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荷伴秋(散文诗)
虫二

满山红遍, 层林尽染。枫叶红了,柿子熟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芦花,是秋色里的一道绝美风景。
“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天的韵律是舒缓的,宁静与放松渗透心灵。
深秋的荷,却是孤独的。褪去了一身清丽的姿容,洗掉苍翠的荣衣,平添一抹枯色,时光刻下的皱纹,深深地雕琢繁芜与落寞。

秋日残荷,一枝一叶,尽染苍凉,凛然独立于寒秋。经历风花月圆,蓬勃与丰满。深秋的残荷如此静美,朴素,用一身抹色,隐忍和不动声色,保持了最后的风骨。
面对残荷,想起杜拉斯《情人》的那句话: “与你年轻时相比,我更爱你现在的容颜″。美人迟暮,风华不再。荷的梗,枝、那曾经如盖的荷叶,如今或卧、或碎,铺满了整个荷塘。这是怎样的一种绝美?
“秋阴不散双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因为枯荷听雨,看秋,伴秋,我爱上了枯荷。苍凉、残缺、凄美却有铮铮傲骨,视死如归。
枯荷,是秋天的风华绝代,是一枝残荷的晚霞。从繁荣走向简单,从热闹走向宁静,是岁月中的从容,以优雅姿态,枯而不衰,静默于秋,像是时光下的神来之笔。

岁月的炎凉,在风中忍住了疼痛和寂寞。用枯萎的姿态望断秋风。空旷的荷塘,只剩下你和你的影子,一只翠鸟落在你的头顶,东张西望。如今的荷塘柔软,天空醉蓝。
枯荷伴秋,落叶已归根,无比安静。枯荷填补了我内心的空荡。一本书,一首诗,发现一个词语,这个深秋,太阳的光芒照在残荷的身上,照在我的身上。
刘兰玲简介:

笔名虫二,毕业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政治经济专业。曾就职《信息时报》编辑,记者。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监事、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黄埔创作基地主任、岭南微文学传媒编委、广东岭南诗社社员、印尼《千岛日报》中华文化专版编委。出版诗集《听风吹雨》,诗歌《一座丰碑》获“华侨华人与改革开放”征文二等奖,《紫金之歌》获得首届“永安杯″诗歌大赛优秀奖,《月圆之夜 隆平与稻花》获“家国情怀”诗歌大赛优秀奖。代表作有长诗《黄木之湾》。
《山里的村庄》、《荷塘的蜻蜓》、《光阴怎能老去》等多首诗,入选《南方优秀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