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二O九)
杨浩然 偶然著
二O九、历史使命
秋季开学后,一群孙子们便像一窝燕儿般展翅远飞了。
大年去了粮食局、小年去了民政局,均当了副局长;五个参加高考的旗开得胜,跃进考上了石油大学、红旗考上了农业大学、卫星考上了工业大学、英姿飒爽则双双被师范录取了。
一窝燕飞走后,静宜心里空落落的,马三说:“干脆,咱也去城里住吧,反正县府家属院有房,闲着也是闲着,那儿离孩子们近,去了你还是老母鸡,这人老了犯贱,跟前没几个哭鼻子的闹腾,心里发虚。”
“不行,都走了,这些鸡狗鹅鸭咋办?”静宜说“再说了,住城里我也不习惯。”
正说着呢,张小侠和他女朋友来了:“干娘,家里有我们呢,我老爸老妈正在办退休,不行让他们也来。”
静宜一听,更不走了:“是吗,那俺更得留下了,城里有什么好?连个说话的都没有,闷死了。”
马三一听,也是。静宜当了一辈子抱窝鸡,好不容易清净一点儿了,就别将她往火坑里推了,整天病殃殃的,天天被一群孩子撕扯确实够呛,便对小侠说:“那你们别住集体宿舍了,干脆搬过来吧,赶紧生个娃,过些日子我退休了帮你们带。”
恰在这时,小曹跑来了:“主任,好消息!刚接到省委电话,让你立即回省城准备一下,马上要去北京开会哩。”
“是吗?太好了,这回能见到邓副主席了。”马三转身对小侠说“估计这会得开个十天半月,家里就靠你们了。”说完,钻进了汽车。
九月的北京,天空湛蓝。处处鲜花盛开、红旗招展。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人民大会堂内座无虚席。
邓小平主持会议,胡耀邦代表党中央作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制定了全面开创新局面的奋斗纲领,确定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清除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为冤假错案平反扫清了道路,肯定了农村联产承包制,推出了城市改革计划,制定了干部新老交替计划,将计划生育列入了“基本国策”……
十二日,十二届一中全会召开,选举出了新一届领导集体。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被选为政治局常委。
从最高领导层的变动中,马三就感到耳目一新了。以华主席为首的上届班子基本上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新的领导集体则新老搭配,既有德高望重的叶、邓、李、陈,又有出类拔萃的胡耀邦和赵紫阳。而且,胡耀邦同志还成了领头雁呢。
胡耀邦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十四岁就加入了共青团、十八岁入党,是有名的“红小鬼”。三四年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领导“扩红”、“筹款”及青年工作。曾率部进军大西南,任川北区党委书记、行署主任、军区政委。也曾当过湖南省委书记、陕西省委书记、团中央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中组部部长、中宣部部长。这次被选为党的一把手实至名归。
别看他个子小,但说话掷地有声,做事干净利落,这一点颇似邓公。难怪外媒评论说:“在中国,有一个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就扭转乾坤了,又加一个智多星小个子,中国不发达都难。”
是的,我们的小个子领头雁确实很牛。七七年五月,他就组织中央党校撰写了《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为在全国范围内冲破“两个凡是”阻力、平反冤假错案作了理论准备。
为推动思想理论的拨乱反正,他积极创办了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该刋率先发表的,引起了全社会轰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对党和国家迈向新征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他突破重围,拨乱反正,配合邓公为三百多万名干部平了反。
一当上一把手,便发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号召。率先打破陈规陋习,带头穿西服、扎领带,并说:“穿上西服,解放脖子吗。”
“不戴帽子,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装袋子”是胡耀邦身体力行的名言。他主张言论自由,民主与集中相结合。
他要求:“心在人民,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少?”
他痛恨官僚主义:“百姓不骂,不足以平民愤;领导不骂,不足以解心头恨。”
还说:“如果人民不欢迎我们,就该我们下台了。”
又说:“共产党应该起誓,不准再整科学家和知识分子了。但愿决策者以史为鉴,汲取教训,多听取专家意见。”
句句,话糙理不糙,有这样的领头人,中国能不发达吗?!
当邓公号召老干部应主动退居二线,自己也当中顾委主任时,马三二话没说就向省委递交了申请。
邓公得知后,来到山东代表团对马三进行了肯定:“不愧是我们的大英雄,有气魄!不过,你得干完这一届,找个年轻人扶上马送一程再退下来当顾问,如何?”
“我听邓主席的。”马三啪的敬了个标准军礼。
“用词不当,应叫副主席。”邓公纠正道。
“报告,马三说的没错,您是军委主席。”
邓公一听,乐了:“耍滑头,不过也对。”
胡耀邦对山东的农村工作很重视,特别是对沂蒙山扶贫开发工作更加关注:“马三同志,你虽然是副职,但抓得是实际工作,千万马虎不得呀,沂蒙人民为新中国成立付出的太多了,虽然国家还很穷,但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帮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扶贫专项基金一定专款专用,你的挖穷根思路就不错,应该继续发扬。”
“是!”
“过些日子,我去沂蒙考察,希望能看到满意的答卷。”胡耀邦拍了拍马三的肩膀。
“坚决完成任务!”
离开人民大会堂,马三心情大好,特意在天安门广场留了影。可当看到毛主席纪念堂时,便不由自主的加入到瞻仰毛主席遗容的行列里去了。
敬爱的伟大领袖啊,马三看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