一阵疼痛过后,他有气无力地抓住傻女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兰,我不行了,我对不起你……我没有让你坐花车……下辈子,下辈子,我一定,我一定让你坐花车……你要带好咱这俩个孩子……”大才慢慢松开了傻女的手,安祥地躺在床上。傻女用力的摇晃着大才的头,哭着,喊着:“大才,大才,你不能死,你死了俺咋过……”大才娘听见儿媳的哭喊声,柱着拐掍蹒蹒跚跚地走进儿子房里,一下趴在儿子身上放声大哭,跟着奶奶睡觉的两个孩子也醒了,没穿衣服就跑了过来,看见奶奶哭,妈妈哭,俩个孩子便哭着问:“俺爸咋哩?俺爸他咋哩?”奶奶哭着说:“你爸不行了……”“啊!”俩个孩子一下扑在大才身上,全家人都哭成了泪人……
五
大才尸体火化后,被安葬在村里公墓里。听说傻女一个人常常到公墓里大才坟前转一圈就走了。傻女还常常往村小学校去转悠,老师问她,她说是看她孩子。老师要问哪个是你孩子?傻女便抬头瞟老师一眼,抿嘴笑笑,转身就走了。后来国家的皇粮免了,接着农村学校又实行“两免一补,惠民政策,真是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对傻女一家,虽然公粮不交了,两个孩子上学不交书学费了,但在村里她还是头号困难户。地里农忙时,虽说弟弟妹妹都来帮忙,总不是个法子。吃的,烧的,穿的,油盐酱醋,都需要经济去支撑。钱是硬头货哪弄去?喂猪,喂羊哪有钱买呢?傻女成天屁股不离粪箕子,到处拾柴禾烧锅。有一次,婆婆喂的两只老母鸡不知咋死了一只,婆婆怕有病不敢吃,让傻女把鸡埋到自留地树底下,谁知傻女便把这只死鸡掂到集市上去卖。一个鸡贩子开始给她5块钱,她不卖,给她8块钱,她还是不卖,鸡贩子假装生气地说:“一只死鸡,你到底想要多少钱?”“我要10块钱。”鸡贩子摸摸鸡不瘦,掂了掂估计有四五斤重,二话没说,随即掏出10块钱给了傻女。傻女很满意,拿着钱买了三个热烧饼,又在一个烧饼里夹了5块钱的熟羊肉,用食品袋掂着,哼哼唧唧地不知她嘴里唱的什么调,满面春风地往家奔去。
傻女回到家里,把夹着羊肉的热烧饼给了婆婆,把两个没夹羊肉的烧饼给了儿女们。婆婆接过热烧饼好奇地问:“大兰,你在哪里买的热烧饼?”“集上!”“哪来的钱?”“那只死鸡被我卖了10块钱。”婆婆感动地流着眼泪说:“大兰,你真是个孝顺媳妇。”傻女笑了,婆婆也笑了。
大才病故两年了,傻女家庭经济很困难,没钱打面,沒钱买盐,她只得卖点粮食去开销。粮食越卖越少,婆婆不让她再卖了。婆婆说粮食卖完全家几口人来前吃啥呀!傻女不敢再卖粮食了。村里邻居都很同情傻女,这家邻居给她把青菜,那家邻居给她半包盐:还有的妇女把旧衣裳拿给傻女穿。村里不管谁给傻女送东西,她只会抿嘴笑笑,但笑得很苦涩,她那双眼眶里却滚动着晶莹的泪花。
村里有几个爱说爱笑的年轻妇女,见了傻女爱逗她乐,给她介绍对象。傻女抿嘴笑着说:“俺不走,俺给俺儿子盖房子娶媳妇,让俺儿媳妇坐花车哩……”村邻妇女都笑了,说傻女想得太天真啦。
邻村有个收废品的中年人,他叫大峰,骑着一辆脚蹬三轮车经常来刘庄收废品,傻女也常常把捡来的塑料纸,塑料瓶卖给大峰。大峰不哄她,有时还多给傻女几毛钱。大峰是个老实人,脾气好,至今还是光棍一条,刘庄的妇女们都爱给大峰开玩笑。一天中午,大峰又骑着三轮车来刘庄收废品,正巧几个妇女卖给大峰废品时,傻女也掂着几个空农药瓶子也来卖。有位快嘴大嫂说:“大峰,给你说个媳妇你要不?”大峰红着脸,咧着大嘴笑着说:“要,去说吧!”快嘴大嫂说:“大峰,你别笑,大嫂不哄你。”“哪村的,人家会愿意咱?”“可能差不多,看你要求啥条件?”“我没有啥条件,只要是个女人都中。”“你看大兰咋样?”快嘴大嫂用手指一下傻女,大峰瞟一眼,咧着大嘴直憨笑。傻女一听,低着头跑走了。大峰忙喊傻女:“别走哩,给你的瓶钱……”大峰挠着头皮说:“就怕大兰不愿意。”快嘴大嫂说:“大兰不傻,就是心太实了,你要能哄住她,她可听话哩。”这时不知是哪个妇女插嘴说:“大兰没结扎,还能给你生娃娃哩。”大峰手里掂着秤,忘了给别人称废品了,红着脸,咧着大嘴,嘿嘿,嘿嘿……一直憨笑着,不小心,一股口水流了出来……
