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眉户剧【春到六盘】
排练、演出札记
作者/秦等梅
闽宁协作创造了东西部扶贫帮扶的“闽宁模式”,是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战胜贫困走向小康的成功典范。为此由宁红演艺集团、中卫市歌舞团创作编排的眉户剧【春到六盘】经过反复打磨,成为国家艺术基金扶助项目,在政府的支持下,赴宁夏全区进行了“公益巡回演出”,观众不仅感受到了主题的内涵与深度,更体会到了艺术的魅力与精彩。让我们共同领略了奋斗在扶贫第一线的英雄儿女留下的英姿,感受到党和政府始终为人民谋幸福的真挚情怀,追寻了脱贫攻坚的足迹,见证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伟大成就!

这个剧我除过演老支书这一角外,公司还分配我为项目总负责人和执行导演,但确切的说我是这个剧本多次修改的执行者,至于导演,曾经已经有多人导演了此剧,而每一次请的导演排练成,我们老总还是要让我根据专家们的意见再做修改才能正式上演。还有幕后那些不为人知的琐碎事情我都要操心!比如:每一个演员的协调调换,工资的一次次来回商谈,道具、服装的定位等等,让你连背自己角色词的时间都没有!

记得当我第一次按公司领导的吩咐去修改这个剧本时,我就根据团里演员的条件首先把里面的男支书改为女支书,还去掉了那个在村里有点威望的老头,增添了铁嫂这个性格泼辣、滑稽的角色,并去掉了每一幕之间的伴唱,去了老头在迁坟时的跪拜戏,还有序幕、第一场推架子车的戏,这样我觉得戏集中、道具也利落。当然,这些也都是一次次要得到公司老总和艺术总监的认可后才定的。后来在张武宏导演时,剧本的结构还是运用了我修改过的,只是把里面的个别语言包括政策方面又做了调整。今年这一次我又把剧本前前后后修改了两回,尤其在进入排练场的前一天,我从家乡平凉赶到银川后就直接去了公司办公室,和编剧丁跃老师从下午三点到晚上12点,整整一天一口饭也没顾上吃,就剧本问题反复商讨、反复修改,后来在他的同意下,我又把尾声大刀阔斧的修改完才住到公司宿舍都没有回家,为的就是第二天上班排练方便。这个剧公司虽然让我做执行导演,但我为了让戏能排练的更加顺畅一点,就提议作者做总导演,他可以把每一场戏的人物性格都讲的更加到位!丁老师都七十多岁了,是一个热心的小老头,虽然有点嘴碎,也因为他重新加的一段戏公司领导对此有分歧,我也觉得有点和眉户剧不搭调,他就有点生气,但最终还是同意拿掉了。他在剧里面又增加了胖丫这个角色也就是老支书的女儿,他点名让我女儿扮演,呵呵,还真是量身定做的一个角色,演出后的确还是一个小亮点!
经过加班加点排练、演出后得到了专家和观众朋友的一直叫好!我觉得这个剧通过多次修改打磨后,它既是一个眉户剧,又是一个轻快明朗的情景剧,音乐也写的好!既有戏曲舞蹈、还有纯舞蹈,这三点给这个剧增色不少!还有舞蹈编排的郭亮、杨文俊、戏曲舞蹈编排的赵江茹都做了一定的工作,几次修改打磨,这几个舞蹈场面却从来没有改变!还有我给老支书新增加的一些戏,让这个角色一下子丰满了,既有大段震撼人心的道白,又有潺潺流水般的唱段。在她身上既有委屈和泪点,又有爽朗和蔼的亮光。更重要的是真正表现出了一个老党员、老支书为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敢拿命换的高贵品质,让我这个扮演者每演一次就流一次泪,每一场演出,我的那一段道白观众都要叫好!还有其他演员,每一个都有个性,他们各尽所能在自己的角色里释放着各种光芒!尤其是青年演员秦文,第一次扮演男一号这么重的角色,表演很出色,为公司、为自己赢得了口碑!舞蹈演员更不用说,他们在这部剧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是暴风雨那一场戏,舞蹈和戏曲的结合更是把剧情推向了高潮,令人振奋!再说说后勤保障、宣传报道工作,虽然在前期衔接工作中都比较麻烦,但他们都会想尽一切办法,为每一场的正常演出排除一切障碍,为每一场演出报道着最好的一面!关键时刻,公司老总就是一个指挥者,她零时会让办公室人员全员出动,为我们的演出保驾护航!而我们演员,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走台排练,大家抢着搬东西,从来都不会相互指责,有问题就及时处理。记得剧本里面还有几个衔接的扣在演出时不太顺畅,我都是发现后一个一个给及时纠正过来,直到巡回演出结束了才觉得戏越来也越好了!所以我认为:做好一件事,不是靠一两个人就可以,而是团队精神和集体做为!一部好剧,从剧本到编排直至演出就是要听取各种不同意见,三番五次的去修改打磨才会成精品。真可谓: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

