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草经(散文)
周杨钦
艾,治也,久也。《本草图经》云艾叶,云生田野,初春布地生苗,茎类蒿而叶背白,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叶暴干,经陈之可用,此种灸百病尤胜。爷爷说艾治百病,也治了自己的心病,于是在艾草袅袅升起的轻烟中,爷爷抗日救国、艾草医治众生的经典便传承开来……
——作者题记
在梦中,爷爷常说:艾,能治百病。
爷爷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在一个以唐为主姓的村落生根发芽,他生活的年代离现在已经较为久远,然而每当家里面点起艾灸时,我总能回想起他的音容,正如同苦艾的味道将其复原了一般。
爷爷生于1903年,中国发生辛亥革命,这场革命浪潮使清政府垮台,举国上下闹得沸沸扬扬,爷爷便在唐家沟这个小山村里出生了。
那时爷爷的父亲唐进喜,也就是我的曾祖父,满眼焦虑地盯着我的曾祖母王友兰的大肚子,当时曾祖父满脑子里想的都是要个男娃娃,以继承自己的子嗣,也祈求他的妻子平安。按照村里的习俗,接生时有了艾草点燃的气味,以祈求生子平安如意。曾祖母王友兰还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着。我的爷爷是手先出来的,那时还是旧法接生,接生婆鼓足了力气,想要将他拔萝卜似地带出来,她那大汗淋漓的喘息声,连同我曾祖母王友兰的呻吟声掺和在了一起,胶着了许久,就在我的曾祖父连正眼都不敢瞥见的情况下,我的爷爷——也就是唐艾,便随着曾祖母王友兰渐渐微弱下的呻吟声中出生了。唐艾这个名字,是我的曾祖父唐进喜取的,他认为艾草点燃的气味引来了四周的神明,神明降临于此才得以在难产的情况下,平安地生了下来。
爷爷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曾祖父为他起的名字就伴随了他的一生,也跨越了一个时代。
爷爷唐艾自从娘胎里分娩出来后,便异常地好动。他生下来后就哭个不停,仿佛平地里突然刮起了一阵狂风,令我的曾祖父和曾祖母不知所措。接生婆王婆大声喊叫着说,是艾草的味道被风吹散了,要把屋里的窗户关紧,神明才会显形。曾祖父快步上前把窗子关好,屋子里只闻得见艾草愈发醇厚的味道,也不知道是否是神明降临了,我的爷爷唐艾停止了哭泣,转而到来的是他的嘴角微微抿着的含笑声。曾祖父看见婴儿将手微微吸吮着,口水流个不止,有着说不出的高兴。尤其是我的曾祖母,本来虚弱无比的身体在那一刻竟然生发出无穷的力量,撑起身子望着身边的骨肉,流着欢喜的泪水。我的爷爷唐艾,回忆着说从出生开始艾就给他上了人生的第一课,让他懂得了先苦后甜的滋味。
我的爷爷的父亲和母亲,在这个唐家沟里也算得上是响当当的人物,唐进喜是名中医,子承父业的他在村上开了诊所,专门医治村里村外人们落下的各种奇奇怪怪的病根子,李友兰是由北方闹饥荒逃来南方的少女,平日里爱干针线活儿,还能耕地,心灵手巧。爷爷的父亲曾经笑着给我爷爷说,他和她是在一片艾草铺就的小路上相识相爱,并诞生了我的爷爷唐艾。
于是我便知道了,咱们唐家与艾字脱不了钩,就像中医里总是离不开艾一样的。对于艾草的记忆,在我的脑子里已然入木三分。
爷爷在三四岁时就习惯跟着曾祖父到林间采药。曾祖父唐进喜每每到林间采药,都要往林子拜上两拜,并且让爷爷这么做。爷爷不知为何,便询问他的父亲,只听见曾祖父一个劲儿地提着是艾草救了爷爷的命,艾草可是爷爷的救命恩人呢。爷爷明事理,听说有艾草,便跪下身子来,朝林间礼拜。这时微风吹来,林间顿时充满了艾草的清香,不知道什么时候,眼泪润湿了爷爷的脸颊。

