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乌湖风光
文/特约作者:韩寒(江苏)

西藏的高原上有一个名叫然乌湖的湖泊。这个湖泊位于雅鲁藏布江的上游,被誉为“西藏的眼泪”。在这里,我对这个神秘的地方充满了敬畏之心。
然乌湖位于雪山脚下,湖水碧绿如翠,湖面宽阔无垠。湖边的草原上,牛羊成群,野花烂漫。在这里,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鬼斧神工。
我们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慢慢地向然乌湖走去。沿途,我们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色,如同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
在然乌湖的另一个景点——雪山前,我们被眼前的景象所惊叹。雪山巍峨壮观,山顶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雪水珍珠般串串流淌,颇为北观。游览然乌湖,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这里的湖水、草原、雪山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这里,我看到了大自然的生命活力。这让我更加珍惜生命,也让我更加热爱大自然。
米 堆 冰 川

藏区的高原上,有一片神秘的冰川,那就是米堆冰川。这片冰川位于林芝地区,被誉为“西藏屋脊上的明珠”。米堆冰川位于雅鲁藏布江的上游,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现代冰川之一。这里的冰川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在阳光的照射下,冰川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同一条巨大的白色玉龙。
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慢慢地向米堆冰川走去。沿途,我们看到了许多奇特的冰结地貌,如同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这里,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鬼斧神工。
当我们来到米堆冰川前,我们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冰川巨大无比,晶莹剔透,仿佛是一条巨龙横卧在山谷之间。冰川上布满了裂缝,时不时地传来冰崩的声音,让人不禁为之颤栗。在米堆冰川的另一个景点——冰湖前,湖水清澈见底,仿佛是一颗镶嵌在冰川之中的绿宝石。湖面上漂浮着一些巨大的冰块,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美丽得令人窒息。在这里,我看到了大自然的壮美奇迹。
米堆冰川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这里的冰川、湖泊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会让我收获满满的感悟和美好的回忆。
来到 冈仁波齐

西藏的高原上,有一座神秘的山峰,那就是冈仁波齐。这座山峰被誉为“世界的屋脊”,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之一。
冈仁波齐位于西藏阿里地区的普兰县,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一部分。这座山峰高耸入云,气势磅礴。在阳光的照射下,山峰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同一座金色的宝塔。
沿着崎岖的山路,我们慢慢地向冈仁波齐走去。沿途,我们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色,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神仙世界,有一种飘然的美感。
在冈仁波齐的另一个景点——转山道前,我们被眼前的景象所惊叹。转山道蜿蜒曲折,两旁是陡峭的山崖和茂密的森林。天险奇峰,神秘莫测,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奇迹。
敬仰 小昭寺

拉萨市区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寺院,那就是小昭寺。这座寺庙位于大昭寺的北侧,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祖庭之一。在这里,我看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我对这个神秘的地方充满了敬仰之心。
小昭寺始建于公元647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寺庙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藏、汉、尼泊尔等多种建筑风格。寺内的佛像、壁画和经文,都展示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沿着青石板铺成的小路,慢慢地向小昭寺走去。沿途,我们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色,如同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当我们来到小昭寺前,景象令人震撼。寺庙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藏、汉、尼泊尔等多种建筑风格。寺内的佛像、壁画和经文可谓天下之稀有。经声琅琅,香烟飘扬,都展示了佛教文化的弘扬博大精深。
在小昭寺的转经道前,我们被眼前的景象所惊叹。转经道上,信徒们手捻经珠,口中念念有词,虔诚地转着经筒。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佛教信仰的力量和生命的奇迹。这让我更加珍惜生命,也让我更加热爱佛教文化。
药 王 山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地方,你只需要去一次,就会被它的美丽和神秘深深吸引。西藏药王山,便是这样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独自一人踏上了前往药王山的征途。沿途的风景如诗如画,蓝天白云,绿草如茵,远处的雪山巍峨壮观。这一切都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
药王山位于西藏林芝地区,是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山峰。相传,这里曾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的炼丹之地,因此得名药王山。山上有一座古老的寺庙,供奉着孙思邈的塑像,每年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信徒前来朝拜。
当我站在药王山脚下,抬头仰望那座巍峨的山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畏之情。我开始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一步一步攀登。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空气变得稀薄,呼吸也变得困难。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阻挡我对药王山的渴望,反而让我更加珍惜这次难得的旅行经历。
在攀登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药王山独特的地貌景观。这里的山峰错落有致,形态各异,有的如同巨龙腾飞,有的似鹰击长空,还有的像是神秘的仙境。这些美景让我惊叹不已,也让我对大自然充满了敬意。
当我终于登上药王山的山顶,眼前的景象让我陶醉其中。只见山下的林芝市区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碧绿的田野、密集的森林、蜿蜒的河流,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宁静。而远处的雪山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是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神祇。
站在山顶,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豁然开朗。在这里,我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和纷扰。我想起了孙思邈当年在这里炼丹的场景,心中不禁感慨万分。这位伟大的医学家,为了人类的健康事业,付出了无尽的心血和努力。而他的精神,也将永远留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在药王山的山顶,我虔诚地磕了三个头,为孙思邈祈求平安和健康。然后,我坐在山顶的一块石头上,静静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这一刻,我仿佛与世界融为了一体,心灵得到了极大的净化和升华。
哲蚌寺之行

