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阳修敲诗图》创作随笔
作者:王长海
对北宋欧阳修我是深怀敬重的。这倒不是他曾作过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兵部尚书等高官,也不是其在文学、诗词、史学、经学、农学、谱学等各方面的卓越成就。首先是其极为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勤奋的学习态度。他曾说:“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惜时如金,苦学精进精神可见一斑。到了晚年还在精心修改自己年轻时写的文章,夫人劝他:“这么大岁数了,还费这个心。难道还是小孩子怕先生骂你嘛?”欧阳修说:“不怕先生骂,却怕后人笑”这种谨严的文学史意识和严肃的治学态度终于成就了一代文坛大家。其次是他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不遗余力的赞美,宣传,举荐。通过他一生的不断努力,使一大批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青史,堪称千古伯乐。这其中不但包括苏轼、苏辙,曾巩等中国历史上的文坛巨匠,还有张载,程颢、吕大钧等旷世大儒。他一生桃李满天下,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都得到过他的激赏与大力推荐。唐宋八大家的宋代五人均出自其门下,而且都是以布衣出身被其相中、提携而名扬天下。由于他文坛领袖的影响和对人才的重视,才有了后来的“苏门四学士”的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才有了“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可以说,是欧阳修奠定了宋代文化盛世的基础。
我敬重欧阳修,就想画我心中的欧阳修。几经构思,我想把其手不释卷,心无旁骛,凝神敲诗,聚眉觅句的文学大家的形象表现在宣纸上。背后的巨石象征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几枝修竹寓其虚怀若谷,一把酒壶暗示其醉翁之意不在酒之性情。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下图:王长海画作巜欧阳修敲诗图》


张国政读长海友画作《欧阳修敲诗图》评语:
五律.赞长海画敲诗图(新韵)
一张诗画作,
描尽治学风。
巨石根基固,
新竹叶片浓。
经书常手握,
卷柬觅华精。
贤圣当无愧,
文正传世铭。
平起,七庚。
长海友的作品《欧阳修敲诗图》及引文,又是一幅精典之作,读后受益匪浅。对贤圣欧阳修又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尤其是欧阳修著书谨严的风格、有条不紊的特点更是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搜集丰富充足的原始资料。这是著书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部分。《六一居士传》中,欧阳修自谓:“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足以见其藏书之丰富,以尽量做到“一切掇拾”。其次是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耐心。无论是修书还是编史,只有对材料进行认真仔细的考察,才能进一步加以编排,并附上恰当的说明和阐发。
欧阳修详实谨慎的治学特点,直接表现在他的著书过程中。充实的史料收集和严谨的著述风格,使他的著作可信可观。也正因如此,苏轼在《六一居士集序》中说欧阳修“记事似司马迁”,这是很有见地的评论。欧阳修的治学之道内涵丰富,值得借鉴。对于读书,他勤勉用功,废寝忘食。在文章创作上,他注重文道并重,一洗旧习。欧阳修的为学之方,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时至今日,依然足为世人表率。欧阳修的治学之道为当今学人提供了重要启示,勉励人们不断追求学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长海兄为欧阳修的造像与文,是对贤圣的人格、思想、治学理念、刻苦学习及优良的文风最好展现,学习了!
下图:王长海画作巜欧阳修敲诗图》


李旭光战友读王长海战友画作《欧阳修敲诗图》评语:
长海兄这幅为欧阳修造像的《欧阳修敲诗图》,集中于表现其文学家、史学家的一个侧面,且辅之以修竹和崖岩,寓主人公正直、骨梗的人格,作品极为成功。诚如创作谈中所言,画面中案几,经籍,豪翰,煮酒,以及主人公神态微熏,凝然而思等,都在服务于创作主题。上方题字,强化着文化氛围;新竹倚杆,寓其提携青年才俊;脱却蟒袍乌纱,袒露出布衣情怀。但是,我觉得,更为抢眼的,是创作谈中的人物分析。其实,好的造像,一定建立在人物的研究分析基础之上。这些看似画技功夫之外的作业,其实正是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正是思考的深度,思维的锐度,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等,决定着素材整合的方向,以及主题开掘的深度。一如数码相机的分辨能力:分辨率越高,观察就越细致,表现力就越强(放大倍数)。而最超强的表现力,无过于胶片机的全息摄入与完整还原。北宋是一个很值得研究和正在不断对其修正评价的王朝。他比辽代契丹王朝晚出生半个多世纪,只是按照汉民族和中原文化传承角度,才使其直接盛唐。而实际上,在排序方面,是辽代在断代上直承大唐。另外,北宋所处十到十二世纪,祖国又经历了统一、分治、统一的动荡过程。近年来民间流行北三国之说,而实际上,北宋版图很局促,没有做到天下归一。至少是在北方,有军事方面更为强大的契丹王朝,西域,有反复无常、时叛时附的西夏王朝,称作三国,也不是空穴来风。北宋太宗一朝,改变了和平发展政策,穷兵黩武,皇帝险丧命于兵戈;高梁河之役大败后转又畏敌如虎。也许,正是残酷的生存、竞争环境,客观上会激发统治集团进取心、创造力和向心力,从而造就了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文化。欧阳修首先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置身于忠奸、善恶难辨的政治旋涡,当事人很难自己。而保持人格的纯洁,就更为难能可贵。歐阳修屡受谪贬,大起大落,当过县令,坐镇过几地一方太守,有着谏官、帝师之任,修撰《新唐书》之史笔,又有着学者的深邃和理性,有着高踞庙堂的视野,有着北宋四大名相的同僚,和一批超越时代的文章之友,其思想和学问所达到的高度,纵然是中华几千年里,又有几人可与匹敌?难怪其四十岁时就敢称醉翁,初入仕途就敢骂奸侫小人不知天下还有羞耻二字!难怪其去世后享以至高的“文正”谥号。以崇仰之心为贤圣造像,使我们看到长海兄在人物选择中一以贯之的忠正、梗直主题,以及对文化,对知识的痴迷。与圣贤为友,神游上下五千,使我们看到了画家的格局……
下图:王长海画作巜欧阳修敲诗图》


孙景财战友读王长海《欧阳修敲诗图》评语:
读长海弟书画大作,不甚了了。岂敢述评之说。老弟一幅《欧阳修敲诗图》以精堪椽笔,构勒岀欧阳先生黄娟幼妇之作,衬以巨石,修竹,洒杯,匠心独到,构思深遂,令人回味无尽。先生一生宦海沉浮,仕途多舛几遭贬谪。然一生笔耕不辍,其一为爱才,荐才。为千古伯乐。一生桃李天下,五位先贤出自门下。其二为自著述立说。领导北宋诗文创新,开一代文风之先河,主修《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创作大量诗文其《醉翁亭记》为千年后中学生必背之文。先生一生以提协后生才俊;发场文学创作之光大;可谓著叙立说之不朽,为千年后人景仰。贤人受谤,自古多之。况先生身居庙堂,权力中心易受人以柄。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有评;“永叔,少游,虽作非语,终有品格。”人生自是有痴情,此恨不关风与月。景才,读弟之书有感。
下图:王长海画作巜欧阳修敲诗图》


文:集结号老战友
图:王长海、木森
授权编辑:张国政
2023.10.10日修稿于丹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