一次的经历让爷爷终身难忘,他也常常向父亲和我提起这件往事。一天清晨他跟随着曾祖父去林中采药。药房正差艾草入药,曾祖父便带着他来到林中艾草最丰腴的地方,并指着这种草说,这便是艾草了。爷爷那时还小,心里很是激动,原来正是这种草救了自己的命。却看见自己父亲用耙子将艾草连根拔起,他的心莫名在淌血,随后哭了起来。曾祖父很是不解,问他为什么哭泣,爷爷便说艾草既然救了他的命,又为什么要拿它入药呢?记得曾祖父用手轻抚着爷爷的头,说正是由于艾草流干了自己的血,才会根除人间疾苦啊……
爷爷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却也停止了哭泣。
后来爷爷回忆他第一次见到的艾草模样,他总是像个孩子似的对我的父亲说,艾草是一种根状茎植物,像婴儿般在大地母亲怀里横卧着,全身散发着浓烈香气,叶背有灰白色短绒毛,点点白色凹点极像小棉袄上的小白花。据父亲回忆说,爷爷每讲到这里,总是乐呵呵地笑,仿佛被眼前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婴孩儿逗笑着。
父亲告诉我,他原先也不懂爷爷为什么笑着,后来经历了各种人间是非,才想到艾草之所以为艾的味道,那正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遗留的足迹的余音。
在爷爷十岁那年随同他的母亲耕地时,仿佛间有远处传来的时断时续的哭喊声。他放下耙子,不顾母亲的阻挠,飞毛腿似的跑开了,溯着声源而上,进入了林间。林间静悄悄的,能真真切切听见好像是女孩的哭喊声,他焦急地在想,她会不会是遇着狼了,或者是踩着了猎人的陷阱?他拐过一条弯道,声线越拉越长,也越来越大了,他的脚步声也急促起来,终于在一个低洼处,发现了哭喊着的女孩,这时天下起了小雨。
她的腿被擦伤了一大半,显然是从路上跌落摔伤造成的。雨淋在伤口上,血液便被稀释流了出来,小女孩觉得腿更加疼痛了。爷爷急忙脱下小褂,顶在头上,帮小女孩遮着雨,不让雨水落到伤口上。此时没有药品也无法包扎,爷爷急中生智,忽然想起曾祖父讲过艾草能祛百毒的事情。于是将小褂搭在女孩的伤口上,冲进林子里,寻得了艾草,然后将它们嚼碎后吐出来,敷在了女孩的腿上。由于雨下得很大,他便用双手捂在这个女孩受伤的腿上。女孩变得更加疼痛了,当艾草与人体接触的一瞬间,她的脑袋里有一种血液中花朵绽开的苦楚,女孩呻吟了一声,之后一阵清凉从腿部溢出,脑袋里便有了清风拂面的触感,疼痛消失了。
爷爷当时不停地问女孩的名字,问她家在哪里?女孩有迟疑了一阵,便说自己叫唐萱,家在唐家沟的北部。他笑着对她说,那俺家正好与你家对着呢,在唐家沟的南部,有空可以过来玩。女孩听了男孩的话后,一脸欣然地望着他,这是她第一次被男孩这样温柔对待。唐萱家里父母双亡,只有婆家一直将她抚养长大。唐萱很早就被婆家灌以封建礼仪之教。由于唐萱长得有副漂亮脸蛋,她的婆婆便希望她能够被收为别人家的童养媳。其实唐萱是陆家湾的人,她也并不姓唐,只是由于嫁入了唐家后才故称自己姓唐罢了,这件事得从陆家湾说起。
