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多了路好走
作者:司晓升 
关于形容朋友的词语和典故太多了,比如:两肋插刀、肝胆相照、情同手足、忘年之交、桃园之义、莫逆之交、管鲍之交、疏才仗义、有福同享,有难共担、宁穿朋友衣,不戏朋友妻……古代异姓兄弟,八拜结交的故事,举不胜举。伯牙仲子期高山流水、得遇知音的典故。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刘关张的故事,成为后世交朋结友的典范。瓦岗寨四十六弟兄,乱世豪杰,反隋扶唐,成一段佳话。北宋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啸聚山林,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故事,经施耐庵的大笔一挥,更是家喻户晓,妇嬬皆知。至于反面带贬意的也不少,比如孙膑和庞涓同门反目成仇的故事。更有近代蒋介石和冯玉祥义结金兰,立约具字的经历,只不过是面和心不和,囗是心非,相互利用而已。
地摊卖大力丸的师傅双手一搭恭,有句囗头禪:在家靠父母,岀门靠朋友……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我心目中朋友这个词,自己总认为是份量很重,非常神圣而深不可测的,必竟多个朋友多条路嘛!所以为了多交朋友,也作尽力了许多尝试。
生不逢时。我的幼年、少年是在饥寒交迫中度过的。天灾人祸,岀身不好又雪上加霜,一个头戴"可教子女″光环的人,有多少同龄者都向我投来轻蔑和鄙视的目光。唉!先辈们剥削穷人,吃香的喝辣的,我又没见过,却为啥要叫我背这个黑鍋。而我小时侯看见的家中先辈们也是爱国爱家,抗战和解放战争时三个男子都投笔从戎,而且勤劳善良,整天下地干活,没一个游手好闲的,并邻里和睦,和村里大部分人一样,也都过着紧紧巴巴的生活呀!因此,沉默寡言成了我少小时侯的处世法宝,自然也就少了许多世利眼的朋友。

改革开放,终于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天时地利人和,我这个外柔内韧,棉里藏针的"抿嘴狼",抓住了机遇,也组建了自己的、有点小小规模的私营企业。一时间门庭若市,车马盈门。且自命董事长。当然,这些也得益于黑白猫的好政策。不是人们习惯了穷有理,怎么能把邓老逼得说出了这样极易被抓辫子的话来。不过细想也没错呀?咱是为了灭鼠,而不是为了看猫好看𣎴。千条理,万条理,填饱肚子是真理。我成企业家了,当年的阶级歧视也就少了。这时候朋友也就多起来。人常说:米面的夫妻,酒肉的朋友。记得那时候好像有几类朋友,第一种是一些上层的朋友,他们利用工作之便,称兄道弟,无非就是那首顺囗溜里讲的:咱俩好、咱俩好,咱俩进城买手表,你掏钱,我戴表而已。更气人的是有个别人还不说好话,只吃磕子,强拿强要。有个小爬虫就是用我不掏钱的盆花盆景铺就了他平步青云之路。有许多在当地另一个社会结识的小弟们,哪个来拜访我的能空手离开。有个阶段,老婆的一个远门亲戚,不停的往我家来找我,要和我交朋友,认亲戚,而且来时还要带点小礼物,这样莫名其妙的来往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开囗叫我老婆给我说她要借钱,我是有经验的,这种情况属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她听到拒绝后,当着我老婆的面就发脾气说:借钱都不给,那我还和你交啥朋友呢,然后扬长而去,从此再没来过我家。唉!他们和我交朋友,是有目的的,而且借时就根本没想将来要还。还有一个见面就发烟,开囗就叫哥的异姓兄弟,拉走我准备盖房的建材,直到我把房盖好才勉强归还。我在哥俩好的酒令中不知"享受"了多少次交朋友的尴尬和无耐。时间长了我也麻痹了,反正这样就可以消灾免罪,人有一亏,天有一补吗!唉!阿Q精神又来了。
看破红尘,激流勇退,想只是囗头说说而已,没想到今天终于来到了眼前。人生总是要分阶段的,小时住幼儿园,成年挣钱养家糊口,到老给自己寻找个作拿。大家戏称我为儒商,其实写文章,习书法,练绘画。这也可能就是人们说的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吧!这几样事对老年人来说,与名利无关,就好比一个终生有宗教信仰、求神保佑的人到老也没求到什么,可欲望和乞盼就是一个人一生的精神支柱啊!至于得到与得不到都不重要。

文学、书法、绘画,好像也是一个孤军作战、个人奋斗的事情。一篇作品经过几天甚至更长时间,苦思冥想,绞尽脑汁、辛辛苦苦作完,自已心里也就产生一种成就感、自豪感和精神安慰。活动了脑力,也陶冶了情操。完成了作品,目的也是把这种自我文化传媒岀去。作品得有人褒贬。有人欣赏呀!特别是文学,本身就是给别人看的。这时候,自然而然志同道合、嗜好相投的同道也就多了。
周至县是个文化大县,人文、景观比比皆是。这里有老子讲道德经的楼观台,有白居易执政周至时小憩的北谭莲花池和八云塔,有长恨歌写作地仙游寺、有赵公明故里赵代,有十三朝古都毗邻天子脚下的雪映宫、长杨宫、射熊馆、有钟馗故里终南。索姑竹峪赐玉露,董永阿岔享天伦。首阳九峰接天阙,终南阴岭纳百翠。八百秦川麦浪滾,渭滩碧莲魚米乡……

社会进步了,生活富裕了,农村所谓文化人也多了起来,虽是草根小民,但也十分执着,更有甚者,有人还把文学当成活着的精神支柱。各文化书法绘画爱好者,自发组团结社,采风、笔会、写生、研讨、展出活动此起彼伏,文化生活十分丰富。我也迎来了结交文朋诗友最多的高峰时期。我们经常聚会,畅谈文学,自我陶醉在文化的海洋中。我们相互激励,共同提高,在自由和现代体中裸舞,在古典诗词里作茧自缚。相聚在诗行里,徜徉在文海中。
过去有一句话说,自古文人相轻。希望我们文友之间能相互尊重,共同提高,不把那种旧习再蔓延下去。擦肩而过也是一种机遇,是百年修来的缘。况且是同舟而渡呢!夕阳尚俏,余辉珍贵。让我们在文学这座高雅的殿堂中,陶情怡志,洗涤心野,放飞希冀!展现自我!
莫道昔时浪上飚,
而今笔纸写逍遥。
行云扯下揉诗句,
流水舀来韵里浇。
就让我们这点余辉再为文化事业添一缕光吧!
2023.10.10.



作者简介:司晓升,男,1952年生,网名终南秋翁。西安市周至县终南镇甘沟村人。1968年毕业于周至三中。曾创办陕西务本堂园林有限公司。现为西安市诗词协会会员,周至县作家协会会员。曾担任过西安市花卉协会副主席,村苗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村小名誉校长。县作协理事,县美协东边分会名誊副主席,县书法协会东边分会顾问,13772038111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