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访佛岭西隐寺
文图/作者:饶晓辉(江西)
做为土生土长的东乡人,去佛岭国际公园游玩的次数,还真是屈指可数,但对佛岭的了解还算对得起自己是个东乡人。
国庆长假的第五天,也就是十月三日上午11点,东乡战友王小平致电给我说,他的老班长及另外几位丰城的战友来东乡了,叫我一同前去做陪。挂断电话,我即刻赶往小平战友的住处一一闽鸿千子湖小区与之汇合。随后,我们一同前往国际大酒店旁的杨桥特色土菜馆午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东乡,去佛岭国际公园爬吉和塔、拜访西隐寺是首选之地。午餐后,小平战友即刻联系佛岭缘园山庄的邓经理,叫她给我们预留一间包厢,以便晚餐之用。中午一点时分,我们和丰城几位战友驱车抵达缘园山庄。因是国庆假期,办酒席的客人爆满,此时各厅、厢场地的客人都尚未散席,因和邓经理相熟,她便按排我们去她的办公室喝茶休息。茶过三巡,小平战友提议说,待会咱们东乡战友,陪丰城的战友一起去西隐寺参拜。
西隐寺,又名佛岭寺,坐落在佛岭山麓。佛岭山群峰罗列,酷似18罗汉,又像佛手,故取名佛岭。西隐寺始建于唐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后汉时香火鼎盛。其 时,全寺有8楼、16阁、48殿,有僧房600余间,僧众1900余人,曹洞宗二世本寂禅师曾到此讲经说法。至宋代,该寺与杭州灵隐寺齐名,被誉为“圣灵 两隐寺”。清咸丰八年(公元1853年),西隐寺毁于兵火。2013年9月份筹民间资金动工重建西隐寺,建设新山门殿、天王殿、藏经楼、香积厨,客堂会 议、钟楼、鼓楼、东西配殿等建筑,改造大雄宝殿。项目占地40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总投资5000万元,现已全面竣工并向游客开放。西隐寺的山门广场占地58亩,投资约2000多万元,建设内容包括石雕文化佛墙、三面观音、六角亭、铺贴、绿化亮化等内容。它前面建有放生池,后面连着西隐寺,地面 采用花岗岩铺贴,其中雕刻了4块116平方米(8.4*13.8)地经。广场上建有三面观音(千手观音、滴水观音及送子观音)、佛墙和六角亭。三面观音高耸壮观,高20.14米(不包底 座),重1300吨,采用花岗岩雕刻,是山门广场标志性建筑。20.14米的高度,以纪念2014年建成西隐寺和山门广场。文化墙南北各一块,每块长 38.66米,高4.68米,正面雕刻了释迦牟尼成道记、西方极乐世界三圣记图案,反面雕刻了西隐寺重建记及经文。此外,东乡享誉盛名的书法大师舒同先生的公墓,就安于西隐寺上的彿岭。这也是迄今为止,东乡有史以来唯一享受如此“县葬”厚遇之人。由此可见,舒同在东乡人心中那至高无上的地位。

“东乡真不愧赣东门户,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啊!”行走在秀美、恬静的佛岭,丰城战友发出如此感慨。站立在佛岭之巅,俯瞰东乡大地,我徒生感叹:是啊!近年来,尤其是自2017年撤县设区以来,这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正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和区域优秀,致力打造经济、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现已一跃成为抚州地区甚至江西省的发展强县(区)。你看城区里扩建的街道在建设中伸延;丰硕的庄稼在阳光下生长;七色的花朵在绿草中绽放;建设者规划着灿烂的远景;莘莘学子们满怀理想走向锦绣前程。啊,东乡,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这里就是我那美丽的家乡,这里的明天,一定会充满无限希望。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