陆家湾,说是湾,不过是由一片洼地和临近的湖泊组成的陆姓之地,这里并没有海的辽阔,可一年四季空气都潮湿。每当风儿吹来,陆萱总感觉自己在海面上飘着,永无归途,她总是渴望这孤独的风带给她自由。陆家湾和唐家沟仅有龙首山之隔,这龙首山在唐家沟见山不见名,有一番空灵之感;而在陆家湾就称之为龙首山,这龙首山是爷爷和曾祖父经常去采药的林地,也是陆萱被救助的地方。那年陆萱刚满八个年头,她的奶奶便四处替她招亲,操着处于她这个年龄本不应该有的心。陆萱的父母于一次嬉水中双亡,她的母亲先掉入水中,然后她的父亲去营救,结果不幸的是两人都溺于水中,就只留下陆萱和她的奶奶。当她父母双亡的消息传入陆家湾后,陆萱奶奶哭得撕心裂肺,哭到最后用袖子掩着面小声哭泣,口中呢喃着陆萱听不懂的话。自此之后,她的奶奶沉默了许久,由于奶奶不会下地,家中开始吃紧,她便想让陆萱早些嫁给一个人家。奶奶算盘打得精,早在一年前她就训练着陆萱如何行礼,如何察言观色。眼见着小陆萱一天天长进了不少,她终于铁下了心来,到处在邻地邻外宣扬着要为陆萱招亲的事。在那个年代,谁不想收一个便宜的漂亮媳妇啊,然而陆萱奶奶很严,上门的每一家每一户她都进行了详细考察,直至有一天,唐家沟的唐磊替儿子相中了她。唐磊听闻邻村招亲的消息后,翻过了龙首山,见到了这个未来唐家的童养媳,她的脸蛋直掏人的心窝子里去,得到了唐磊的赞可。那天唐磊带上的相亲物什,有煎蛋饼子,有唐磊妻子亲手缝制的香囊,还有一封唐磊写的冗长的书信——教书先生出生的唐磊可谓派上用场。相比前几家的大户而言,他带的东西并不多,然而他那教书先生的身份令陆萱奶奶眼前一亮,陆萱奶奶认为他是能够善待陆萱的,还能够给陆萱熏陶一身书香气质。唐磊三顾茅舍,她选择了唐磊作为她未来的亲家。当唐磊来接走陆萱时,陆萱奶奶可以看见的是,陆萱走时那不情愿的样子,她离不开奶奶,是奶奶拉扯她长大的,但奶奶要她以后到了唐家就跟着唐家人姓,彻底忘了陆家有个陆萱。那天雨突然下得大了,艾草在哭泣,陆萱遇见了我的爷爷——唐艾……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陆萱虽然小,却也知道自己以后永远要成为唐家的人了,她翻越着龙首山,龙首山踩在她的脚下,风穿过林间,龙首山便呻吟起来。她不情愿,脚步走得很快,唐磊并不想打搅她,在后面跟着远远的。这时山中突然起了雾,唐磊一时半会儿竟找不到她的踪影。陆萱也在林间迷了路,望着漫天大雾,她仿佛看见雾中有一条神龙出现,忽左忽右的,她正看得入神,一不小心绊了一跤,重重地摔在洼地上,这时天便下起了小雨,我的爷爷便神奇般地出现了……
后来爷爷每给我们讲起这段事时,他都泪流满面,说他当时并不知道她已嫁作童养媳,是艾草,对,是艾草,栓着他和她那可望而不可即的联系……
在风雨中,一个人影渐渐清晰起来,唐艾定睛一看,是一个高而瘦削的男子,他还以为这是唐萱的父亲,向他行了一个礼。见他将唐萱搀扶起来,唐艾便离开了。爷爷每每回忆到这里,他说喜欢那时手上艾草的味道,那味道经风雨冲刷后,仍然迟迟不肯散去……
唐艾回村后,满脑子里全是关于唐萱的印象,他的记忆里被钻出了一个洞,他说他越来越耐不住寂寞,听唐萱说她住在村的北部,一大清早便出了门,父母问他去干什么,他只是抿嘴笑着。唐磊家刚好住在北村,他便很快独自找到了唐萱的住处,他大声地叫着:“唐萱,唐萱,出来玩啦。”
这时陆萱跑出来,她开心地笑了,他见她开心地笑了,也咧开嘴大笑。他带着她来到林间,带她认识各色各样的花草,以及它们各自的功效。爷爷给我们讲过,他还带她来到了一片洼地,指着地上的艾草,对她说当时就是用的这个治好了她,他给她讲起当年他与艾草的往事,她听得入迷,眼神渐渐模糊不清,当他问她的往事时,她开始口齿不清,脸憋得红红的,他也没多想什么,以为她是不好意思呢。最后他采了一把艾草,递在她的手上,他看见她哭了,他很是不解。
