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太阳西下时,我照例走在乡间的那条水泥马路上。
我获得说走咱就走的自由,是今年九月分的事,不是我犟,更不是我佛性和躺平,相反,我是非常热爱我的本职工作的,虽然夕阳无限好,但我还是希望站好最后一班岗,为父老乡亲聊尽绵薄之力的,尽管偶尔有很刁钻很蛮横的个别父老让我很恼火,然而我也知道,他们吵一吵闹一闹,最后也不会怎么的,可现在,那些都必须成为如烟往事了,我也必须任性起来了。
我的任性是迫不得已,是奉命而为的。你想想,我现在的职责就是看看办公室里的桶水用完没有,用完了,就去扛一桶,然后就没啥事了。科室里安排工作、总结工作,我那是必须有多远走多远的,父老乡亲来办事的时候,我也必须现在马上立刻避开,以免碍手碍脚帮了倒忙。
忽然就听得那位与我有点头之交的老夫子诵读:“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趁未发且尝村酒,醉探枵囊毛锥在,闻邻翁要写牛经否,翁不应,但摇手。”
老夫子不知道是哪个单位退休的,每每我路过他家门口的时候,他必然会在他家塔子里的那棵樟树下用功,一桌一椅,老夫子不是埋头苦读,就是奋笔疾书,间或抬头,正巧碰上我路过,就会微笑示意,我也颔首示意,这就是我和老夫子的交往,我一直很尊敬老夫子,一把年纪了,还在孜孜不倦。
作为一个读了几本书的人,如果不肃然起敬,那是说不过去的,我因为尊重他,以至于不愿打扰他老人家的清修!
今儿个,这几句词却深深地触动了我。我很想和老夫子聊聊的,可是见他全神贯注,一副心无旁骛的样子,也就只好悻悻作罢了。
蒋捷同学的这首词对我情有独钟。
当年读高三的时候,有位同学拿了一本《宋词一百首》炫酷,有三位闲得蛋疼的同学就翻到这首词和我打赌,让我课间把它背下来,中午再背给他们听,若果一字不错,我就能赢得仨馒头,反之亦然,为了仨馒头,我只得赌一把。
毫无悬念,胜利属于我。当年,那是囫囵吞枣,不过,对于“明日枯荷包冷饭”这几句,我望文生义的认为这是蒋捷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愤愤不平,并为此为蒋捷同学抱不平了好几天,后来因为忙于鲤鱼跃龙门,也就忘了。
大学毕业之后,也就“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了,每天不是和父老乡亲打交道,就是与各类文件案牍做朋友,也就只想那么庸庸碌碌平平安安过一生了。
人到中年了,越发没想过要飞黄腾达了。有一小年轻来做同事,办公桌上摆上几本书,很文艺的样子。其中就有一本《宋词三百首》,闲来无事,拿起这本书,信手一翻,蒋捷同志的这首词就再次拥抱了我的眼睛。
触动我的当然还是“明日枯荷包冷饭”了,那如话家常,却又惟妙惟肖的描写,实在是神来之笔,不过这回,我不再囫囵吞枣断章取义了,看看注释和赏析,才知道,蒋捷同志是要通过这样的情境寄寓亡国之痛和决不屈节仕元的气节,想想当年的望文生义,不觉哑然。
同时也为蒋捷同志深深惋惜,人家宋恭帝和他奶奶都去北京纳福去了,你不过就是个新科进士,你还为谁守节为谁尽忠呢?
看看人家赵孟頫,还是南宋宗室呢,后来不也仕元了吗?你就是不仕元,也可来个非暴力不合作,继续过那“深阁帘垂绣。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的小资生活啊!用得着枯荷包冷饭,过那苦行僧的生活吗?
不过,也就为自己的这一想法汗颜了,要不是这些文人志士们养成的浩然之气的代代传承,民族之魂也就无从植根了!
而今再度重温“明日枯荷包冷饭”,心境又自不同了。
竟然与蒋捷同志心有戚戚焉了,甚至感同身受了。
不过,人家蒋捷那是要赓续家国情怀,而同为读书人的我,竟然只是为了绿豆稀饭,要不是搭帮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好政策,我可能就真要“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了。
人家蒋捷可是身处国家破亡之际,我则是生活在太平盛世,还以为只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坚守岗位,小心翼翼的为父老乡亲排忧解难,得到父老乡亲的认可,就可平安着陆,毕竟我没有任何野心,没有也没想过算计任何人,就是那么一个人畜无害的老职员啊!谁知大谬不然!过几年就要花甲了,还那么单纯,还那么幼稚!活成现在这样,两个字:活该!一个字:该!
望望西沉的夕阳,忽然就想起杜牧同志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杜牧才兼文武,立志要为晚唐注入一支强心剂,一篇《阿房宫赋》喊出了当时多少有志之士的心声!
可惜生不逢时,遇上牛李党争,加上杜牧狂放不羁,不屑于觍颜事权贵,于是被爵显位重者抓住了“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的小辫子,也就只能英俊沉下僚了,到后来也只能“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其实,千百年来,绝大多数有气节的文人的命运,老杜早就说通透了“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没有几个能摆脱的。
所以,蒋捷的“明日枯荷包冷饭”也不失为一种写意的生活了,虽然看起来艰辛一点,风尘一点,凄怆一点,心酸一点,毕竟还有冷饭加持,不用为绿豆稀饭发愁。
我不是文人,只不过读了几年书,是没有资格“明日枯荷包冷饭”的。看来还是不做文人的好啊!
这辈子不是文人,下辈子也绝不做文人。
这么一想,也就释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