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债》
作者:常善良
朗诵:少说多做
人生的债有多种,有的能还、有的还不清、有的想还,却没有去处。
我上初中时开始写日记,记流水账式的。写下发生的林林总总,记录着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好事,还有当时认为不开心的事。那时初中就读,要去离家七入里外的联中上学,学校没有宿舍,我在表大爷家寄宿。学校有食堂,仅仅是给我们熥干粮。娘在家里给我蒸好后带到学校,学校里只有一个伙夫熬玉米糊。都是我们学生每人六斤,从家里带到学校的。天冷还好点儿,天热带的干粮很容易长醭儿。父亲有时中间会给我再送一次,那时我还是克服了这些困难,走完了初中的生活。

升入高中,交的学费,我在日记本儿里都有记录,每每给父母开口要钱会感到愧疚,想着记下来,将来好对父母偿还,自己订婚、结婚的钱也有记录,这都是父母给的。后来工作了,给娘他们钱,娘也把我给她的钱记录着,年底给我说,儿呀,你这一年给我了多少多少钱。而今我再想给娘点儿零花钱,娘却再也收不到了,我所能做到的只能给娘送纸钱……

娘在时一直劳作,七十岁了有时还与我年轻的嫂子们去打零工,田间的早出晚归。娘说,我多干点儿,好给你减轻点儿负担。我的娘啊,您对儿百倍的付出,儿一辈子也还不清,如歌词中所唱的那样,“做您的儿女这辈子没有做够,下辈子还继续做您的儿女……”,好让我对您尽孝!

有一段快板书,二十四孝中《孟宗哭竹》这个段子。我学会了,也表演了,我用这个节目在金斗营的“河灯会”节目中汇演中获得三等奖。段子讲述的是寒冬腊月,卧病在床的母亲想喝笋汤。孟宗想起,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把自己抚养成人。自己却不能满足母亲的这一愿望,放声痛哭。最后,地下的笋根被感动,长出竹笋。孟宗煲好笋汤让母亲喝了,母亲病愈。孟宗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有种负债感、让他信心十足、有动力去回报。

因为有特殊的事,我到岳父岳母那里勉为其难张口求助。我的妻子已不在多年,中间我也对岳父岳母的举动时常探望。二老也是辛勤劳作,为此我给他们写了文章《岳父岳母》,表达对二老的恭敬及二老对我的体贴照顾。而今听到我的困境,又是慷慨解囊,让我着实感动。在妻子走后,我给她的寄语:好好的孝敬老人!故此,自己每月去探望老人一次,也真的希望二位老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让我能偿还这一切。
父辈对子女的照顾都是无私的,不求回报。也曾看到这样一篇短文,老头儿知道自己剩下的时日不多了,把子女叫到跟前,问儿女们如何对待他们的老母亲?孩子们都说好好的孝顺怎么怎么样。老父亲对儿女们说。我走之后,拿你们的母亲当成你们的女儿,那样就行了。孩子们都哭了,低下了自己的头。

是啊,做子女的,对父母所给予的又怎么能还清呢?唯有把这份慈爱疼爱当成“债”,藏到自己的心里,尽力的去偿还,去好好的对待老人,免得有“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那份遗憾!
只要心中有债,便会有一颗促使自己上进的心,感情债让自己能够感恩;亲情债让自己珍惜、面对,我心中的债自己会尽力的去完成。亲人们,等我偿还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