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阳节登宝胜山遐想(散文)
作者:林居正(海雨天风)
福州市罗源县境内的宝胜山海拔1003米,不算罗源最高的山,但却是最有名的山。有道是,天下名山半属僧;山不在高,有佛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兴,一点不假。事实上这里有大名鼎鼎的千年古刹宝胜寺和东南第一龙的龙王殿,以及正在建设之中的福州宝胜书院,是一个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圣境。
宝胜寺始建于公元837年唐开成二年,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刹、祖师道场。宝胜寺更是御封永镇百丈珍珠潭行雨龙王得道之故地,龙王是由宝胜寺的寺工张先生得道成龙,升腾九霄万载呈风云!
宝胜寺地处福州与宁德交界处的罗源县中房镇,位于海拔700左右的宝胜山之心脏,整个寺院布局完整: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伽蓝殿和祖师殿,以及露天地藏王菩萨圣像等。大家知道,福建素有“人人观世音,家家阿弥陀”美称,儒释道三教虔诚信仰的人数众多。记得普陀山课堂和尚说,每天下午来自福建泉州、福州、厦门等地飞机多承载着满满专程到普陀山礼佛福建人。尽管福建厦门有南普陀、泉州有南少林、开元寺,福州有鼓山涌泉寺、西禅寺,还有莆田的广化寺。特别需要一提的是,闻名遐迩的宁德支提山,天冠菩萨的根本道场,等等。
就宝胜寺而言,素有著名八景,一年四季吸引者许许多多善男信女和游客,包括九月九重阳节喜爱登高、登山的游客。而宝胜寺更是登临宝胜山必经之路……
我们回到宋朝理宗御封龙王的龙王。百丈龙王威灵显赫福祉兆民。同治年间,龙王为当地举人林占梅先生建房用山洪运木材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的佳话。特别神奇的是,龙王菩萨现老者身,出席陈氏乡村祖厝上梁喜宴,宴席上龙王赠送了:“凤毛凌汉斗,龙角祭风云”的对联流传至今,是活灵活现的神奇传说。
公元1256年,曾担任宁德主簿后因求龙王菩萨护佑并升任右宰相的丁大全,为感恩答谢百丈龙故而奏请宋理宗皇帝御封百丈龙为王。之后,清同治九年,宁德知县黄国培题写“灵昭昭也”并雕刻石碑,以答谢龙王祈雨之灵验。由丁大全撰写的中国名联,留下了回味无穷的历史记忆。
《楹联续话》之“故事”载:“宁德主簿丁大全架石为亭,题联云:’龙从百丈潭中起;雨向九重天上来。’今亭址犹存。”又《福建通志》载:“主簿丁大全,因旱,令人以银瓶乞水于百丈龙潭。取之得瓦瓶,民归告大全。疑之,复造银瓶躬往投之,又得瓦瓶。大全祝曰:’龙神有灵,吾后当显贵,幸示显异。’潭中果露龙爪。大全后登宰府,奏封龙王。
在龙王受封766年之后,因机缘巧合,2022年岁次壬寅年,宝胜寺理事会决定在龙王得道之地开山劈地建设东南第一龙之龙王殿。壬寅五月初十日动土、十月初二日立柱、十月十六日上梁、十一月二十二日揭牌、十二月十三日落成暨龙王菩萨安座开光。
据《东南第一龙王殿记》载,龙王殿同时供奉着文昌帝君和文财神比干。三位菩萨适壬寅年壬子月壬戌日壬寅时举行开光盛典,四重天德双重文昌吉星照临,长生旺水归佛门,千峰林立贵朝阳。此罕见的大吉时良辰为天生大地增添了世人所期盼的财丁贵和智寿,着实可喜可贺。
宝胜心脏固龙基,九霄之上挽朝夕。
千秋日月共无恙,风云万载终不移。
龙王菩萨示曰:龙王殿建设是千秋功业,具万古殊胜。宝胜山龙王殿可以享受千秋香火万载金炉,建设龙王殿众弟子功德千秋洪福万代!
开天辟地结善缘,吉时良辰百事全。
千秋功业非小可,威灵显赫万古传。
特别有意思的是, 宝胜龙王殿建址,乃千百年留题留地牛眠大地,为宝胜山之心脏宝地,更是福州、宁德多县形成的莲花之花心,宝胜山巅峰之处有巨石似印章为证,谓之真龙驮印。
五县拱卫宝胜山,龙王威德布其间。
千秋风云人未识,群峰对峙成重关。
值得称奇的是,宝胜寺禅师古墓铭文留题称:龙王殿“乃牛眠之穴也”!机缘巧合,在龙王殿址右后肩处挖出了:巨石“神牛”头像,牛腹之下流出“龙泉”。龙泉水常年不断,清冽甘甜。
居正重阳节登宝胜山,是被这些神奇传说深深地吸引,站在宝胜山的巅峰,也就是站在巨石玉印之上,环视周边福州、宁德之山形成莲花花瓣形状,胸中自然翻滚着林则徐先生的“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极顶我为峰”诗句与豪迈!这一瞬间,一路的跋涉与艰辛都是微不足道的。这一时刻,您会自然掏出手机360度环拍周围的莲花花瓣。这一时刻,更可以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气势与玉树临风的飘逸!