这件事过后,他又找她到林中玩了几次,可是很快就被唐磊的母亲发现了,她将这件事告诉了唐艾的父母,叫唐艾再也别去找陆萱了,陆萱是唐磊家儿子唐世顺的童养媳,这样子传出去对谁的名声都不好,唐艾的父母,也就是我的曾祖父和曾祖母才知道,他原来是去找别家的童养媳玩了。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曾祖父便寻了一个清晨,当唐艾早早爬起床来想摸到北村时,却被我的曾祖父一把抓住,用自制的竹鞭将他的屁股打得开绽,当唐艾苦苦哀求道父亲,别打啦,别打啦,您这是怎么啦?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曾祖父,庄严地告诉他:别家的就是别家的,碰也碰不得。明事理的唐艾瞬间就懂了父亲在说些什么,他表面上古井无波,内心却如潮流涌动,他知道了,唐萱永远都不是他的了……
他等父亲走后,一个人跑向林间大哭起来,这时天下起了雨,他感到自己的心脏连同这雨声一起在翻滚和涌动,石榴花咧开嘴,却是血色的笑容,他躺在林间的空地上,任雨水在他脸上划过。艾草的气味伴随着雨的潮湿愈发显现了出来,他侧过身子,将身子缩成一团,小声地对艾草说:“艾啊,艾啊,我为什么就这么命苦呢?唐萱不是我的,对,她不是我的,她可是童养媳啊!艾啊,艾啊,你怎么一句话都不肯说?你可是我的救命恩人啊,艾啊……”他想起《红楼梦》里黛玉葬花的场景,又想起林黛玉愿意将一生的泪水都流向她的爱人,他哭得更厉害了。艾草在风雨中,顺着雨水的流向低着头,也似乎在无声无息地哭泣……
隔了没多久,唐艾抽了一个时间,偷偷地将陆萱叫了出来,他对她说:“唐萱,你真的叫唐萱吗?以后我再也不能找你玩了……”陆萱的眼眶早已湿润,她不想再伤唐艾的心,对他说:“记住,我叫唐萱。我已经是唐世顺的人了,你不必再来找我了。”她边说边将自己的头发编成发髻。
唐艾明白了,他微微地点了点头,猛然把头转过去,在远方的地平线上消失了他的背影,那个背影里含着一个少年所有的泪光……爷爷每每给我们讲到这里时,眼神都异常的迟钝,但当我们又提起艾草时,他又似乎振作起来了。
爷爷说这是他第一次体验这样的感觉,当晚他做了一个梦,梦见陆萱逐渐远去的背影,依旧云淡风轻,而他躺在艾草铺就的洼地上放声大哭。眼泪失禁了,梦逐渐抽象起来,他梦见泪水浇灌着艾草,艾草瞬间生长了起来,长得有芦苇丛那么高,淹没了他,他又感到不知所措,茫然地在寻找什么,却什么也没有找到。风吹起来了,艾草就在他梦中晃呀晃,荡呀荡,浓烈的艾草气息席卷了他,他不知道是自己入了艾草的梦,还是艾草入了他的梦中。他惊醒了,感到底部发硬,将裤裆都撑开了,他睁开了充满血丝的眼睛。
旁边坐着的是他的父亲,正温情默默地看着他的儿子,原来昨晚上他在梦中的哭声传进了现实,将隔壁房间的父亲吵醒。他的父亲知道他在想什么,他的父亲用手轻轻地抚着他的头,口中念叨着:“痴儿啊,痴儿,紧睡呀,紧睡……”他的父亲眼眶湿润了,就这样一直陪他的儿子,坐到了天亮。天亮时,他与父亲正四目相对。
他感到有些羞涩,难以启齿,一时半会儿不知道该说些啥。他记得是父亲先开的口,“儿啊,老大不由小了,你该丰富自己的技艺,传承我的衣钵了。”他想自己才只有十来岁呢,可他转念一想,他也已经是个小大人了,他向父亲微微点了点头,答应了,他要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他脑海里感到艾草在召唤着他,艾草扭动着她的细腰,像母亲一样地用乳房贴近了他……
之后的他便更加刻苦的钻研医学,不仅钻研中医,还略通了西医的门道,他看见他的父亲日渐衰老下去,自己却如艾草般疯狂生长着,父亲脸上的笑容也愈发地欣慰了。
