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天铸老师题字)
图源网络
主编:姚京平

知青岁月之二十七《制作920农药》
文·诵/关燕
白色,久违的白色……试管培养基的斜面上、摇瓶培养液的表面、罐头瓶麦麸的缝隙间,都被一层层白绒绒的菌苗包裹着。我喃喃道:那就是我们制作的920赤霉菌!赤霉菌产生赤霉素,制成溶液喷洒庄稼,可以使庄稼大开胃口吸收土壤中更多水份和养料,促使庄稼高产……心一激灵,醒了,原来梦中回到了我插队时制作920农药土法建成的“生物制品车间”。那长条柜上排列着酒精、酒精灯、来苏水、试管和学习资料,那火墙、发酵室、大蒸锅,还有那个充当冰箱的小小地坑,一一列目。是啊,一段忘不掉的经历!
那是1970年的春天,由白城农研主办的一场920农药制作项目在白城地区推进。我们大队由黄坚和我两位北京知青完成。
我们首先武装了头脑 ,明白了什么是920以及制作方法。困难的是物资准备。前提条件是大队没有钱,我们是能凑合的就凑合,能替代的就替代。比如没有电动摇床 ,就把两根锄杠放地上,再把炕桌翻过来放在锄杠上, 用手一推随着锄杠的滚动炕桌就摇动起来。没有培养瓶就用罐头瓶代替。取来了前几年大队兽医站留下的酒精灯、消毒锅、大蒸锅,县里调拨了一大车麦麸子,农研部门派送了920菌种,我们就开始制作农药了。
生产中紧紧抓住无菌操作这一关键点,一环扣一环,有针对性的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摇培养液时昼夜不能休息也没有怨言。我们累并快乐着!一年多的时间生产了一批又一批。望着累累成堆的920成品,心中有一种成就感!

“瞧那个角瓜,喷了920就是不一样, 得有一尺八吧?还又粗又壮的!”周围村里的社员向我们伸出大拇指!其实他们不知我们还在麦田里做了实验,那一半喷了药的比没喷的麦穗壮实了不少。
由于我们克服困难勤劳肯干,并干出了一些成绩,曾被大安县和白城地区竖为标杆。我们所在的两家公社还在猪场办了现场学习班。
1971年的秋天,制作920的麦麸子用完了,上面也没有再调拨。大队长说你们把920成品发到各村讲明白怎么用就先回生产队,等等上面的安排吧!
1972年初我就被抽调到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那年春季和夏季,我经常想920该喷洒了,也不知农民们用得怎么样了?
经过多年我一直在想,920在东北除了对少量菜地和低洼地精品农作物发挥作用外,对那些广种薄收当家的玉米谷子高粱到底适用与否?当年我们制作920的经济效益怎样核算?不过那年白城农研920领头人李玉于2009年以菌物学专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且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上网搜索920赤霉菌,那说道可科学呢!当年的我们的确是干在了大方向上的!
2010年3月 修改于2023年8月
作者·诵读者简介:关燕 新中国同龄人 当年知识青年 追求多彩人生 喜爱诵读人间美好 歌唱人间真情 更爱在宣纸上淋漓中华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