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二一O)
杨浩然 偶然著
二一O、孤胆英雄
虽然马克思、列宁将无产阶级政权描绘成以工人阶级为主导,而在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前,工人阶级的力量是相对薄弱的,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农村、农业和农民。所以,毛主席才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
为了实施这一战略,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土改运动,仅从少部分地主手里夺取土地就养活了亿万农民,造就了一支坚不可摧的人民军队。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封锁,养活广大城市居民,农村和农民扛起了这份责任。不仅实实在在的包养了广大下乡干部和知青,每亩地还要抽取一百到一百五十斤公粮上交。正是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托起了共和国的光辉未来。
要知道,当时种地产量并不高,交足爱国粮,交完三提五统后,农民所分得的粮食就所剩无几了,再加上户户有养猪任务,便只能清汤寡水的过日子了。
毛主席之所以走农村集体化道路,一方面是防止出现新的地主阶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兴修水利,成片经营,以便推广机械化。可惜没普及科学种田,没化肥滋润,导致产量一直上不去,农民过得很苦。
自打分地后,情况一变全变。虽然有些村队怕犯错误,实行的是小组分包,但也取得了实际效果。直接将土地落实到各家各户的,效果更加明显。
由于普及了化肥使用、地膜覆盖,以及良种推广,收成加倍增长,交完公粮和三提五统后,余粮仍堆积如山。
加上粮食、生猪涨价,兔毛涨价,棉花也涨价,家家户户赚了个盆满钵满。
一高兴,老百姓锅里的油水大了、身上的衣服也光鲜亮丽了。手中一有钱,便买收音机、缝纫机、自行车,于是,新的三大件便成了农村家庭标配。还有余钱呀,那就打墙盖屋呗,没有新房是娶不上媳妇的。
这下好了,一收完秋,没待马三开会号召呢,各地自发的把地全分了。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起来了,甚至亦工亦农的、闯关东的都纷纷回村经营起了一亩三分地。
势头不错,可也暴露出了好多问题。如:村干部无所事事了、公共资产流失了、提留集资加重了、彩礼增加了、水利设施废弃了、山林副业没人经营了、学生负担加重了、河水污染了、粮棉肉涨价了、工业产品也涨价了……
更令人担心的是,中央会议才刚刚闭幕哩,新政策就被放大贯彻执行起来了。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一夜之间将毛主席像全部捣毁、将老干部一鞭子全抽了、将埋到地下的死尸扒出来烧了、把所有国企贱卖了、将怀孕的妇女拉去医院流产了……
马三听到这些消息后怵目惊心,党中央是号召晚婚晚育,并把计划生育定为了国策;是反对个人崇拜、提倡火化;是提倡干部年轻化,可没让你一鞭子抽、一棍子砸、一把火烧呀!
然而,该砸的已经砸了,该烧的也烧了,该退的退了,该流的早就流了,神仙也无力回天了。
怪不得毛主席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呢,这些英雄们一冲动,什么都敢干。不过,也不能怨他们,上级确实号召了。
可令马三不解的是,广大媒体一宣传起新政策来就刹不住车了,宣传邓小平、胡耀邦也就罢了,连他也一并宣传开了,这不是新的个人崇拜吗?他气不打一处来,立刻摸起电话打到了报社。
可报社的答复令他哭笑不得,说是政策需要、民心所向,还准备大书特书呢。
书就书吧,不管怎么说,只要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比什么都强。看来,任务已完成,我得退居二线了。
邓公说,当顾问并不是顾而不问,得当监督员、当参谋。别说,这辈子还真没当过参谋,那就当一回试试吧。
可找谁接班呢?邓公可要求培养接班人的。他忽然想起了周顺,这孩子机灵,知根知底,最近又在云南边境作战中立了大功,一个人就打死了三十多个越南鬼子呢,一转业就转到省人大去了。对,就他。
说办就办,他立马给省委打去了电话:“喂,张主任吗?请把刚从前线转业到人大的周顺借我一用,对,重点培养。”
周顺一听老首长召唤,打起背包就跑来了:“报告,老兵周顺向首长报到。”
马三心里那个喜呀,对着周顺就端详起来了:“哎呀,老练多了,快说说,你是怎么打死三十多个越南兵的。”
事情是这样的,一月前,我边防部队在与越军争夺某高地时进入了拉锯状态,派了好几拨儿侦察员都没完成任务,主要是越南人埋的地雷太多,根本没法越过雷区。
该高地地势复杂多变,丛林险峻崎岖,但同时也是越军炮兵侦察兵行迹的必经之路。
为了扰乱敌人的节奏,周顺亲自选了多名经验丰富、能力强悍的枪手去埋伏击毙。可其他枪手均被密密匝匝的雷阵挡了回去,有的甚至负了伤、牺牲了。
周顺一看不行,立马拿出了看家本领蜻蜓点水般越过雷区,神不知鬼不觉的钻进了原先战友挖好的猫耳洞。
可是,敌人也很狡猾,轻易不敢贸然前进。这可苦了周顺了,蛇鼠虫蚁攻击、叮咬不说,更是被阴晴不定的天气搞得浑身难受,但他始终坚守,一刻也不敢离开。
终于,一名勘察的越军悄悄出现了,周顺举枪便打,敌人还没反应过来呢,早就应声倒地了。
紧接着,越军的大部队很快出现了。虽说人数不多,也就三十来个,可对单打独斗的周顺来说,也是一次考验。
他挪了下位置,找到了个更加隐蔽的角落后,便逐个点射起来,力求在敌人尚未发现他的位置之前,将他们一网打尽。
实际上,面对三十余名敌人并不可怕,将其击毙也没费多少功夫。相比之下,与自然和天气的抗衡更难一些。
这不,完成任务撤离时,天公就不作美了,一场大暴雨突然将周顺留在了此地。衣服很快被打湿,更是染上了发烧。在没有药物和休息的条件下,烧得他意识模糊了。
可他不敢怠慢,因为只有离开这座山,任务才算完成。敌人随时有回来的可能,只能用意志和这场雨斗争到底了。
雨停后,又有两名敌人爬了上来。一名敌人被击倒后,另一名则快速反应了过来,就在他企图逃跑时,周顺立马挥鞭冲了上去。
忽然,脚下踩空了,加之脑袋此刻沉重。敌人倒下了,他也从山崖上重重地摔了下去。
醒来后,他下意识的先观察了一下周围环境,发现自己已经深陷敌后,便很快冷静了下来。知道周围肯定有许多地雷,便撑着身子艰难的逐一清除起来。
为了保持头脑清醒,他不停地用溪水冲脸,渴了就喝一口,饿了就摘树上的果子吃。九死一生后,终于回到了营地。见到战友的那一刻,便重重的倒下了。
此次侦察,为后来的大部队抢占高地积累了好多有用数据。特别是单打独斗歼敌三十余,受到了部队嘉奖,被评为了特等功臣。
“不错,你若不立特等功呀,兴许就分到县里去了。这说明咱爷们儿有缘,准备一下,接下来再立新功!”
“是!”周顺啪的给老首长行了个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