转眼间,他就已经是个二十岁的小伙子了。有一天,村里敲起了锣鼓,这时他正钻研着医学的内容。锣鼓声越来越大了,将他的心也紧紧悬起,他忍不住出去看,随便找了个敲锣打鼓的人问了他们在干什么,那个敲锣打鼓的人笑呵呵对他说:“唐世顺娶了个漂亮的媳妇儿呢,脸是鹅蛋脸,现在都已经画上了红妆,真是可喜可贺,听说她还作为唐世顺的童养媳呢,可便宜这小子了!”他心里平静的湖水似乎又被这一句话给勾起了汹涌的浪波。这时他的父亲出门后,才对他说,早已收到唐磊家的请帖,只是不愿告诉他罢了。现在他已知道,那便不瞒着他了,问他是否要去庆喜,他微微地点了点头,眼泪早已开始往下流。
他和他的父亲随着敲锣打鼓的那些人远去了,又来到了唐家沟北部的唐磊家中。他的父亲见到唐磊,大声说:“磊子哥,近期可好?我和儿子前来给你们庆喜了,祝世顺和陆萱百年相好啊。”“咱们两家还客气什么,快快请进!”他和他的父亲便入了席。
唢呐声渐渐停了,新郎和新娘也穿着大红袍子走了出来,大家伙儿都欢呼着,气氛越来越热闹,而他却心如刀割。他看见陆萱走出来,手里牵的不是别人,是唐世顺。唐世顺眉眼较高,五官端正,浓眉大耳,行事大方,人人都认为他与陆萱相配。陆萱有些紧张,她的手心微微出着汗,却被唐世顺紧握着不放。我的爷爷嘴上什么话也没说,心却在滴血,估计陆萱早就忘记了他。
爷爷老后,总是将陆萱悬在口旁,他说他忘不了那场婚礼,那场深刻的记忆。当陆萱和唐世顺一拜天地,二拜月老,三拜高堂,当到夫妻对拜,送入洞房后,爷爷的眼泪决堤了,他向门口的方向捂着脸跑去,他的父亲在背后大喝,他却一句话也没听见……后来他的父亲登门谢罪,他也犟着不去,从此他的心灰暗下去,只有艾草还隐约着透给他光明。
爷爷常对我们说,自己能活到现在,多亏了艾草的功劳,他说艾草不仅在能够炼体,也能修心啊。他踌躇了很久,便娓娓地道来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
1931年9月18日,发生了一场举国震惊的事情,小日本预谋已久,驻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袭沈阳,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用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也是抗日战争的起点。唐家沟的人在镇里报纸上看到了这一惊人的消息,这消息很快地在唐家沟传开了。起初人们还以为这件事离自己还很远,仍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是很快地,由于日本军队打起了侵占中国东北的主意,他们天天派飞机在老百姓的头上盘旋着,轰隆隆的声音突然间牵动了每个人的心,似乎告诉着人们,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就在这么动荡的日子里,我的爷爷唐艾入伍参了军。由于他是名医生,中西贯通,爷爷有那么一段时间都待在地下医院里工作。由于医治了很多人,人们都口称赞爷爷为“艾神医”。可是爷爷从来都不感到骄傲,他更多的是悲悯,为那些丧生于战争的亡魂沉默不语。
直到有一天,于前线抬回的一位伤员打破了他应有的沉寂,这名伤员就是唐世顺。爷爷惊奇地看着这位伤员,这不正是和陆萱结婚的唐世顺吗?他打开昏黄的灯源,用手轻抚着伤员的身体,他发现他的身体腹部中了几发子弹,他哽咽了,心酸地望着昏迷的唐世顺。他不能算是唐世顺的情敌,只是他们都爱上了同一个人。爷爷给唐世顺足足做了几个小时的手术,他大汗淋漓,汗水如雨一般倾盆而下,他在林间折了几根艾草,捣碎后仔细地敷在了他种弹的地方。唐世顺整整过了一天一夜才醒过来,他醒过来时发现爷爷正坐在床头,他想站起来,可是还没撑起来,就由于疼痛倒下了,他颤抖着声音对爷爷说:“唐艾,你难道不恨我吗?是我夺走了你的初恋,你为什么要救我,干脆让我死在沙场上算了!”爷爷便愤怒地盯着他:“你在说些什么?我拼死拼活地把你身体里的子弹拔出,让你能活下去,你竟然说这些丧气的话,有什么意思呢?”唐世顺的头垂下了,他忍耐着疼痛,翻过身体对着爷爷轻声说:“谢谢。”爷爷红着眼睛看着他,什么话也没说,他俩沉默了许久。
