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 父
作者:饶晓辉(江西)
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间岳母大人就已经“走”了三月有余。岳母的撤手西去,留下已是耄耋之年的岳父,独居乡下小镇,甚是让人怜从心生。
其实,对于岳母走后关于岳父的生活起居,老人家是有多种选择的。记得当时在料理完岳母的后事时,妻弟三兄弟和我们都在为岳父今后日子的生活问题作按排。考虑到岳母在世时,从未下过厨房的岳父,所有的生活吃喝都是岳母操办,岳父他甚至连液化气都不会使用。当时大家商量了三种方案:一是上妻弟三兄弟家,(县城居住)每人轮流照顾老人一个月或二到三个月;二是上三兄弟中的某一人家居住照顾;三是如果老人不愿离开现住地去城里,那么就请一个保姆来照顾老人的起居饮食。当然,我们商量归商量,一切还听老爷子的意思。事后,当大家把商量的几种方案抛给岳父征询意见时,沉默片刻的他说了句:“我的事你们不要太操心,我哪儿也不去,仍然住在岗上积。在这已经习惯了,再者而言,去你们城里住,上楼下楼怪不方便的。”其实不问之前,大家都料到了结果,因为老人的不习惯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对现住地岗上积,饱含了太多的情感。

年逾八旬的老岳父,除了青少年时期在外地求学、参军的几年,人生的几十年时间都生活工作在这里。五十年代末,中学毕业的岳父,以优异成绩考入当时的上饶师范学校,(当时东乡归属上饶地区)毕业后,回到家乡东源公社完小(现为岗上积镇)当了一名老师。大约教了一年左右的书,岳父积极响应祖国的征召,参军去了福建龙海某部队,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军人。三年服役期满回到家乡,由于岳父当时是从教师的岗位上应征入伍的,退役后,自然而然地回到学校任课。没过多久,恰逢东源公社武装部需招一名武装专干,时任公社武装部长的饶光辉,找到岳父谈话说,公社武装部现需一名武装专干来抓民兵训练工作,考虑到你既是退役军人,又受过高等教育,条件非常适合,准备把你调过去。就这样,岳父从教育界转行到基层政府部门,一干就干了几十年。从最初的公社武装部付部长、部长,到后来的镇纪委书记、人大主席,直到退休都没有离开过岗上积镇。这个在岗上积妇孺皆知,人们叫了半辈子“张部长”的岳父,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人一物,岂能不是情深义重?
岳父是个不善言笑,但情感非常细腻的人。岳母从过逝到入土为安,儿女们是哭得稀里哗啦,静静坐在一旁的岳父,虽说没有流泪,但从老人茫然空洞的眼神里,我读到了一种失落的感觉。和岳母相濡以沫六十年的夫妻情深,老人只是想在儿女们面前,极力去掩饰他内心的痛楚而已。也许,在无人独处的时候,定会宣泄他悲伤的情感。
我深知,对于岳母的离去,短时间内难以平复岳父悲伤的心情。我惟愿借助文字,希望他老人家晚年幸福,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