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华姑
文/张光山
华姑去世已经十余天了。按照以往的习惯,我总爱写点纪念性的文字,来表达对逝者的感激和怀念之情。然而时至今日,心里想着我的亲人,眼角默默地流泪,我却一直没有动笔,脑子里一片空白,竟一时不知道从哪里入题才好。
一
要说起来,华姑其实是我的姨母,我母亲的小妹妹。因为父亲在姥爷家入赘,便改了称呼。在我的记忆里,少女的时候的她,细高挑,白净脸,扎着两个麻花辫子。她说不上多漂亮,但是充满了青春的朝气。
那时候华姑性格活波,爱唱爱跳。她曾参加过村里的文宣队,和几个女朋友一起上台表演节目。记得村东路北有一个庙,被改造成了卫生所和村委会,她们就经常在里面排练,我还看见过她们一起载歌载舞呢。
华姑还爱唱童谣。她比我大十五岁,在帮母亲照看我的时候,经常教我唱一些。儿时的我比较心灵,一教就会,从而得到她的不少夸奖。除了本地流行的童谣以外,还有到现在也没听人唱过的《小红鱼》:
“小红鱼,水里漂,我和姐姐一般高。姐姐扎着红头绳,叫我扎着一缕线。姐姐骑着大白马,叫我骑着树卡巴。姐姐登着大板凳,叫我登着墙窟窿……”
我怀疑,这首歌谣是她的原版,也是绝版了!然而就这些童谣,对于开发我儿时的智力,对于后来我爱好诗歌、爱好文艺,是有很大很深影响的。所以华姑对于我,不只是抱着照看的功劳,更是我成长的第一位启蒙老师。
二
由于多种原因,华姑直到二十六七岁才出嫁,这在当时村里结婚是比较晚的。姑父比她小五六岁,然而老实本分,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她出嫁的地方,在东北一个叫马庄的小村子。结婚那天,我是“压嫁妆”的。压不白压,是挣钱的美差。然而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我对华姑很依恋,不愿意让她嫁出去。
结婚以后,家庭十分美满幸福。华姑添了一个儿子,几年后又生了一个女儿。一儿一女,儿女双全,这在村里便是“全欢”之家。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女儿才几个月,正赶上大姑病重了。华姑忙着照顾她姐姐,有一次喂孩子仓促了些,不小心食物呛入气管,孩子危险了,送医院里医治,也没保住孩子的命。
失去孩子这件事,对华姑的身体和精神打击是极大的!而且她自己得了病,当时生活条件不好,一直也没有完全治好,留下了病根。从此,华姑的活波开朗的性格也改变了,经常沉默寡言,心里有事儿想不开,爱生闷气。她做事,也有时候丢三落四,好像没了魂儿似的。
假期里,我也好几次住华姑家。华姑忙地里,我帮着看表弟,顺便享受一下她做的美餐。
三
姑父身体比较壮实,吃苦耐劳,勤劳能干,干地里的活儿一把好手。华姑身体虽说不太好,弱弱的,也跟着姑父下地,跟男劳力一样盯在田地里。
春秋季节,他俩忙着收种庄稼,秋后还种蔬菜去集市上卖,常常早起晚归。最忙的时候,中午几乎不回家吃饭,或者简简单单地吃点,继续干活儿。几年下来,华姑家不但盖了新房,还娶了媳妇,添了孙子。不久,姑父又要了一处宅院,盖起了另一座新房。
然而常年地里忙碌,过日子一直很累,这样下来,华姑两人都落下病了,而且是越来越严重。华姑得了贫血症,而姑父得了严重的糖尿病。
最严重的一次,是六七年前,华姑被送进了县医院重症监护室。表弟不忍心看着母亲病情加重,又把她转院到了济南齐鲁医院。在省级住了一段时间,医生们采用了新的治疗方案,但病情仍不见好转。后来医生说,人没希望了,还是回家吧。表弟只好把华姑送回老家。
华姑回到家,家人按虚病请人给她看了看,结果奇迹发生了:她身体又逐渐恢复过来,脱离了危险,生活还能自理了。而姑父的病情却加重起来,在五年前的大年初二不幸去世了。
姑父的去世,对华姑的精神又是一个打击!
四
姑父去世以后,华姑伤心过度,病情加重,几乎失去了自理能力。她得了严重的健忘症。表弟忙于北京的生意,无法在家伺候华姑,便找我商量。当时我母亲身体也有病,她自己在老家我也不放心,所以决定让她姊妹俩在一起生活。华姑一听,跟姐姐在一起,很高兴地答应了。
华姑和我母亲是三十里铺土生土长的人,姊妹俩打小就在一起,也很对脾气。所以她姊妹俩一起在老家生活,相对于婆媳俩、妯娌俩,是再合适不过了。她俩一个床上同睡同起,每天商量着做饭吃,还一起去串门,去打牌,去住亲戚。虽然有时候闹点别扭,母亲批评她,华姑嘴上不说,心里也知道姐姐是为她好,一点不生真气。
就这样,她俩一起生活了将近五年,也算度过了一段比较幸福的时光。
五
去年疫情防控最为严重的时候,半夜里,华姑突然病情加重,脑血栓说不出话来。幸亏母亲及时发现,赶紧给我和表弟等人打了电话。幸亏当村表妹和妹夫在家,他俩经历重重关卡,把华姑送进了人民医院,表妹伺候了一段时间。经过一番治疗,华姑的命幸好保住了,可留下了半身不遂的病:不会说话,不能下床活动,不能自己进餐……
出院以后,表弟忙于北京生意,华姑无人照顾,便征求我的意见后,把华姑送进了县里一家疗养院。华姑在那里住了八个来月,由一两个护工精心照顾。然而,华姑的病情时轻时重,最终没有完全好转,还是在这个国庆节期间去世了。
人,总有一死的。都说生不由己,其实死也不由己。幸福快乐的人,谁不愿意长命百岁?可是疾病缠身的人,在世一天就受一天得罪。生不如死,那种感觉,不在谁身上是体验不出来的。
我突然想到安乐死了。这种去世的办法,据说是外国人发明的,的确也有使用的,说起来确实有点残忍,但是仔细想想,却充满了人道主义:不让人遭受病痛的折磨,可以安静快乐地闭上眼睛。
可是,出于表弟的孝心和农村的习俗,我的华姑没有能够这样,她是受完所有的罪才走的。
六
自从华姑得了病之后,她对人对事变得有些冷漠。但我心里知道,华姑是一个善良的人,有爱心的人。她一心过好日子,多半辈子都在劳累下力,很少有享福的时候。尽管表弟和弟媳也挺孝顺,但是老天不公,晚年的她遭受了无情的疾病折磨,是谁也代替不了的。
如今,华姑已升入天堂,她也可以欣慰了:儿子北京生意兴隆,两个孙子成器成才。作为久病在床、不能为家有所贡献的长辈,她不再为儿孙添任何累赘了……
我的华姑啊,但愿天堂里你再也没有劳累,没有痛苦,只有安静地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