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来说一说土家族的节日。湘西土家族地区主要有几个最大的节日,即:“赶年"、“舍巴”节、“四月八”、端午节、中秋节等,其中有的节日单看名称,似乎与汉族地区相同,但内容却不一样。
土家古镇
传说明代嘉靖年间,倭寇侵扰东南沿海,嘉靖皇帝急调湘西土兵前去征剿,限定时间赶到东南沿海。那时午关将近,因军令紧急,土家人只好提前过年,使子弟兵安心奔赴前线。
再如“舍巴”节:在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莫过于春节期间的“舍巴”节。“舍巴”汉译即跳摆手舞之意。“舍巴"节的具体日期各地不一,但都在每年春节期间的正月初三至十五之间。
节日的晚上,土家族群众男女老幼,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齐聚,或张灯结彩,或燃起篝火,在摆手堂前,随着鼓乐,跳起欢快的摆手舞来,有的地方的摆手活动要延续七天七夜。
再如“四月八":即阴历四月初八,土家族的“四月八"节日,有多种内容:
一是欢庆“佛诞日”,用朱砂书写驱除毛虫的“毛娘贴”,贴在屋内墙壁上,帖上所写内容为:“佛生四月八,毛虫今日嫁;嫁出青山外,永不到我家”。
二是纪念牛的“生日”,这一天要让牛休息,并喂最好的饲料,还以酒肉及粑粑祭祀“牛王菩萨”。
三是这一天若逢立夏,要到山上弄些竹笋下酒,名为“助力”或“接力"。意取竹笋节节增高,坚强有力。四是这天若逢辛卯日,则又是“吃新节”,家家户户要摘一些早熟的新瓜果蔬菜,来祭祀祖先和田神,意思是诸祖先和田神来尝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