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安一上高速,立即感到了浓浓的出行气氛,车流如织,高速服务区内,加油、购物、如厕无一例外队伍都是长龙,而路面车的密度之大,堪称蜗行,使驾车的乐趣也变成苦趣,所幸,车行驶在郁郁葱葱的秦岭山脉中,呼吸着深山的空气,也没觉着劳累,本来嘛,旅游即使心态,长久生活在钢筋水泥空间的我们,面对绿树环绕,也别有一番清新。时不时的堵车也影响不了心情。
走之前,了解中的甘南,是个清纯唯美纯洁之地,而现在,越往前,越渐行渐美,看啊,白色的羊群,点缀在草原之上,如同夜空里的繁星;草原上,一条河流,蜿蜒流到你的脚边,时而湍急,像一个小姑娘轻快的脚步,时而流进一片水洼,又沉静的像一个思考的哲人;水面上,草儿一簇一簇的冒出来,蘑菇一般,各种叫不上的鸟儿嬉戏其间,牦牛悠然自得的水岸边吃草,构成一幅绝美的草原风景画。
继续前行,由于海拔的原因,秋景渐现,路边的一颗树,被秋染成了黄色,是那么的惹眼;远处,桑科草原深深浅浅的绿色在夕阳中都成了一片金黄,在蓝天白云下美不胜收,令人心旷而神怡,这不正是自小脑海中的草原景色吗?骑在马背上,徜徉在这无边无际中,恣意挥洒着童年的梦……
来到甘南,拉不楞寺那是必去之处。作为藏传佛教的三大圣地之一,那是藏族同胞的重要朝圣之地,他们虔诚的用身体一步一步丈量着来时候的路程,倾尽所有携带的家财,布施给寺庙,带着赎罪后的轻快而去了。我感慨他们精神的富有,与他们相比较,我觉得自己精神的贫瘠,在我们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越来越失去精神的家园,信仰去哪了呢?是时代的悲哀还是自己的悲哀,或许都是吧。在喧闹沸腾的世界我们是不是该静下心找找了?
川 西 记 行
文/张强
由甘南一路再向南,即是广袤的川西。
连续在草原行驶了两天,对草原风光已审美疲劳的时候,远处云端银光闪耀,那是雪山啊,我不由一阵激动,提高车速,向高原进发。
越过黄河长江流域分水岭海拔4500米的查针梁子, 继续前行。
川西风景名胜古迹很多,九寨沟,黄龙,松潘古城等,像一颗颗明珠在闪耀,不过,畏于黄金周客流的高峰,我们没敢去那条风景路,而是走了另一条线路,这条路上的所见所闻,却不断震撼着人心。
第一个令人震撼的地方是郎木寺。郎木寺的历史不长,有二百年吧,也是一个藏传佛教的寺院,据说与天主教的传教士有关,建筑平淡无奇,设施平淡无奇,景色平淡无奇,我在寺院门口犹豫要不要购买门票上去的时候,听介绍说上面有个天葬台,我的心里立马一震。我们汉族对于逝者,讲究入土为安,而藏人,却用这样独特的方式送别逝者。天葬就是把人的遗体放在野外,任由秃鹫,乌鸦等飞鸟啄食,自然而原始。而现在天葬台离此不远,怎能不去观瞻。道路崎岖,汽车不好上去,便坐一个叫其加的藏族小伙的摩托车前往,这个小伙人非常不错,耿直而朴实,(藏家乐,电话为15009412113) 他一路给我讲着天葬的习俗,他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天葬,身体不健全者,服毒而亡者不得天葬,而秃鹫则是由法师念诵咒语召唤而来,说话间就到天葬台了,不巧的是,当天早上早早的就已经送别两个,我去之时,连秃鹫都没有一只。站在那里,举目四望,那是个依山的缓坡草地带,风轻天高云淡,秋风刮着五颜六色的藏经幡,那都是为超度亡灵而设的,现场没有肃穆萧杀的气氛,如果不是地上那已被秃鹫啄食殆尽的头骨,啄食残留的斑斑血肉痕迹和为天葬一次性使用而散乱一地的藏刀,我不会认为这是个葬身之所。一切都很自然,很自然,亡人真正随风而逝。我突然想起东陵大盗中孙殿英对慈禧太后尸体的侮辱,想起了顺治皇帝即位后鞭笞多尔衮的尸骨,甚至想起了苏联解体后水晶棺材中保存的列宁遗体,埃及金字塔中的木乃伊,好像天葬才是对死者真正的敬畏,人的一生,本就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又何必厚葬求浮华,我又想起重庆奉节当地的百姓到现在还在为诸葛亮戴孝,将近三千年我们还有节日纪念着屈原,真正的纪念在心里,而不在表。好像这也才是人与自然真正的和谐啊。

