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振林,扶风南阳人,1948年出生,1969年入伍,1970年入党,曾任合肥炮兵学院团职党委秘书。转业宝鸡后,任一大型企业党办主任。爱好文字工作,曾在市区征文活动中多次获奖。

军人情怀 文人才气——读《跨越千年不朽》
文/成振林
凝聚马山前多年心血和汗水的新作《跨越千年不朽》问世了,这是继他《走出历史怪圈》《挺起担当脊梁》之后又一部彰显军人情怀和文人才气的力作,大气磅礴的书名,骏马奔驰的封面,让人为之震撼,它像作者大名一样,车到山前,马到成功,可喜可贺!
马山前,一位有20年军旅生涯、三进大学、陕西杂文协会常务理事的业余作家。他和战友们曾经扛过枪,流过血,挥过汗;严寒酷暑,日晒雨淋,洪水滔滔,地震灾害,无所畏惧,从不退缩,以血肉之躯,捍卫共和国的领土安全,保护人民的幸福平安。当他脱下戎装,华丽转身,放下肩上的枪,拿起手中的笔,以军人的崇高素质和坚定信念,一直辛勤耕作在文苑园地,发表作品100多万字。如今年逾古稀,依然保持军人魂魄,一身正气,宝刀不老,初心不改,激情满怀,挥毫不辍,用手中的笔为党发声,用文字书写时代记忆,传递社会的正能量。最近捧读他的新作,那散发沁人心脾的书香,涌动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让人敬佩,使人感动。
这部文集收录了他近10年的100篇力作,从形式到内容,从书名到编辑,与时俱进,匠心独运,在保持前两部文集简洁明快风格的基础上,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又有新跨越新提升。文集七大部分,从“晚晴夕照”“军魂永驻”“往亊今谈”“读书留痕”,到“诗韵弥香”“知识之窗”“众友评谭”,设计新颖独特,很有时代感,让人耳目一新。
军人风骨,文人气韵,描画出苍穹与大地间最美的画卷。文字是世界上不可思议的奇观之一,文字之于一个人,是划过心灵的符号,是内心深处的独舞,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作者虽然离开军营30多年,但他的文集依然充满军人情怀。在“军魂永驻”这集中,他用13篇新作抒写依依不舍的军旅情结和感人故事。透过他灵心慧性的文字,走进他真实和宽阔的文字世界,那睿智的思想、深刻的见解,就像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一样,扑面而来,心旷神怡。他那广博的学识、古为今用的才气,清新纯澈的独特文风,拥抱生活的艺术气度和艺术追求,如金石之声盈耳,像酒醴之味入心。他的文字有力度,有张力,处处有军人的影子,能感到一股磅礴的力量。他“雄伟奇志壮美情怀”、“用生命诠释精忠报国”、“殷殷子诚铸军魂”、“纵情渭北牧劲风”、“悲心绝响楚江头”等文章标题,把他军人的豪气彰显得淋漓尽致。正如本书序言作者所言:“笔下志弥坚 ,纸上情四溢”,“骁腾如此 ,万里橫行”。
章的空间,或者说他的文章的神经爬遍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他学识渊博,气度不凡,其杂文或关心世情、针砭时弊,或批评世俗、反思历史,或解读人生、弘扬正气,触及到人性社会问题、生活哲理等各个领域,情感真挚而深沉。没有居高临下的俯视,也没有游离于物外的言说,总是从生活的实际出发,从自己独特的感悟出发,抒写心中的积郁与不平,状写生活的沉重与悠远。语言明快酣畅,含蓄隽永,老辣刚劲,极富文学性。
某种意义上看,他和文、文和他已经融为一体,历史、社会、人生、自然,无一不在他的凝思中。花开花落,潮涨潮汐,生命的阴晴风雨,情感的明亮晦暗,在这里都以文字的形式,圆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马山前把独有的文字个性渗入现实,让我们看到真实的生活,既有锦绣山河显峥嵘,也有满面尘灰烟火色;既有魑魅魍魉兴风浪,也有玉宇澄清万里埃。他把智慧的目光投向风尘仆仆的生活画卷,投向普通劳动的人民大众。智性的思考,关注着国计民生,关注着芸芸众生,关注着现实生活。赞美真善美,鞭笞假恶丑,朴实而且真诚。他就是这样一个心忧天下、胸怀苍生的人,一个有良知、有正义感,有责任、有使命感的人,一个敢于直面人生、正视现实、传播正能量的人,一个彰显军人情怀、散发文人才气的人!
