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牡丹
文′魏增刚
中午下班回来,发现邻居同他的孩子在他的花园拔草,我走近一看,那些草蓬蓬勃勃地挤在一起,绿绿的大大的叶子一大片,煞是养眼的。便问:这不是挺好的吗?干嘛要拔了呢?
邻居说,这是臭牡丹,挺臭的,熏人呢,只好拔了。
我弯腰捡了他们拔的一株,凑近一闻,没闻到什么;再狠狠一闻,果然有股淡淡的臭味。叶子呢绵绵的,㮋圆形的,硕大的,如牡丹叶子一样。嫩着呢。
“臭牡丹”三个字顿入心里。他们不拔,我不问,它一直静静地长在花园的一角,绿化着美化着花园,我真的不会关注它的,这就是熟视无睹吧。好久了也从不知道它叫臭牡丹,倒是它被拔了之后,我才第一次认识了它。当然也可惜了它悽惨的命运。
由于好奇,下午下班回家,在网上查了一下。知道它还是会开花的,花期从5月一直开到11月呢,开的粉红的花一个个小小的紧凑一起形成牡丹一样的一大朵。
它的叶子,花朵如牡丹一样,由于叶子有淡淡的臭味,这就是它名字的来由吧!
但是它毕竟不是牡丹,文人墨客基本上没有赞美过它。
在离它几步远的叔的花园就有牡丹。实际上这是一个花园,中间没有隔离带的,只是一半是一单元邻居的,一半是二单元叔的。
牡丹花开之时,硕大的花朵,粉色的雪白的摇曳生姿,妩媚美好,让花园粉红的海棠花羞得凋谢了,植物们也是投去了羡慕的目光,行人会拍照的。谁会在意一边的臭牡丹呢?
臭牡丹一直静静地在生长着。可能在心里说,不关注我才好呢!我洁身自好着,孤芳自赏着,把对自己的爱隐藏于自己的心底,也倾注了对这片环境的浓浓的爱,默默地无私地奉献着,也不图什么回报。应该说,我与牡丹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你们喜欢与否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真是的。可能花的主人也忘了它吧!忘了才好呢!这不,记起来了,却要除了它呢。
它被除了,我倒是怜惜起它来,它在夏天默默地清凉着这一片呢。
它什么时候来的,我不知道;陪了这一片居民多长时间了,我也不知道。只是猜想它可能是野生的吧,不可能是别人种的,它有臭味,别人咋会特别种呢?就是种吧,也可能是误种了吧!以为种的是牡丹,结果是臭牡丹呢。
到网上一查,还真有人专门种植呢。它的叶茎花均可入药,叶子可治关节炎,根可以煲汤用,在农村被广泛种植着。
它容易活命,常常就野生在农村的路边,在树木下,在地旁,水草边,在阳光下,遍及村舍与茅屋,与人们相依相伴形影不离。
看了之后,我便在心里谴责邻居的无情了:它有多臭呢?只是一点点淡淡的臭味而已。至于你把它无情地拔了吗?在拔它之时,咋不想想它也有芳香的花朵呢?它硕大的嫩绿的叶片也美化了这一方的环境呢。
可怜的它呀,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动物们吃了,在进化之时,便有了淡淡的臭味,用臭味来作一自我保护。玫瑰花月季花不是也被周围的刺保护着吗?然而就是因为有这淡淡的臭味,却还是没有摆脱邻居的抛弃。
但是转眼一想,抛弃就抛弃吧!邻居同他的儿子不喜欢它,只是他们不喜欢吧,就是城里人不喜欢也无妨的。那宽阔的农村,那无边的田野,广袤的山川没有它的立足之地?
最后把一首小诗献给曾经的它

作者简介:魏增刚,男,49岁,毕业于西安乡镇企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爱好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出版随笔散文《脚印》一书。在《陕西工人报》《商洛日报》《长安》《作家故事》《作家摇篮》《扶风百姓网》《扶风微传媒》《炎帝故里论坛》《于都诗词》《乡土蓝田》《吉瑞墨香文化传媒》《城市头条》《西府文学》《新新文学》《岚山诗话》《商洛作家》等十余家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1000余篇。最喜欢路遥鲁迅的作品。西安市电视剧文学村村民,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