六
打那次起,大峰真的对傻女有了意,他来刘庄收破烂的次数越来越多了。每当他路过傻女大门时,总是把三轮车停在那里,两眼望着傻女的家门大声吆喝:“卖破烂啦,卖废品啦……”傻女在院子里听到大峰的喊叫声,就是不敢往外出,等大峰走远了,傻女才慢慢开开外门走出来。快嘴大嫂问傻女:“大兰,大峰来给你送钱哩,你咋不出来?”“俺不要他的钱,他沒有花车。”“大峰说啦,你要是嫁给他,他一定让你坐花车。”“他哄人哩,那年大才都哄俺,娶我时,让我坐三轮车。你看大峰那三轮车又是脚蹬的。”快嘴大嫂认为傻女死心眼,再说也不会开窍,心想,这个大鱼我吃不成了。
七
夏天的一个上午,太阳火辣辣地烘烤着大地,天气热得象蒸笼,村里人都在家里电风扇下乘凉。就在这当儿,大峰骑着三轮车收废品从外村回来路过刘庄村后,他看见路西沟边上傻女在那里坐着乘凉,大峰把车子一放,便走了过去。傻女一看大峰来了,便起身去了豆地里,大峰随后跟了过去,笑着说:“大兰,你为啥要躲着我?我又不是老虎吃了你,你怕啥哩?”傻女不吭声,只是低头薅草。“大兰,我知道你很苦,我想帮助你,让你过上好日子。”傻女蓦地直起腰来,用不相信的目光盯着大峰问:“你会把我婆婆带着吗?你会给我儿子盖房子娶媳妇吗?”这下大峰被傻女问住了,没有回答,只是咧着大嘴憨笑一阵后,大峰看傻女不傻,哄不走,他便走出豆子地蹬上三轮车悻悻地而去。
有一天,傻女娘家人捎信说傻女娘病了,娘想她,傻女马上去了。她到娘家一看,娘没有病,原来是娘又给傻女说了个婆家,约她去见面。傻女生气了,她哭着跑回了家。打那起,她再也不进娘家的门坎。
在村里那个饭场上,傻女端着碗也常到那里吃饭,不管别人说啥话,她只管听,从不参言。只要有人提起给傻女说婆家,她马上起身离开饭场。现在村里人才明白,傻女不傻,就是心太实了,不管别人咋引诱,傻女都不会动心……
(原载2008年第1期《木兰文学》杂志)
读后感言
文/了凡
社会阅历丰富人,真实故事著章文。
畅享篇中情感节,灵魂摆渡净化心。
白话叙述通俗懂,朗朗上口读者欣。
现实生活绝版曲,唱响中国时代音。
2023,10,16日

作者简介
南秀山,河南省虞城县利民镇人,商丘市作家协会会员,商丘市淮海战役研究会会员,商丘市政协文史委员,虞城县炎黄文化研究会利民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利民镇档案室管理员。曾任《京九博览》《黄淮评论》《商丘党史》《商丘工作》《少年素质教育报》《安全教育周刊》等报刊特约记者。当过民办教师,当过煤矿工人,现任利民镇政府通讯员。自1995年以来,在县市省等级报刋上发表新闻报道800余篇;发表小说故事,散文杂文,诗歌曲艺,通讯报告文学300余篇;发表摄影报道58幅。有十余篇作品曾获奖,特别是采写的《故道村官》《梨园情歌》《从坎坷路上走出来的人》三篇报告文学,相继发表在《京九博览》《黄淮评论》《文化商丘》三家杂志上,2008年与2009年两年两次被第十四届与第十五届“中华大地之歌”征文评选组委会分别评为一等奖,在2008年11月9日与2009年11月20日连年两次出席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奖大会。两年两次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同国家有关领导人及全国参会代表合影留念,同是还与毛主席的孙子中国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副部长毛新宇单独合影。2017年12月又出版一部文学作品集《忠魂》一书,约6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