当然, 《春到六盘》的成功演出,首先要感谢国家艺术基金给予了剧目的资助扶持,感谢各级领导、专家对这部剧目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更要感謝我们的主创团队和所有演职人员为这部剧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说心里话,这几年受疫情影响,剧目展演多次受阻,演出市场非常萧条,但公司老总一天除过跑市场,还要亲力亲为每一部剧和每一场演出的业务把控,而每一个员工的工资她都没有拖欠,这其中的酸甜苦辣我们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然,所有的付出就是为了更好的呈现!广大观众看了我们的《春到六盘》说:“这个剧就是戏曲版的《山海情》太感人了! 听到如此只说,我们大家深受鼓舞,老总鼓励我们:“一定要把戏曲板《山海情》在宁夏唱响,如果有可能,咱们就唱到福建去!”是啊,做为宁夏人,要怀着感恩的心,时刻铭记闽宁协作、扶贫帮困的精神使命,让大家在我们的戏曲演绎中去感受脱贫攻坚带给人们的美好生活!



作者简介:秦等梅,女,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柏树乡人,现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共党员,中国戏曲学会会员,曾任宁夏固原市秦剧团副团长,固原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退休后被聘为平凉市崆峒山大景区演艺公司经理兼景区总导演,现任宁夏宁红演艺集团秦腔剧团团长兼编导。
重要获奖情况:
1990年全国首届煤矿艺术节创作、演出的独角说唱《安检工作不平凡》获创作、表演优秀节目奖;
2000年中国首届秦腔艺术节演唱的《哭墓》获二等奖;
2003年中国首届“国华杯”中青年演员大赛演出的折子戏《悔路》获“十佳小生”金奖;此次大赛上,创作的大型秦腔现代戏【盘山沟的女人】获编剧银奖;
2006年在宁夏、甘肃境内举办了《薪火相传》百场公益演出、辅导活动,固原市人民政府授予“特殊贡献”奖;
2017年和女儿共同创作的眉户剧【彩礼风波】获得中央文化部剧本孵化项目扶持。在甘肃、宁夏巡回演出300余场。
2018年创作、编排的道情说唱【平凉美景说不完】获甘肃省第三届曲艺牡丹奖。
近年来创作、导演了大型现代戏十部之多,小戏、小品上百个均已上演、部分获奖!
2018、2019年分别赴俄罗斯、巴基斯坦文化交流演出。

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三木秉凤杯”第十九届全国大型征文活动正在进行中……

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4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短小说不得少于三百字.
5. 戏剧作品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限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九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3年8月1日起至2024年1月底 截稿。
6. 阅读量与系统后台统计不符的一律视为购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永远不得参本平台的赛事!
六、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3000元。
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100名:奖金100元。
优秀奖200名:奖金30元。
鼓励奖300名:奖金10元。
投稿处:主编,希望之梦(木易)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本平台征文不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