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物共闲009
相约西邱
白杨桥
这个七月,我们齐鲁女子文艺沙龙牵手《济南头条》,应约去高而镇的西邱村采风。一大早,车队集齐,游龙一样蜿蜒直奔南山。
车子停在西邱村委会门前。完成扶贫挂职任务后仍心系西邱的第一书记杜国庆,已经等在门口。杜书记带领我们走进一个别致的小院儿,陈敏姐已在等着我们。陈敏姐是一位退休的女军人,这些年,在患病休养期间,克服疾病困扰,一方面带领西邱留守妇女通过草编绳编柳编技能脱贫致富,另一方面也使得编织这项非物质文化技能得以传承。沙龙的姐妹们,听着陈姐的事迹,不断发出啧啧的赞叹。
陈敏姐带我们参观了出彩民宿、乡情工作室、西邱村垂钓园、南泉、文化大院。一路走下来,各种柳编、草编、藤编、绳编,各种花鸟虫鱼,筐篮篓包,饰品用具,带着田园乡野的气息,呼啦一下子,唤醒了我们的记忆。姐妹们忙着参观、拍照,想留下这些曾经生活中的物件,温故知新。是的,这些年,我们跑得太快,是应该停下脚,等一等落在后面的灵魂了。
晚上,姐妹们坐在小院里,听陈敏姐讲怎么带领村民通过编织致富,听杜书记扶贫的经历和规划。一种敬重油然而生。陈姐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罗姐说我们手里有笔,纪姐说我们也想出一份力,肖平姐姐说是啊,我们加入,也是一份子。晶姐姐和凤姐姐同时举起了相机。杜书记说:你们能来就是对我们的支持。这时候,红姐拎着茶壶给大家续茶。红姐是陈敏姐的妹妹,也是退伍军人,为了照顾姐姐,来到西邱。那一晚,我们聊着西邱的过去和未来,不觉夜深。
翌日,桃园采摘。一夜山雨,道路却是好走,以前的崎岖泥泞小路,现在已经是四米宽的硬化路,汽车、三轮畅行无阻。要想富先修路,诚然!远山如黛。姐妹们拍照合影,吟诗抒怀,不约而同爱上了西邱。树叶清翠,越显出桃子娇艳,只是树下落果让人心疼。荷夕姐爬到了树上,庆美姐提着柳篮,希莲姐竟然在树下采野菜!大家都很雀跃,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童年。这迷人的西邱,让我们乐而忘忧,让宋主席去而复返。
杜书记说西邱是高而这地方海拔最高的村子,气候好,水好,环境好。一句话,就是啥啥都好。脑子里忽然想到几个词,如数家珍,爱民如子。想起书记亲自劈柴烧水,煮饭炒菜给我们吃,想起陈敏姐和红姐忙前忙后,既感动又心疼,这就是我们的子弟兵,退伍不褪色,什么时候都是最可爱的人。
姐妹们每人买了数十斤桃子,也算多少帮村民一点儿。还想多买些,怕路上不好带。娟姐说给送到家门口,好,那就再买核桃和豆腐皮。姐妹们大包小包,满载而归。杜书记说,再有个数月,新花椒就成熟了,到时候,欢迎你们再来。
花椒已微红,香气氤氲。我们会再来的!春天看桃花,夏天采桃儿,初秋有花椒核桃,中秋有大豆玉米,深秋还有小灯笼一样的大柿子。是啊,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西邱梧桐引飞凤,人间处处好时节。
相约西邱,这里有一串串的故事和传说,有绿水青山,有一个一个可亲可敬可爱的人。
相约西邱,离开城市的喧闹,来这里看看瑞云,听听鸟鸣,在山间走一走,写下一行行带着朗月清风的文字。
相约西邱,在这里静下来,想想为这片土地,做点什么。
白杨桥,山东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协会员,舜网论坛驻站作家,《阅读悦读》签约作家,《都市头条济南头条》签约专栏作家。作品刊《山东工人报》、《济南日报》、《山东商报》、《山东广播电视报》、《济南时报》、《都市女报》、《中学时代》、《老朋友》《博爱》《新青年》《幸福(阅读)》等,作品入选诗文集多部,出版《开在指尖的花儿》、《最美的年华遇到你》。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