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前山后栽黄檗(散文)
石绍河
除夕那天早上,简单吃点东西,嫂子开始准备年饭,老婆打下手。我和哥哥闲着没多事,他邀我到自家地里去看看。
沿着窄窄弯弯的山路上行约二十来分钟,就到了哥哥承包的一面大坡上。过去这里砍过火畲,种过玉米、红薯、土豆、黄豆,后来退耕还林,栽了梨树、茶树、五倍子、黄檗。我们站在几株碗口粗的黄檗树下,哥哥指着坡上大小不一的黄檗说,这是近两年补栽的,春天上已经卖了一批,得了几千元,价格还可以。冬闲时,我花了十几天,把树下的茅草荆棘砍倒,春天雨水多,沤烂就是上好的肥料。过几年,这批黄檗长大,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哥哥平时话少,说起他的黄檗,既兴奋又滔滔不绝。
我们下山时,路遇相识的两口子上山,男人肩扛两捆黄檗树苗在前,女人背着两把锄头在后。我侧身让路时有几句简单地问答:过年还去种树?男人说过完年要出门,抽空把自家荒山种上黄檗。树苗多少钱一株?一块钱。
吃团年饭时,哥哥喝了几杯酒,又说起黄檗的话题。这几年黄檗价格好,主要是中医药在抗击新冠疫情方面发挥了作用,今后中药材会有一个好的发展时期。今年邻居有棵黄檗就卖了一千多元。现在村里家家都把荒了的地栽上了黄檗,这是一笔大的经济收入。他呡了一口酒,笑着点点头,有些小得意。嫂子在一旁看着他的样子,笑着嗔怪,看你哥那点出息!不过,黄檗的确是种好药材,你哥眼睛发炎或肠胃不好,我用黄檗皮煎水,让他洗或喝,很管用。家家都有黄檗树,村里很多人都用这种土办法。哥哥接过话头,就是那水太苦了。我们都笑。
早年,我在乡村学校执教,也是全县大栽黄檗的时候,曾在自家菜地周围栽了一圈黄檗。那黄檗蹭蹭往上长,舒枝散叶,只两年,就把菜地遮得不好种菜了。我采取间伐的办法,每年砍掉一部分黄檗。有人告诉我,间伐时,留离地一尺左右的树桩,不久还会发出新芽。我照做,果然每颗树桩下发出数枝新芽,循环往复。我将黄檗皮卖掉,请人用剥皮的树干制成木椅,刷上亮漆,黄亮黄亮,很好看很耐用。可惜村里现在没人用黄檗树干做木椅了。
过年那几天,我没事就在竹溪村山前山后转。果真到处都栽得有黄檗:有一坡坡一湾湾成片的,有顺路顺沟栽成一排排的,有屋前屋后零星分散的,有围着菜园田埂长成一圈圈的。和熟人聊天,问起黄檗一些事,他们说黄檗易栽易活速生耐旱,味苦寒,皮越老越厚越好。树成年后,一株大树可取皮三百来斤,收入两三千元。旁边有人插话,现在可等不到树长那么大,一棵树的皮卖千把元还是有的。众人附和:那是那是。
我的家乡桑植县当年大力发展黄檗、杜仲、厚朴等中药材,高峰期达到三十万亩黄檗,号称全国最大的黄檗基地。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推动下,当下黄檗种植风生水起,大有再展往年雄风之势。
大家十分熟悉的黄檗,又叫黄柏,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生于山间林中、沟谷溪岸的阔叶乔木,高约十余米,具有药材、用材、园林景观三重价值。黄檗树皮外灰内鲜黄,入药有清热解毒泻火之功效,《本草纲目》说“黄檗性寒而沉,生用则降实火,熟用则不伤胃。酒制则治上,盐制则治下,蜜制则治中。”,可以抗真菌、滴虫、溃疡,降压利胆,泻火解毒。《红楼梦》第七回里写道,薛宝钗因从胎里带来一股热毒,久治不愈,一个秃头和尚介绍了一剂叫“冷香丸”的秘方,需春天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晒干研末,和上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这是一副极复杂的药方,配好真不容易。用黄柏煎汤送下,主要是其性味苦寒,能清湿热,泻火毒,退虚热,也暗寓宝钗阅尽世态炎凉,遍尝人间甘苦。
苟天林曾在一次演讲中介绍:面对鸦片的泛滥,林则徐受命主持禁烟。他把对外禁烟,对内戒烟密切结合,与江南名医一起分析烟毒致病的机理,先后收集、创制了戒除烟瘾的药方十多首。经过反复比较,确定了忌酸丸、扶正方和四物饮、瓜蒌汤等四首。“忌酸丸”方是“戒烟断瘾方”的主方,就是重用生附子通经络;佐柴胡、升麻、沉香升降气机,通透表里;用人参、黄芪补肺气;白术补脾气;陈皮、木香行气,补中益气;再用当归、黄连、黄檗凉血生血,克附子燥烈毒性。三焦同治,寒热并用,气血两补,扶正祛邪,三五剂即可见效,十剂左右即可戒除。方子里不能缺了黄檗。