2023年10月8日于宝鸡
目 录(170583)
序言
序一 笔下志弥坚 纸上情四溢(吴海清)(3000)
序二 骁腾如此 万里橫行(孟利明)(3300)晚晴夕照(24773+4500=29273)
1.历史的大趋势不可抗拒
2.雄伟奇志 壮美情怀
3.天安门城楼留个影
4.百年大党的奋斗与成就
5.这里的明天会更美好6.务必管好自己这张嘴
7.为白威捐献血浆点赞
8.有些平凡比伟大更感人
9.用生命诠释精忠报国10.同舟共济战江城
11.晚晴依旧育新生
12.为培养红色接班人而努力
13.2017年我这样辅导高考作文
14.据题作文:一个都不能……
15.千里嘉陵一日还
16.登上演艺巅峰之后……
17.黑马球队的家国情怀18.我们家三代共产党员19.治污降霾保蓝天
20.让生活回归自然
军魂永驻(23013+1800=24813)
1.学伟人风范 庆建党百年
2.将军在13军农场的日子
3.奋笔疾书药石言
4.有缘风雨一路行
5.隔山隔水不隔心
6.军旅生活二十年
7.嘉陵汤汤渭水长
8.还念那身绿军装
9.郁郁葱葱一树嵘
10.不负霜华怡永年
11.相聚在扶风古城
12.殷殷子诚铸军魂
13.灯下心心描画
往事今谈(23257)
1.跨越千年不朽
2.卧身吴宫毁吴王
3.出塞和亲嫁单于
4.离间父子锄国奸
5.舞动霓裳侍玄宗
6.我写四大美女的前前后后
7.马援忠烈 马革裹尸
8.马融博学 绛帐传薪
9.马超骁勇 抗飏虓虎
10.范蠡弃官经商垂范
11.刘邦吃狗肉及其他
12.萧何如此为官作孽
13.魏延被斩真相探秘
14.王旦举荐寇准可赞
15.武松打虎之后如何
16.潘金莲在电视剧里
17.林则徐要脑袋刚正
18.孙悟空在彬州成佛读书留痕(23311+1700=25011)1.江山画 国风舞 苏幕遮2.需要多些哲学思考
3.思想者的智慧与担当4.颠覆性的记录与思考5.新闻人的屐痕与成功6.批评家的卓见与作为
7.总编辑的志向与情结
8.义长老的多彩晚晴
9.纵情渭北牧劲风
10.悲心绝响楚江头
11.借得花丛香几许
12.掬一捧思想浪花分享13.叶公、东郭和南郭
14.为电影“战狼Ⅱ”鼓呼叫好
15.得高歌处且高歌诗韵弥香(21538+1200=22738)
1.春意 春趣 春思
2.身向榆关那畔行
3.虎虎生威再奋发
4.女皇的柔情与霸气
5.相逢意气为君饮
6.上马下马都旷达
7.经典是这样砌成的
8.咬定青山不放松
9.唯有绿荷红菡萏
10.一丛浅淡一丛深
11.臻抚键盘诗情菲
12.寻寻觅觅话漂泊
13.风流不把花为主
14.亭亭绿荷执扇舞
15.江南古渡结丁香
16.随心所欲舞婆娑
知识之窗(23423+3800=27223)
1.北大校长王恩哥送给毕业生的十句话
2.这十种不良习惯等于慢性自杀
3.坚持“四守”成就大事业
4.看远 看透 看淡
5.沿着陡峭山路攀登
6.成大业者要走好这三步
7.秦地成语30例(上)8.秦地成语30例(中)9.秦地成语30例(下)10.穿越时空 感悟乡愁
11.读书笔记摘要
12.媒体应多关注这些问题
众友评谭(10168)
1.军旅血魂筑文字
2.时代主旋律 文坛正能量
3.道义 良知 责任
4.矢志不渝 玉汝于成
5.可贵的担当精神
6.鞭策与鼓励
后记
眷眷子诚向未来——《跨越千年不朽》后记马山前把书稿交付印刷,我如释重负,轻快了许多,想到写后记。三个多月来,酷暑、烦恼和郁闷,一直纠缠着我,难言难忍难熬。好不容易立秋了,天气凉爽一些,趁机到渭河岸边放松一把。接连好几天,天天走两三个小时,每次都一两万步,什么也不想,大脑一片空白。人是轻松多了,眼前的情景似乎不比先前,渭河骤然暴涨,河水湍湍不息,柳树也不再翠绿,开始逐渐泛黄,林子里不时传来几声蝉鸣…… 这一切提醒我,世事无常,四季轮回,万事万物都在变,一切都有可能,一切又都不可能,幸运和不幸明日哪个先来,谁也说不清,就像SARS与新冠,暴雨与洪水,争端与挑衅,围剿与战争,这大概是我没有准备盲目出书的缘故吧!再说,网易新闻、今日头条、百度文库、个人图书馆等等,全国那么多网站收录我六七十篇文章,也给了我出书的勇气和力量。