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人工天河
——湟海渠的历史记忆(二)
作者:冷全祥, 霍德

这是一幅高原门户 ,人工天河的壮丽画卷;
这是一曲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时代战歌
这是一部自力更生,改造山河的壮丽史诗

湟海渠位于湟水河北岸,沿北山干旱山区蜿蜒向东,西起海晏县哈利涧,东至湟源县城郊乡二架梁。湟海渠最主要渠段自1972年开始兴建,于1983年全面建成。干渠沿等高线方向从海晏县哈利涧进水后盘山绕行,至湟源县城关镇八拜沟退入湟水河,干渠全长76公里,建筑物423座;支渠共24条,全长129公里,支渠建筑物806座;斗渠共913条,全长456公里,斗渠建筑物6275座。湟海灌渠受益区域包括海晏县金滩乡、湟源县巴燕乡、申中乡、城关镇,有效灌溉面积7.85万亩(其中农田灌溉面积5.07万亩,生态灌溉面积2.78万亩)。
湟海渠是湟源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兴修水利、建设美好家园精神的承载者和见证者,湟海渠建设中湟源人民付出了极大的艰苦努力,留下了许多壮丽动人的篇章。自本期开始我们向大家介绍一些湟海渠建设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闪耀在沸海山(莫合垭豁)的红色之光
上世纪七十年代湟海渠建设中遇到的难题之一是将1.6公里长的沸海山劈山开渠。1972年至1974年,长达二年半的沸海山劈山开渠建设中涌现并凝结出了三种红色文化,在岁月的长河里,这三种文化愈来愈清晰地显示出它灼灼的红色魅力。

一、赵永寿连和奎有福连苦战二年半,劈开了沸海山山势蜿蜒秀美的沸海山像一条盘龙屹立于巴燕乡北侧,也横亘于湟海渠的必经之路上。谁敢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横刀跃马,劈山开渠?当时承担黄海渠攻坚任务的有九个民兵连,每个连250~280人不等,分别来自全县九个公社,一个公社一个民兵连,而“劈山开渠”这个光荣的任务,义不容辞地落在了以善打攻坚战闻名的申中赵永寿二连和沸海奎有福连队身上。二位硬汉连长不负重托用了两年半时间率队将1.6公里长的沸海山从中间挖开,劈山开渠,创造了人间奇迹,所用的工具有一百多辆架子车、钢钎、铁锹、大锤、洋镐、绳索等。从沸海山湟海渠的地质剖面看该山地质结构复杂,有跞岩层、红土层、灰褐土层;水渠两岸的山最高达五十多米,两岸山坡陡度达七十度左右。这艰难困苦对当年的建设者来讲的确是极大的挑战,只有付出艰苦的劳动才能劈开这座平均高度近四十米沸海山;据说赵永寿和奎有福善于组织大家搞夺红旗等劳动竞赛,挖运土方量以排为单位进行劳动竞赛,那个排先完成了劳动任务,那个排就夺了红旗,当时在你追我干,热火朝天,激情豪迈的攻坚氛围下,每个排平均每天都有100架子车的土方量,优秀排顶着月亮连夜干,甚至达到了一天150车,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赵永寿和奎有福率队出色地完成了湟海渠指挥部安排的任务。

二、龙山隧洞埋忠骨,英雄气概贯长虹湟海渠穿越莫合垭豁向东便是龙山隧洞,龙山隧洞全长380多米,宽1.80米,高2.20米,是在复杂的地质环境下艰苦施工建成的;全长380多米的隧洞在构筑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松木架、钢材、炸药、水泥、砌石和劳力。在龙山隧洞施工中,有一位来自巴燕乡叫谢久安的四十多岁民兵战士因隧洞塌方而光荣牺牲,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据说,谢久安平时吃苦耐劳,为人热情朴实,工作责任性极强,塌方时谢久安恰好在隧洞最深处作业,危险来临时谢久安大声向外喊道:“有危险,大家快往外跑”,这声喊叫,救了大家伙的性命,而当大家跑出隧洞时却发现身处最后的谢久安被塌方所掩埋,烟尘向外弥漫,龙山隧洞埋忠骨,英雄气概贯长虹。谢久安的英雄魂魄激励着广大湟海渠建设者继续迎难而上,勠力同心,攻坚克难。
三、中国最具英雄气的住宅——地窝子1972年至1974年,湟海渠建设中当年的民兵连多半住的是地窝子,地窝子一般依坡地而建,顶层覆盖的是树梢、草枝、柳树枝等,上面覆盖土或塑料,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晚上照明用的是煤油灯,少数住的是帐篷。现在这些“地窝子遗址”散布在莫合垭豁的山岗上,从遗址来看,大一点的地窝子可容纳八九个人,小一点的地窝子容纳三四个人,平均一个地窝子可容纳五六人。记得新中国成立后王震将军率领的部队初到新疆时,就曾住过地窝子;海晏县221厂最初的建设者也住过地窝子;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最初也住过地窝子;修建湟海渠的湟源民兵也住过地窝子。那时湟海渠建设者吃着世界上最简单的饭,住着世界上最简陋的地窝子,用着世界上最落后的生产工具,干着的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工程,这些建设者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大无畏精神气概,在海拔近三千米,人类生存极限的地方用架子车、铁锹、钢钎等工具,人工开凿了高原天河,创造了人间奇迹。这些人具备了多么崇高的思想觉悟和精神意志啊!这些精神特质自然会成为“新青海精神”的重要源流。“地窝子”几乎成为了民族精神的象征和一种文化符号,由此,我们给这些湟海渠的建设者住过的地窝子起了充满敬意的名字“中国最具英雄气概的住宅”。
向英雄的湟海渠建设者致敬!
向牺牲在湟海渠建设工程中的英雄们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