郎木寺出来,久久沉浸在天葬台不能自拔,而沿途愈来愈美的风景缓和了人紧绷的神经,而即将到达的是一个叫若尔盖的地方,听着似乎太熟悉了,若尔盖绝美之地是花湖,据说每年七八月份,湖上盛开着美丽的花,故名花湖。虽然季节不对,但秋有秋景,夏观鲜花秋观叶,心里有情处处景嘛。花湖处与茫茫若尔盖草原之中,夕阳下深秋的花湖里,我们沿着湖边沼泽地上修建的木板栈道上漫步,无比惬意。高山芦苇已经枯黄,各种水鸟在其间或嬉戏或觅食,优雅而从容。快要下雨了,乌云越积越厚,越压越低,一米阳光穿过乌云的缝隙,都倒映在水中,交相辉映,极目远望,与远处的湖面相交,水天几成一色。很快,雨点就飘落下来,打在身上,每滴雨都像针一样,奇冷无比,如万箭穿心。从刚才的夕阳到雨下,可谓是风际云会,气象万千。 回到若尔盖县城的宾馆,冷气才稍微消退,在宾馆大厅,看到地图,才突然醒过来,我终于知道我熟悉的原因了,那美丽的花湖边就是红军长征时候过草地时所经过的沼泽,就是那吞噬无数红军战士的沼泽,我的心又为之一震,极为复杂的滋味涌上心头。八十年,弹指一挥间,当我们欣赏这唯美的风景时,谁还能记得这些为独立自由而流血牺牲的前辈,时间算来,当年过这片草地的红军,正是在这冷风刺骨的深秋,有谁知道,红军跳进刺骨冰冷的沼泽地需要什么样的勇气,成千上万的人为了了理想信念而前赴后继,又是何等的悲壮!再若去花湖,不为美景,只为祭奠那能让我们欣赏美景的先烈!

离开若尔盖,又向此行的最后一站成都进发。在岷山山缝中穿梭,沿途皆为美景,岷山的冰川,风情十足的米亚罗小镇,古朴典雅的羌族民居,冰山融水浇灌的茂密森林都让人乐不思秦,一直到汶川让我的心再次震撼。中华民族是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干旱,洪水,瘟疫,战争都给民族留下痛苦的记忆,然多难兴邦,正如个人的成长经历,经受挫折磨练的人方能成功。汶川就是其中最痛苦的一次,当举国喜迎奥运的时候,灾难不期而遇。数万生灵涂炭,看到汶川地震遗址广场那钟楼的时钟永久定格在2点28分,我的心情复杂的无以表述,那是数万活蹦乱跳的生命呀,悄无声息的就消失了,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地震前夕,所有的动物都知道要地震,而做为自然之子,万物灵长的人类却毫无知觉,真是悲哀。我们是不是因为自私自大自骄自满,而脱离自然的太久太久了,久的自然要抛弃人类,因为我们无休止的贪婪的只向自然索取,才招致了自然猛烈的报复。醒醒吧人类,尊重自然才能让我们走的更远,天人合一才是我们最终的出路,敬畏天地才能得到根本的解脱。

成 都 印 象
文/张强
人类的历史,离不开水的滋润,离不开河的滋养,逐水而居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的必须。我们的先祖就在黄河流域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四大文明古国也无一例外尽是依河而生。十三朝古都的兴盛就是因为八水绕长安。而四川的本意就是四条大河,正因为大河的滋养,才造就了成都平原的富庶,才造就了繁华的成都。
成都的文明史,史书上记载的远远不够,特别是三星堆文物的出土,将成都的文明提前了两千年不止。李冰父子的都江堰,诸葛武侯,杜甫草堂都是历史遗留在成都的佳话。幽幽青城,巍巍峨眉,都是自然在成都的自然杰作。
到成都的第一件事是干什么?我单位曾经有个兄长,出差西安,下午几个人想吃火锅,可满大街找不到心中想,遂联系机票,两个小时后,就在成都有名的火锅店里大快朵颐,休息一晚上,第二天走人,节奏感强吧。对于吃货来讲,来到成都的第一件事当然是火锅了,我们随便找了家,有滋有味的开吃。火锅全国有,也许心里原因,觉得此
地风味更独特。火锅为什么大行其道,可能是大家都在寻找一种吃饭时大家参与的感觉吧。
有人说人就像一列火车,逛··吃···逛··吃···逛·…吃,时不时的呜呜呜。吃完了,当然就只剩下逛了,成都街头的商场鳞次栉比,现代文明的灯火辉煌,将夜幕下的成都打扮的流光溢彩,街上三三两两的人们,不紧不快,闲散而适意,幸福而满足,行走在异乡街头,看看人的风景,也不失为一种享受。而武侯祠里的锦里和曾经达官贵人云集的宽窄巷子,更能体现着老成都的人气和风韵,张飞牛肉,灯影牛肉,牦牛肉干,郫县豆瓣,老巷腐乳,老成都火锅底料,白花糕点,还有数不尽的小吃应有尽有,捏面人的,浇糖人的,做皮影的,做手编的,川剧变脸的各种人才大显手艺,各种特色纪念品更是数不胜数,琳琅满目,令人流连忘返,吃过逛过自然满载而归。
第二日,逛过成都的街道,也学着成都人的样子,找了处街头树荫下的躺椅,要了十元一杯的新茶,悠然了整整一个中午。得空如此,夫复何求?酒肆茶坊,最最衬托出一种
优哉游哉的成都人心态,从紧张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享受这么一半日,也颇感满足。怪不得,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我经常很感叹,我们可能生在一个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而这种好的局面能维系多久?生逢盛世,虽说是我们的造化,然居安要思危,谁还能记得抗日战争四川人民为全国胜利所做出的牺牲?不知过去,无以图将来啊,王朝的兴衰更迭,历史的沧桑聚变,也许就在一眼间,只是期望,我们民族的盛世长久些,长久些,再长久些……
张强,男,生于一九七八年冬月,自幼喜习文,现供职于韩城市公安局。
20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