就写作而言,著述立说,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古人很重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国为民建功立业,写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曹丕《典论论文》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王安石《上人书》说:“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意思是说写文章著述,一定要对社会有贡献,有益于经国治世。我是个笨拙人,虽然一生为文,看书读报,关注时政,写新闻写公文,那全是工作啊,尽力干好就行,没有别的奢望。之所以有三本文集面世,那是时代的记录,是对经历的回顾,是对见闻的复述,是对自己的总结,是对后世的交代,扯不上别的什么。当然,也不乏关心国事之说,关注民生之论,见解独到,深刻犀利,见情见义,教育人,启迪人,云云,那都是些过誉的恭维和鼓励,只能感谢,不可全信,再说我也没有那个能耐。《跨越千年不朽》是我第三本文集,有晚晴、军魂、往事、读书、赏诗、知识、评谭七个部分,100篇文章,64首诗词,包括朋友的评论和赠诗,以及一些重稿和摘录的文章,这是我近10年阅读和涂鸦的积累。本书延续前两部的架构和风格,联系实际、有的放矢,短小精悍、简捷明快,传统庄重、催人上进。随着年龄的增长,文章内容与现实渐行渐远,古为今用的色调越来越浓,思想的凝练,思辨的周全,结构的奇巧,语言的精炼,文章的完美,较前有所进步,可读性也有增强,这在两篇序言里都有详述。吴海清序言为《笔下志弥坚 纸上情四溢》,孟利明序言为《骁腾如此 万里横行》,前者是个人的创意,后者是对杜甫“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的化用。他们都很上心,洋洋洒洒三千字,很工整,很精美,有骨有肉,有神有韵,神形兼备,神魂飞扬,使我倍受鼓舞。有人说书名要醒目,使书有骨架有脊梁,有眼界有灵魂。精准凝练、含蓄晓畅、简洁明快的书名,表现作者意图,产生刺激效应,提升阅读兴趣。我的三本书名分别为:《走出历史怪圈》,源于毛主席和黄炎培的延安对话,旨在探索新中国将如何走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挺起担当脊梁》,源于对中华龙脉大秦岭的研究,旨在弘扬光大秦人、秦地、秦岭的担当奉献精神。《跨越千年不朽》,源于唐太宗李世民和昭陵六骏不怕牺牲、英勇奋战、建功立业的光辉历史,旨在响应中央号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强国富民,也有歌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胜利,也有纪念秦人先祖秦非子养马起家和纪念马氏先辈马援、马融、马超的意思。孟利明讲得好,跨越,跨越,不断地跨越,不朽的永远不朽,千年的依旧千年,两个百年目标指日可待,民族复兴大业一定实现。说到作文,离不开做人。你连人都做不好,那文章一定难以作好,这个没有例外。譬如写诗歌、写散文、写杂感,没有足够的感情投入,绝对感动不了人;譬如写新闻、写评论、写公文,不可以弄虚作假,违犯纪律处罚;又譬如写调研论文、写毕业论文,缺乏真凭实据,没有真知灼见,你可能交不了差,也可能毕不了业。我书中编撰不少类似的篇章和题目。譬如《北大校长王恩哥送给毕业生的十句话》是对大学生而言,《沿着陡峭山路攀登》《坚持“四守”成就大事业》《成大业者要走好这三步》是对想创业想干事的人而言,曾国藩《六戒》是对如何做人而言。有朋友微信告诫我,两种人尤其需要自觉谦卑,一是政治人物,二是知识分子。前者切莫把权力当能力,把附和当赞同,把吹捧当民意。后者切莫把知识当智慧,把观念当现实,把偏见当真理。这些忠言对我确实帮助极大。最后我想说,魏琪同志的不厌其烦,字斟句酌,精读细校;庞茜同志的用心思考,缜密构思,认真设计;咸阳日报社印刷厂的精心制作,有助于拙作顺利出版发行,在此我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热烈欢迎大家阅读,热情欢迎方家指正,不当之处敬请原谅,谢谢各位。
2023年9月8日于咸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