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引领,推动“智简”课堂发展
山东济南章丘区曹范学区学校 邢介进
曹范学区学校自2017年9月,开始进行“智简”课堂教学改革。在改革中,学校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积极营造研究氛围,扎实有序地开展教科研工作,让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走向规范、实效,以此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了教学质量,推动了学校的高品质发展。

课题引领成关键
“智简”课堂教学改革是一条长长的路,需要慢慢的走。在行走中,需要寻找突破口,课题引领自然成为关键。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开展,学生如何评价,怎样制定学生任务单,课堂模式如何建模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摆在老师们面前的一道坎。如何迈过?靠近几年的市、区级课题研究。
近几年,学校不少教师的个人研究课题在济南市、章丘区立项,并结题。这些课题引领教师在“智简”课堂上拼搏厮杀,去探究“自学、互学、展学、促学”四学模式,去践行“聚焦会学、谋划学会、自主乐学、探究创学”教学理念,去探索以“优课”展示为纽带的“5+1”和“1+4”教学研一体化;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去实现“陆、海、空”三种成长;引领学生能力的提升,激发学习内驱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力。并促使教师自我教育风格和教育智慧的生成。例如,丁美芸老师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研究》课题,运用“智简”课堂的“小组合作方式”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广阔性、深刻性、严密性、独创性、批判性和灵活性,功不可没。……
一“优”拖“五单”成主线
课题研究由学校规范的教研制度保驾护航,且来自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为此,学校的教研工作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师们能扎扎实实搞科研,更能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课,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节“优课”的展示,凝聚了集体的力量,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备课时,遵循“四备”的原则,先集体备课,形成通案,再个人备课,形成个案——“备单”;在上课时,听课教师,依据“观单”,留下大数据;在说课时,依据“八说”,说“说单”:在评课时,评课教师依据大数据,从三个立场出发,评“问单”;在思课时,在“四思”中撰写“清单”。这一“优课”拖“五单”的教学研体系,是实实在在落实
教学常规工作。
学校的集体备课遵循“四定六统一”的原则,结合大单元教学,能从根本上帮助老师们从单元整体教学出发,找准教学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优课”展示的有序进行,也让教研目标精准有效。专家把脉,促进了教师快速成长;“智简”课堂研讨会、教学视导等,为教师搭建平台,有利于打造学校精品课堂。
教师成长成美谈
为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步伐,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为教师成长搭建三个平台,一是学校平台,让老师站稳;二是区级平台,让老师抬头;三是市级以上平台,让老师奔飞。学校创建教师钉钉群,让老师们分享每周“教师一得”,每月遴选优秀作品,出刊《智简简报》,让老师们刊上见字;在“智简课堂”公众号上推文,让老师们网上有名;更优秀的作品,推荐教育期刊,目前已有九位老师在《山东教育》《语言文字报》《教师报》《语文报》等刊物发表70多篇文章;七位老师撰写的案例和论文在市、省竞赛中获奖。学校利用“智简课堂研讨会”,让老师走出学校,展翅飞翔,近几年老师们获区级以上优质课、教学能手、素质大赛、“优课”等多达90多人次。
我们的课题研究,这三年就有9个市区级课题顺利结题。其中,丁美芸老师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研究》课题,还代表章丘迎接济南市的课题督导。
近三年,我校的“智简”课堂搞得如火如荼,成效显著,《枫叶教育网》《济南教育》《山东青年报》《都市头条》《学校管理》《山东教育报》《山东教育》《济南日报》先后做宣传报道,章丘电视台还制作专题片,对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做宣传报道。
目前,我校还有三个区级课题在研究,相信,有课题的引领,我校“智简”课堂的明天会更好。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