突然,爷爷打破了长久的沉默:“她呢?她也跟你一起参军了?”唐世顺苦笑着点了点头,说她跟他是一个连的,同时参的军,还调侃爷爷说那么久了都还没忘记她,心里总惦记着她呢。爷爷也苦笑着,说这个年份谁安宁啊,他也想上前线打仗。唐世顺乐了,“就知道你有这股勇气,当年我和她的婚庆时你也是这么的豪横,说走就走。”爷爷摇了摇摇头,说那都是当年啦,不懂事的时候,现在大敌当前,中华儿女理应上前线,为祖国也是为后代的和平作出贡献。唐世顺听了后大笑起来,用激将法叫爷爷也上前线打仗去,爷爷只是云淡风轻地说了句,我会的,这时伤员又来了,爷爷便离开了他的床位,去拯救下一个被抬进来的流血者。爷爷能够感到内心的艾草正鼓动着,在血泊中毅然地生长着。
后来爷爷果然上了前线打仗,加入的正是陆萱和唐世顺加入的连队,他们三人无话不说,爷爷总是爱当着陆萱的面讲唐世顺的糗事,让唐世顺很没面子,而唐世顺也经常反击爷爷,让爷爷当众出丑,总之这两个大男人颇有兴致,尽管在如此艰难的岁月里,仍然有友谊之花在血雨中绽放着。
然而一次行动,打破了他们三人原有的幸福。
爷爷说那次是攻占敌军的一个据点,他们连埋伏在草丛堆中,一声不吭,怕打草惊蛇。他们在等待着一个最佳的时机,以攻占敌方的老巢。这时敌人的飞机出动了,扔下了一颗燃烧弹,火势很快便蔓延开来。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火正朝着唐世顺的方向袭来。听爷爷说,那时唐世顺十分镇静,丝毫没有动弹,他便在后面看见火烧上了他的身体,他的眼睛发红,用手紧插入泥土中不动,他这是在保住整个连队的命啊!爷爷的眼眶顿时湿润了,那时他心里无数声喊着:“唐世顺,你不要命了吗?要生一起生,要死便一起死!”他看见火顿时席卷了他的身体,从远处飘来了一阵又一阵艾草的香味,他似乎看见了唐世顺的灵魂,也跟着艾草余烬的浮动而升华了,爷爷全身都在颤抖着,他心里无数次说着:“难道你要丢下陆萱不管了吗?她还怀有了你的身孕啊!”可是火仍燃烧着,无情地燃烧着,将艾草也烧个粉碎。冲锋号响起了,爷爷大喝一声:“小日本鬼子,我跟你拼了!”他随着连队冲向敌军的阵营,那一夜,他们一锅端了敌军的据点,凯旋后,他对怀有身孕的陆萱说:“对不起,我没能保护好他,他被大火活活烧死了,为了保住我们连队所有人的生命,他是真正的英雄。”陆萱听后含着泪笑了,她说你们两个男的都亏待了我,我一辈子都会怀恨在心。陆萱从香囊里掏出了几只发黄的艾草,那正是唐艾当时摘下来送给她的艾草,她一直都还保管着,不肯弄丢了,唐艾的眼泪一下子就落了下去。那艾草的气息依旧没变,只是愈发浓了,愈发纯正了。她开口了:“送给我的英雄——唐世顺。”唐艾站在原地,向陆萱敬了一个大大的军礼,他肃然起敬,心想自己这辈子一定要将这一生的汗水和泪水都交给祖国的怀抱。艾草的味道便在岁月的酿造下愈发绵长了……
“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请守护它身旁,若有一天能重逢,让幸福的月光洒满我的窗……”此刻的我正听着这首歌,又是一年一度的春节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我的心儿激烈地颤抖着,爷爷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他死于一场心脏病的突然到来,可我永远都倾听着他的足音。端午节到了,我在门前挂了几株艾草,干枯的艾草却迸发着属于它的生命力,在风中愈发清香,它的味道从来不妖娆。我在屋子里熏起了艾灸,那味道绵长又绵长,却夹杂着一丝苦味,家里面的小孩一直在喊:“妈妈,妈妈,别熏了,我都快晕过去了。”我总会笑着对他说:“别急,那是你外曾祖父要来了。”说罢,我的眼里满含了泪水。艾草仍然在岁月的风中摇曳着,用不变的味道诉说着越来越浓烈的话……
