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捡枞菌
作者/向远茂/随笔
近日,我在微信中看到好友收获枞菌的视蘋与图片,满满两大盆子“乌枞菌”,那可是枞菌中的极品,很诱人,那价格也是很贵的,随行就市的枞菌八十、七十、六十元一斤。

人们常常在春秋两季成群结队到大山深处去寻找。俗话说:“枞菌好吃却难找,荆棘丛中去刨草。若遇黄蜂五步蛇,会使生命丢掉了”这些意外的伤害,人们年年在寻找枞菌的时候经常发生,尤其是在秋季蛇蜂最毒的时候,那是需要特别小心谨慎的。当我一边看到好友晒枞菌的视蘋与图片时,一边还接听着他那充满兴奋之情的电话,我便问道:“你捡得十多斤乌枞菌,留一斤或半斤给你的孙子吃,让孙子尝尝鲜、解解馋”,他说“枞菌八十元一斤,还是拿去市场卖钱”,我也不好再讲什么,我知道好友挣钱养家的不容易。他还说“老婆回村里给别人开荒挖地去了,自己因为脚跟长骨刺,走路不方便,要不然我回去挖地,老婆在这里送孙读书,接孙回家,煮饭炒菜,操持家务”我问道“那你老婆挖一天地能挣多少钱?”他说:“每天只能挣120元”我想这是多么廉价的劳动力!但仔细想想,如果你不干,有的是人争着、抢着去干,那都是愿者上钩,不要认为是做苦力,能去得干,那是人家给了面子,要知道很多人连苦工都没得做的。没办法,这就是无数人干着自己不愿意干的、做着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为了生存也只能如此。

生存在中底层的大多数人基本类似,每天为生存、生活而奔波,生活在中层的人们略好一些,但也抵挡不住人生道路上的疾风骤雨,有的遭遇一次打击、变故或一次横祸、一次疾病,从此家道衰落;有的则在苦苦支撑着,慢慢度过难关,人们只能默默的忍受和祈祷上苍的垂怜。

哎,话扯远了,还是说捡枞菌吧!捡枞菌无非就是两种人,即男人和女人,事实上更多的是女人,是那些三十、四十、五十、六十多岁的带儿带孙的女人,男人捡枞菌的有但不多,主要是没有耐心去寻找;再就是家庭条件好点的人捡枞菌是为了体验、玩耍、走走看看风景、顺便捡些枞菌带回,全家人其乐融融共享山珍美食,其次就是捡枞菌去卖钱的人,自己是舍不得吃的。

捡枞菌是很辛苦而危险的。人们得早早结伴上山,那得走很远的路,天不亮就起程,下午最迟四五点得回到家,清理收拾好,用篮子或袋子装好,摆放在公路边,等候过往的人来购买,或是有人专程开车来收购。捡枞菌的人都知道,隔夜的枞菌就会发生颜色与质量的改变,不新鲜,卖相差。

我是土生土长的山里人,从小就捡过枞菌。知道捡枞菌的不容易,去大山深处最好是结伴而行,能相互照应。人们为了寻找枞菌那是翻过一山又一山,走了一程又一程,需要带上维持生命的水和食物,少不了一个背篓、一条口袋、一个提篮或提桶以及一把柴刀,到松树下去寻找,会路遇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与困难,甚至遭遇危险或命丧黄泉。据我知道的有被毒蜂刺伤或死亡的,有被毒蛇咬伤或完蛋的,有跌伤骨折的,有坠崖身亡的,有碰到“鬼打墙”迷失方向,找不到路的,幸得外村好心人帮助,半夜才回到家的等等。

尽管是这样,捡枞菌的人年年如此,岁岁不停。这就是人们捡枞菌所经历的过程,与其说是玩味、是乐趣,还不如说是为了生存、生活才去冒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