黄檗开黄绿色小花,圆锥状聚伞花序,虽不起眼,却是良好的稀有蜜源。常有村里亲戚捎来小玻璃瓶装的蜂蜜,特意嘱咐,这可是黄檗蜂蜜。言下之意,最好留着自己食用。他们认为黄檗蜂蜜量少珍贵,食药同源。黄檗果实球形,成熟时蓝黑色,是各种鸟儿喜欢的食物。自然文学作家胡冬林的《山林笔记》中,这两段话足可证明:“路边黄檗结了黑浆果,豆蜡子、鸫都来吃,可以借机看到鸟。”“保护局宿舍旁有株黄波椤(黄檗),结满黑浆果,乍进嘴是甜的,再品则辛辣。有鸟儿来吃——灰头绿啄木鸟、赤颈鸫、斑鸫。”黄檗还是蝴蝶的寄主植物。一生追逐美的碧凤蝶,是云南大理蝴蝶泉公园的本土蝶种之一,幼虫以花椒、黄檗等植物为食。
唐代有一种硬黄纸,经过施蜡后比一般纸硬且光滑,用来抄写经书。这种纸“染以黄檗,取其辟蠹。以其纸加浆,泽莹而滑,故善书者多取以作字。”陆游有诗:“苍颜白发入衰境,黄卷青灯空苦心。”黄卷青灯借指读书人清苦的攻读生活。黄卷即纸张用黄檗汁浸染后泛黄的书卷。古时,造纸时加入了黄檗煮出的液体。黄檗的树皮由于含有植物碱,虫不爱吃,造纸时当作防虫剂使用。黄檗的黄色在抄纸前就被加入到纤维里,进行黄色的染色,这样的工序叫装潢。现在我们说的“装潢”,就是由此延伸而来。
清代纺织业比较发达,其染色技术也很闻名。紫禁城宫廷服饰主要色系包括五大类:红、黄、蓝、绿、紫。黄色系是清代最为尊贵的色彩,显示着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乾隆时期织染局档案中记载的黄色系染料有黄檗、栀子、黄栌等。尤其是黄檗带有植物荧光物质,染出的黄色更加明亮。
福建省福清市有座万福寺,设立于唐贞元五年 (789),位于渔溪镇西北的黄檗山上。莆田人正干从六祖惠能处学禅归来,返乡时路经黄檗山,想起师父临别时的赠语“遇苦即止”,感悟到黄檗树皮的味道很苦,正是师父惠能所指带有苦味的地方,便在此定居下来,化缘建寺。黄檗山因盛产黄檗树得名,万福寺也因此被称为黄檗寺。万福寺在日本影响很大,该寺隐元禅师1654年东渡日本,在京都宇冶建有黄檗山万福寺,成为日本佛教黄檗宗的发源地。
长在我们身边的普通黄檗,竟然和人类健康、生产生活、灿烂文化、技术进步紧密相随,息息相关,绵延不绝。真是日用而不觉。
不仅如此。黄檗还常常成为一种文学意象。南北朝时期有民歌云:“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用黄檗树的苦心比喻思念爱人的苦心,以黄檗树心随日长大,比喻自己的苦心与日俱增,十分贴切,形象生动。民间亦有“口甜如蜜钵,心苦似黄檗”的谚语,指那些口是心非,心地狠毒之人。民间流传着唐代诗人白居易与邻家女湘灵相恋而无缘的心酸故事。白居易写了一首长诗《生离别》,诗中有这样几句:“食蘗不易食梅难,蘗能苦兮梅能酸。未如生别之为难,苦在心兮酸在肝”蘗树皮即黄檗皮。白居易以黄檗之苦青梅之酸喻自己的心境。
父亲的坟地在他人一块承包地里。我去送亮上香,发现坟地两边也长满了黄檗,都已手腕粗细。我完事后,“在落满叶子的林间走动,脚下响着动听的声音,像马车轧碎空旷街道上的积水。”轻轻抚摸它灰色的树干,感觉血液在缓缓流动,有一种温暖的情愫。它的根系可能已经到达父亲的身边。这温暖是父亲通过黄檗传递给我的么?我的眼睛有些湿润。看着黄檗挺拔的形象,我突然想起正直向上、用心良苦这些词,觉得这些词用在黄檗身上恰当,用在父亲身上更恰当。那就让性格相同的他们结伴相处吧。
石绍河,苗族,中国作协会员,张家界市作协主席,张家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二级调研员。已出版散文集《清泉石上流》《大地语文》。
“白鹭杯”首届文学作品大赛暨纸刊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15197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