联想到,龙王殿记的诗句:“宝胜心脏固龙基,九霄之上挽朝夕。千秋日月共无恙,风云万载终不移。”“海雨天风凝肺腑,四海八荒挺脊梁。腾云驾雾呈风雨,慈悲喜舍化吉祥”。是不是觉到回味无穷和人生值得!
千年古刹威震华夷,中华文化天地同耀。这里注定神奇与不朽并存,注定身体与心灵双重的升华。
宝胜寺有着光荣教书育人的优秀传统,历史上宝胜寺书院培养了许多人才,包括解元在内的进士和举人有两位数。我们知道,福建是最盛产进士之省份之一,考取状元人数也是名列全国第三。我们知道,科举制度下的进士,每年全国三甲也不过百多人。换言之,大约十五至二十个县出一位进士。值得一提的是,中房镇的林家村一地就涌现十八位进士和举人,其林家祠堂前就耸立36根旗杆,可见,“福建无林不开榜”名不虚传。当然,这里不免有宝胜寺书院的贡献。
万代教化佛为首,千秋人文龙独尊!东南第一龙,威赫千秋;天下无双王,风云万载!除了佛诞、观音诞等佛教盛大节日之外,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节和农历六月十一日是“龙王诞”,宝胜寺每年都举办精彩纷呈庆祝龙王圣诞的活动,遍布神州大地的大德檀越、善男信女前来朝拜、朝觐,热闹非凡,共同祈福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太平盛世,国泰民安。

作者简介
林居正,笔名海雨天风。福建福州人。2022年9月起,业余在《中国精英文艺》《中国文学》《普希金国际文学艺术》《长江文学艺术》《中外文学艺术》等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东海钟山赋》获“2022年十大年度桂冠精英奖”。
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金融专家组副组长,独著、合著《香港与深圳深化合作战略研究》《中国企业债券国际化研究》《先行示范区金融创新发展研究》等五部 。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等发表50余篇论文,曾获第二届深圳市社科优秀论文二等奖,深圳市金融优秀论文一等奖,武汉大学研究生优秀论文甲等奖。。

2023全国第九届“重阳节”文学笔会征稿活动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九九重阳节即将到来。古人登高饮酒,赏菊赋诗,思乡怀亲,对重阳节非常重视,而且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诗篇,例如(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叫:登高节、赏菊节、茱萸节、老人节、重九节、晒秋节、菊花节、踏秋节、女儿节等。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为宣传中国重阳节,弘扬社会新风尚,展现新时代文艺风采,继续推出"重阳节“题材的优秀文学作品,成功举办八届引起强烈反响的全国“重阳节”笔会后,现经研究,由《华语经典文学》编辑部、《国际文艺家》编辑部、《中外文学艺术》编辑部、《中诗刊》编辑部、《中外诗典》编辑部、《国际诗人》编辑部、《世界笔会》编辑部、《世界诗人联合大会》等微刊编辑部;《中国精英文艺》都市头条编辑部;世界文艺图书馆、中国作家图书馆、中国名人名家档案馆、中国文学研究馆四大馆编辑部联合举办2023全国第九届“重阳节”文学笔会征稿活动,并面向海内外华语作者公开征稿:
征稿要求
1、围绕重阳节登高赏秋、怀念亲友、感恩敬老为主题,体裁为现代诗、散文诗、旧体诗词赋、散文、短篇小说;
2、征文邮箱:2785865840@qq.com
或投稿至总编室微信:a13720085131
邮件主题注明“重阳节笔会”,投稿作品后附作者100字简介、近照1张、微信昵称,邮件格式:作品、作者照片、作者简介、微信昵称;
为了入选通知链接能传给作者,保证有效参与资格,投稿作者需添加总编室办公微信;
3、单首(篇)作品标题请加《》,投稿内容放在一个文档中附件发送;
4、每位作者限一种体裁一次投稿机会,凡重复投稿、变换名称反复投稿一律无效;
5、作品数量:现代诗1-5首;旧体诗词2-10首;散文诗、辞赋1-3章,单章1000字以内;散文、小说限1篇5000字;
6、为确保作品质量,作者在投稿前请仔细检查定稿后再投稿,凡投稿即视为定稿作品不得修改、更换、撤销;
7、禁止抄袭作者文责自负,主办单位不承担因作品版权问题引起的法律纠纷;
作者待遇
1、来稿经严格审核,择优录取发表至“重阳节笔会”重点栏目;成绩优秀的专栏复选入”全国第九届重阳节笔会入围名单“;
2、成绩优秀,优先申请签约作家、签约诗人、会员、文学院院士、研究员、认证金牌作家;
3、成绩优秀,有参加编辑部举办的采风诗会、创作论坛、颁奖典礼的机会;
4、活动结束,编辑部将组织专家评委会权威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
5、征稿期限:即日起至10月23日,逾期不候。
全国第九届“重阳节”文学笔会征稿活动
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