拉萨有一座名叫哲蚌寺的寺庙,它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寺庙之一,也是西藏最大的寺庙。这座寺庙位于拉萨市西郊,占地面积达到了13万多平方米,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气息。
那天,我独自一人来到了哲蚌寺。阳光洒在大地上,给寺庙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晖。我走在寺庙的石板路上,脚下的石板经过岁月的洗礼,显得古朴而庄重。两旁的白墙、红瓦、金顶的寺庙建筑,让我仿佛置身于一座神圣的世界。
走进寺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佛像,那是一尊庄严的弥勒佛像,他的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给人一种无比的安宁感。我在他的面前虔诚地磕了三个头,心中默念着自己的愿望。
接着,我走进了寺庙的内部,那里是一片宁静的世界。我看到僧人们正在念经,他们的声音低沉而悠长,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我看到信徒们在祈祷,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虔诚和期待。我看到寺庙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宗教的气息,那是一种深深的信仰,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我在寺庙里待了很久,直到太阳落山,天空中燃起了星星点点的灯火。我走出寺庙,回头望去,那座金碧辉煌的寺庙在夜色中显得更加庄重和神秘。我心中充满了敬畏和感动,我知道,这座寺庙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的寄托。
我想,这就是哲蚌寺给我带来的感悟吧。
壮观的拉萨河

在西藏拉萨的心脏地带,流淌着一条名叫拉萨河的河流。这条河流,不仅是这座城市的生命线,更是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的精神寄托。我有幸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踏上了游览拉萨河的旅程。
拉萨河,它的源头在藏北的雪山之巅,经过长途跋涉,最终汇聚成这条宽阔而湍急的河流,穿过拉萨市区,流向远方。站在河边,我看到了河水的波光粼粼,听到了水流的潺潺声音,感受到了拉萨河带给人们的宁静和安详。
我沿着河边的小路慢慢走去,路边的布达拉宫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壮丽,它的金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仿佛在诉说着那些关于历史和传说的故事。我看着河水从布达拉宫前流过,心中充满了敬畏和感动。
我坐在河边的长椅上,看着河水慢慢流过,心中涌起了一种深深的感悟。我想,这就是生活吧,就像拉萨河一样,有时平静,有时湍急,但无论如何,它都在向前流淌,永不停息。我们也一样,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像拉萨河一样,勇往直前,不断前行。
我看着河水,想到了那些在拉萨河旁辛勤劳作的人们。他们每天都要从这里取水,用来浇灌庄稼,用来烹饪食物。他们的生活虽然艰辛,但他们却乐观向上,他们的笑容就像拉萨河的水一样,清澈而明亮。
我在拉萨河边待了很久,直到太阳落山,月亮升起。我看着河水在月光下闪烁,心中充满了感慨。我想,这就是拉萨河的魅力吧,它不仅给了这座城市生命,也给了我们无尽的感悟和启示。
我希望,每一个来到拉萨的人,都能有机会去看看这条河流,去感受它的美丽和力量。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条河流,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生活的态度。
宏伟的布达拉宫

在西藏拉萨的心脏地带,有一处神圣的宏伟建筑,可谓高原奇观,那就是布达拉宫和广场。这里是拉萨的灵魂所在,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也是每一个踏上这片土地的人的向往和敬仰的地方。
我站在广场的一角,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叹不已。布达拉宫巍峨壮观,它的身影矗立在蓝天之下,像一位威武的战士,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阳光洒在宫殿的金顶之上,闪闪发光,像是被神灵赋予了无尽的万年光辉。
广场上,信徒们虔诚地磕长头,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虔诚和敬畏,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佛的热爱和信仰。他们的行动,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宗教的力量,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走在广场上,感受着这里的宁静和祥和。我看到孩子们在玩耍,他们的笑声像清澈的溪流,让人心生欢喜。我看到老人们在阳光下悠闲地走着,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中却充满了智慧和宁静。
我站在广场的中心,看着这座雄伟的宫殿,心中充满了敬畏。我想,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它能让人们在艰难的生活中找到力量,能让人们在困苦中找到希望。
我在布达拉宫广场待了很久,直到太阳落山,月亮升起。看着夜空中的星星,心中充满了感慨。我想,这就是生活吧,它充满了起伏和变化,但只要我们有信仰,有希望,就能像这座宫殿一样,坚韧而不屈。因为,这里不仅仅是一座宫殿,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生活的态度。(文中图片选自网络)

韩寒,江苏省连云港人,1990年出生,江苏海洋大学毕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公益协会会员。国企工作,多年来,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首),诗文被选入多家文学作品选集,江苏省作协“壹丛书”入选者。著有散文集两部、诗集三部、小说集一部。现为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