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爱尔眼科角膜及眼表学科博士宣讲团(首批)正式成立
“早起眼睛又干又痒,有时都睁不开眼”“眨眼像被针刺样一样非常难受,闭眼后的烧灼感像极了千万只蚂蚁在爬”……干眼症已成为一种时代病。为提升民众对干眼症的科学认识,爱尔眼科于2020年在国内发起“1010干眼关爱日”活动:发布干眼大数据报告,提出、倡导以“眨眼操”作为干眼日常护理方式,面向全社会开展干眼症科普活动……
今年,爱尔眼科广东省内近20家医院联动举行爱尔眼科第四届“1010干眼关爱日”活动。在活动上,不仅有生动有趣的干眼预防及治疗科普知识,传播“眼干眼涩眼疲劳,分型诊疗才可靠”的科学理念,许多患者还积极参加学习“眨眼操”,并体验干眼治疗项目。

图片说明:广东省肇庆爱尔、阳春爱尔、梅州爱尔等院举行第四届“1010干眼关爱日活动”。
“1+8”疑难干眼症诊疗中心成立,全面构建干眼诊疗高地
据《中国干眼专家共识(2020年)》,中国的干眼症患者已经超过3.6亿,平均4个人中,就有一个干眼症患者。
干眼,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或者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兼眼表与干眼学组委员、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角膜及眼表学组副组长曾庆延教授介绍,重度睑板腺缺失、干燥综合征、伴有相关疾病的重度干眼(角膜穿孔、角膜溶解等)都属于疑难性干眼。干眼严重时会引起角膜的溃疡,甚至穿孔,最后失明。
爱尔眼科“1+8”疑难干眼症诊疗中心正式发布:着力将位于总部的长沙爱尔眼科医院打造为疑难干眼症诊疗中心,其次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武汉、沈阳建设8个国家及区域疑难干眼诊疗中心。

图片说明: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角膜病学组组长李绍伟教授。
据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角膜病学组组长李绍伟教授介绍,中心一方面将开展干眼发病机制及原理的基础研究,另一方面还将针对疑难性、致盲性干眼开展科研及临床研究,以期搭建我国干眼诊疗技术高地。
超七成干眼患者由“缺油”导致,300家强脉冲光诊疗中心成立
“干眼一旦患上,绝非靠滴眼药水就能缓解或改善症状。究其原因,源于泪膜分三层,每一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干眼。干眼类型繁多,所以精准的分型诊疗很重要。”曾庆延教授进一步指出,只有到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眼表综合分析等系列检查,眼科医生才能评估患者的干眼严重程度,判断干眼类型,从而“量眼定制”个性化的干眼诊疗方案。

图片说明: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兼眼表与干眼学组委员、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角膜及眼表学组副组长曾庆延教授介绍《强脉冲光治疗干眼》
据悉,有70%左右的干眼患者属于脂质异常型干眼,其主要致病原因是睑板腺功能障碍(MGD),即干眼更多不是因为“缺水”,而是“缺油”。曾庆延教授解释,由睑板腺分泌的脂质,俗称“油”,它的功能主要是“锁水保湿”。因此,一旦分泌的管道阻塞,“油”分泌不出,锁水的功能就会破坏。
在此,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角膜病学组专家委员会委员、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湖南省区角膜与眼表学组组长王丛香指出,“据干眼全球专家共识指出,强脉冲光技术可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及其相关干眼。”
为将先进技术普及给更多干眼患者,爱尔眼科计划成立300家强脉冲光诊疗中心(线下),以及500家互联网医院干眼门诊平台(线上),将为干眼症患者打通“线上”+“线下”全链路诊疗流程与服务。与此同时,爱尔眼科遍布全国各地的干眼诊疗门诊,均由眼科医生、理疗师、专科护士、24小时客服组成的专业医疗团队,为干眼患者提供科学的分型诊疗服务,强脉冲光平均一年治疗量共计超15万人次。
同时,为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爱尔眼科角膜及眼表学科博士宣讲团(首批)正式成立。宣讲团将致力于干眼症、基础角结膜病及角膜移植的临床科研、疾病诊疗、基层带教和患者科普,并充分利用专业、技术及分级诊疗的优势,下沉医疗资源,造福更多患者。
此外,媒体工作者、白领(含退休职工)、教师、中老年人群、儿童已成为干眼高发人群。而针对这5类人群,各地的爱尔眼科医院也发布了公益关爱计划,为这些人群提供全面的干眼公益检查服务。同时,爱尔眼科联合《传媒茶话会》发起第三季“夜班媒体人援助项目之干眼关爱计划”。
通讯员:谢菁菁
责编:郭静
图片:通讯员提供
文字审核:郭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