姓名:周杨钦
自由职业
四川省

2023全国第九届“重阳节”文学笔会征稿活动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九九重阳节即将到来。古人登高饮酒,赏菊赋诗,思乡怀亲,对重阳节非常重视,而且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诗篇,例如(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叫:登高节、赏菊节、茱萸节、老人节、重九节、晒秋节、菊花节、踏秋节、女儿节等。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为宣传中国重阳节,弘扬社会新风尚,展现新时代文艺风采,继续推出"重阳节“题材的优秀文学作品,成功举办八届引起强烈反响的全国“重阳节”笔会后,现经研究,由《华语经典文学》编辑部、《国际文艺家》编辑部、《中外文学艺术》编辑部、《中诗刊》编辑部、《中外诗典》编辑部、《国际诗人》编辑部、《世界笔会》编辑部、《世界诗人联合大会》等微刊编辑部;《中国精英文艺》都市头条编辑部;世界文艺图书馆、中国作家图书馆、中国名人名家档案馆、中国文学研究馆四大馆编辑部联合举办2023全国第九届“重阳节”文学笔会征稿活动,并面向海内外华语作者公开征稿:
征稿要求
1、围绕重阳节登高赏秋、怀念亲友、感恩敬老为主题,体裁为现代诗、散文诗、旧体诗词赋、散文、短篇小说;
2、征文邮箱:2785865840@qq.com
或投稿至总编室微信:a13720085131
邮件主题注明“重阳节笔会”,投稿作品后附作者100字简介、近照1张、微信昵称,邮件格式:作品、作者照片、作者简介、微信昵称;
为了入选通知链接能传给作者,保证有效参与资格,投稿作者需添加总编室办公微信;
3、单首(篇)作品标题请加《》,投稿内容放在一个文档中附件发送;
4、每位作者限一种体裁一次投稿机会,凡重复投稿、变换名称反复投稿一律无效;
5、作品数量:现代诗1-5首;旧体诗词2-10首;散文诗、辞赋1-3章,单章1000字以内;散文、小说限1篇5000字;
6、为确保作品质量,作者在投稿前请仔细检查定稿后再投稿,凡投稿即视为定稿作品不得修改、更换、撤销;
7、禁止抄袭作者文责自负,主办单位不承担因作品版权问题引起的法律纠纷;
作者待遇
1、来稿经严格审核,择优录取发表至“重阳节笔会”重点栏目;成绩优秀的专栏复选入”全国第九届重阳节笔会入围名单“;
2、成绩优秀,优先申请签约作家、签约诗人、会员、文学院院士、研究员、认证金牌作家;
3、成绩优秀,有参加编辑部举办的采风诗会、创作论坛、颁奖典礼的机会;
4、活动结束,编辑部将组织专家评委会权威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
5、征稿期限:即日起至10月23日,逾期不候。
全国第九届“重阳节”文学笔会征稿活动
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