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恭贺战友王长海国画佳作入选《百年百家全国书画大展》展出圆满!
《旗之魂》
作者:邢桂儒
五一长假 锦上添花
巧掠光影 尽赏书画
今年的五一节,除了京郊游赏花、观景畅愉悦,又多了一个心情荡漾的好去处,这就是坐落在西长安街,临近西单的民族文化宫。历经几个月的紧张筹展,这里为书画爱好者和游人备好了一场顶级的文坛“盛宴” ——《百年百家全国书画大展》隆重开幕。
下图:民族文化宫

为了避开参观人流高峰,我选择了5月3日下午前往。一进展馆,主题展览的巨幅标题映入眼帘,参观者纷纷在这里拍照留念,我也索性凑个热闹拍了一张留个纪念。就在这时我突然发现,正对着展厅门口的广场中央,国旗随风飘荡的精美构图,竟然在厅堂明亮的地面上映出了一幅漂亮的倒影,没容多想,我用手机记录下了这一瞬间(见图片)。
那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在蓝天和苍松翠柏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那一刻我耳边想起了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 。”而那在室内暗处所显现的国旗倒影,不正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钢铁意志为今天迎风屹立的国旗,所奠定的基石吗?她使得黑暗呈现了光明,这分明就是黎明前的那缕曙光。一幅国旗展现的图案,把历史和现实巧妙的衔接在了一起,美哉,妙哉。民族文化宫,是56个民族的文化圣殿,此时此刻,正值建党百年适逢书画国展,天时地利,因缘巧合的为我这个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一次可遇不可求的创作机遇。为我此次莅临书画国展又平添了一份情趣。
下图:当时拍下的国旗映入参展大厅的倒影

进入展厅。映入眼帘的第一幅国画作品就是百年前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的革命先驱者李大钊的画像,此次大展的主题蕴含其中,一目了然。
因为急切的想要目睹战友的参展作品,我向现场的工作人员询问:王长海的国画作品在那个位置?问了正着,所问之人竟是书画大家李杰先生,他本是长海的同道好友。李教授把我引到了长海弟参展作品的前面,并亲自为我拍了照。
下图:参展大厅

岁月霜华 老树新芽
初心永在 革命妈妈
一幅水墨丹青物画像,展现在我的面前,画的是一位从旧社会走过来的,饱经风霜的老妈妈,她或许是当年的支前模范,也可能是妇救会会长;或许她就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老妇;想象着判断,她更像是一个战士的母亲而且是千万个革命母亲的化身。
丹青银发 夕阳韶华
党徽辉映 意气风发
老人胸前的那枚徽章恰恰是点睛之笔。她真切的告诉读者,无疑老人是一名初心永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建党百年,老人家的脸上绽放着由衷的喜悦。她对党的前程和祖国的未来充满着希望。此地无言胜有言。那双劳作了大半生爆满青筋的手,紧紧的握着拳头,似乎是在为奋斗者们加油,为下一个百年助威。
下图:王长海战友参展作品《岁月霜华初心永在)

站在这幅画作前的我,骄傲和惭愧交织在一起。这母亲是熠熠生辉的祖国大地,她孕育出最优秀的儿女,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是全世界劳动人民争取自由的领路人;这母亲以博大的胸怀慈爱悲悯包容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同胞兄弟姐妹,结成了最广泛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在党的阳光照耀下,荣辱与共,肝胆相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在不懈的努力着;这母亲就是乘风破浪驶向共产主义航船上的一面旗帜,伴着国际歌的旋律,鲜艳夺目,迎风飘扬。
下图:战友邢桂儒在王长海参展作品前留影

本次百年百家书画展,是一个高水平、高规格的全国性的海选书画大展 ,欣赏每一幅作品,都会使人回味无穷。这次大展有我邢氏家族两位书画大家(邢富强、邢立青)的作品入选参展。当然这也是我等家族成员的自豪和骄傲。做为同乡战友我为长海笔下的优秀作品能够入选参展,而庆幸而骄傲。这更是松原人民的骄傲,也是美丽富饶的大东北人的骄傲;是人民装甲兵战友们的骄傲,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老战士向党的百岁诞辰献上的一份厚礼。
下图:参展作品吉祥图

