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去 西 藏 做 客 》
作 者:老 未
小时候,我和玉胜同村,住在古黄河故道堰坡下。那个时候,一起踏着晨雾上学校、一起披着星星回家。高中毕业以后,听说他去了西藏,我从军校毕业以后在部队工作。从此,天各一方,失去了联系。
多年以后,我转业回乡。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县城的马路上,与回来探亲的老同学邂逅相遇,当年的雄姿英发,如今皆是两鬓斑白。
玉胜多次邀我去西藏做客。今年夏天,工休。正好女儿大学放暑假回来,我们一起踏上了梦寐已久的天路。
下午两点,是西藏"正午"。飞机停泊在雅鲁藏布江南岸,海拔3600余米的贡嘎机场。走下飞机,蓝天、白云,一下子都拉到了眼前,很近。天空格外透明洁净,太阳很低、很大,阳光耀眼,却不炎热。女儿说,伸手就可以触摸到云彩了。

玉胜再三叮嘱我们,初来乍到,要稍动慢走,预防高原反应。果然到了夜间,爱人和女儿渐感不适,头晕脑涨。我赶紧披衣下楼,敲开一家诊所大门,买了些"红景天"服下,心才稍安。
第二天一大早,司机来酒店喊我们起床。被高原反应折腾一夜的妻子和女儿,完全没有游玩的兴致。好在我一路劝说,强打精神,登上了布达拉宫。经过两天环境适应,我们决定先去海拔较低的林芝。

司机师傅是本地藏民,不善言谈。"丰田越野"沿川藏公路一路向东,沿尼洋河谷顺流而下。车出达孜,风光渐入佳境。进入墨竹以后,就完全置身于景区之中了。河床时而宽阔平坦,时而狭窄湍急,滩涂凸显,杂树丛生,水在树中流,树在水中生。江水如练,浪花翻腾。"西藏江南",果然名不虚传。从拉萨到林芝一路绵延数百公里的原始生态区,犹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在车窗前徐徐展开,慢慢映入眼帘。
路上,不时有骑行单车的驴友和我们擦车而过。司机师傅说,他们有不少人是从成都而来,风餐露宿,走完川藏公路全程,需要数月。我们深受鼓舞,大为感动,也变得异常兴奋起来。女儿举起手中的相机,生怕错过每一处好景致。
到达林芝,已是傍晚。高原反映渐渐淡去,石锅鸡美味飘香,心情也欢快起来。

次日清晨,沿川藏公路继续前行。时而两山夹道,时而环山盘旋。自然风光达到最佳绝处。一眼便可望穿的蓝天下,白云如朵,青山如黛;鲜嫩欲滴的草地上,牛羊成群,野花缤纷,溪水潺潺;大山深处,炊烟袅袅,经幡飘飘…这是怎样一幅画卷?——从前想象中的世外桃源,此刻就在眼前!辞海里所有堆砌的华丽词藻,此刻都变得黯然失色。我突然异想,假如晋人陶渊明当年到此一游,千古流传的《桃花源记》会不会改姓易名?
当成群的牦牛和绵羊与我们擦身而过,你都不忍去抚摩它、打扰它的悠然。身在此处,仿佛置身世外,心和大山和草地一起呼吸,尽情地感受大山的静谧,贪婪地嗅噬草地的芬芳。

玉胜说,纳木措是圣水天湖,不能不去。我们只好惜惜不舍,离开林芝返程。备好氧气瓶,准备挑战更高的天路。
西出拉萨,海拔逐渐升高到4000米以上。青山连绵,莽莽苍苍,一望无垠,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致。山头白雪皑皑,哈达如披;山下草地万顷,牛羊成群。这种恢弘磅礴的气势,更加令人震撼!站在草原上,你会情不自禁地想大声呼喊,与大山对话,与原野共鸣。
翻过海拔5100余米的那根拉山口,便远远望见纳木措象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草原尽头、雪山脚下,与蓝天一线,与白云互动。

走近湖边,仿佛踏进灵魂的驿站。纳木错,那少女般的清纯和娴静、圣女般的深沉和神秘,把我们带到了一座神圣的天堂。人世间的荣辱贵贱、恩怨是非,刹那间,在这片湛蓝色的湖水中都会悄然融化、灰飞烟灭,释然如也。
西藏客行,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然而,这片圣洁的土地却永远留在了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