用心的欣赏着每一幅佳作,使得游人流恋忘返,我更是此次大展圆满落幕的最后一名观众,我的收获颇丰,应该留下我的感言,可惜留言簿已经写的满满的了,只有首页是空的,我心急的草草落墨,把我的《春之萌》留在了这留言簿的首页。李杰老师用手机记录下了这次大展留言的最后一页。
撰写此文,仅为恭贺百年百家全国书画大展圆满。谢谢大展组委会!谢谢所有作者!谢谢邢门两位俊才邢富强、邢立青!更是谢谢我的学人榜样,儒的亲密战友 王长海贤弟。
下图:战友邢桂儒在展览留言薄上留言《春之萌》

《春之萌》
邢桂儒
盛世文坛沐春风
建党百年彩纷呈
文化创新尤自信
翰墨飘香映彩虹
水墨丹青亮京城
书画荟萃文化宫
党的生日献厚礼
吉庆书画满厅红
建党百年亮新星
举国画展颂老兵
长海画作荣登榜
不负数载匠心功
百年沧桑岁峥嵘
百花齐放喜盈盈
书画美展弘正念
华夏文明永传承
欣赏恭贺百年百家全国书画展
辛丑阳春 北京

李旭光战友读邢桂儒友《旗之魂》一文评语:
桂儒兄这篇《旗之魂》,充满了对党之情,对战友厚爱,从容落墨,婑婑道来,层层递进,深刻揭示出老兵爱党情怀。这不由使我眼前浮现出五十多年前,英姿勃发,丹徽红章,桂儒兄在警卫班、在训练队,在做校外辅导员的一幕幕……。照拍摄的非常棒,到底是专业的大手笔,发现的慧眼,使深藏于寻常的瑰宝得以发掘。特别是那幅国旗,在点亮的,不惟殿堂和祖国大地,更是五十六族中华儿女的心。诗与书法,就像是主办方刻意为桂儒兄留在开篇之处。是的,桂儒兄,长海兄,都已鹤发雪鬓,然而,不同于世俗意义,且更有价值,更为生动、绚丽而又丰富多彩的事业,青春,奋斗之路等,或许才刚刚开始。因为刚刚经历了百年坎坷的党,正在开启新的伟大征程,而我们这些忠诚的老兵,岂不是在共赴新的百年!(旭光,2021.5.8.于广州)

吴忠老战友读桂儒《旗之魂》一文感言:
细读旭光、桂儒的感言和新诗,更喜闻长海佳作荣登全国百年百位书画大展,今年五一真是喜事连连余韵生辉!所有这些美文、佳作,都使我们这些华发早生、容颜渐去的老兵们激动不已,感慨万千。这足以证明了,年轻不只属于年轻人,无论时光怎样无情地打磨了我们朝阳般的脸庞,也无论飞快的年轮怎样无情吞蚀我们夕阳的余光,不死的老兵,依然像当年哨位上一样昂扬!你若不信,翻开《集结号》里艺术的篇章,你就会从旭光的作品,长海的国画,国政的回忆,孔宾的纪实,卫平、骏马和桂儒的诗篇里闻到青春的朝气,伏枥千里的雄心,在这浓郁的芬芳的空气里,畅漾着 一群永远不老的兵,他们欣赏着,陶醉着,快乐着,以致于没空去病,没时间去老,这难道不正是文斌的追求和集结号的价值和梦想吗?!

王长海为此画作附言:
一张16开的素宣是我从废画上裁下来的。细细走笔,倾情濡墨便有了魂灵,赋予了生命。鲜活的精神气息拂面而来。将要丟进垃圾桶的废纸有了价值。所以,不要轻言放弃,不要漫说无能,努力就有收获,坚持就有希望……
下图:王长海战友用准备丢弃的宣纸所画的作品

李旭兴战友有感于长海友裁废画片纸点墨成金:
华佗祛病惟百草,
鲁班刀斧化蓬蒿。
伯乐相马无遗落,
马良寸纸不肯拋!

诗文:集结号老战友邢桂儒等
插图:邢桂儒、王长海、木森
授权编辑:张国政
2023.10.11日修搞于丹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