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湖山,那青青的山(散文)
汤 苏 文
我的窗前是一片起伏的连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沙湖山,齐胜路(庐江白山齐咀至泥河胜岗)从沙湖山脚下穿行,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在不经意间刷新了岁月,苍老了时光。
每当我驻足窗前凝视着沙湖山的时候,我的心中总会涌起无限的感慨。年少时,我曾在山那边的县城中学求学,一心渴望着能够借助书本的力量走出沙湖山去,山那边有我的诗和远方,可是我最终还是无奈地回到了这片土地上,多少年来,我生活着,反抗着,然而最终习惯了,依恋着。山那边住着我的亲戚和朋友,每每想到他们,我的心中便会充满了甜蜜和温暖。
山还是那座山,然而山上和山下的变化却从未停止过。山上每年都会新添一些坟冢,陌生的、熟悉的、年老的、年轻的,时光在这里定格成了一段段深深的记忆和感怀。
山下的变化更是惊人的,沧海桑田,山乡巨变,古老和年轻,原始和现代,落后与繁荣,都在这里鲜活地上演着,都被青青的沙湖山神奇地见证着。
沙湖历史上本是一处洼地,因县河及周围山冈之水注入,难以下泄,才蓄积成湖。据《康熙县志·山川》记载:“沙湖,治东南十里。径七里许,与黄陂湖相连。”而该志在述说“县河”时则为:“治城东西南俱河,会四山之水,东南流,汇为湖。”又:“绣溪,治西十五里。水出郎家诸山,绕城而下,会南、东二河,入沙湖,汇黄陂湖,东入大江。”
历史上的沙湖,位于沙湖山以北,与黄陂湖相连,由于上游泥沙淤积,渐被埋没,多年后被垦筑成圩田。沙湖的轮廓大体在庞桥边往庐江方向,白湖邓嘴原来是沙湖的一个湖嘴,沙湖山本名袁家山嘴,实际上是沙湖的一个山嘴,现庐城镇的宛大圩以及马厂、棋盘等圩口,就是在清代围筑沙湖而成。昔日当地村民以渔业为主,秋冬季节兼以湖滩上放牧耕作,沙湖与当地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渔民们在沙湖山建有沙湖庵,祷告湖神保佑一方平安。
建国后,沙湖山以南的村落以及山脚下的村庄均以沙湖为名,原沙湖村辖26个村民组,总人口2000余人,2006年并村后并入胜岗村,现为胜岗村的一个支部—沙湖支部。沙湖西北边境为“庐江八景”之一“凤台秋月”景点的所在地凤台山,沙湖山与凤台山咫尺相邻,象兄弟般的互相呼应着。沙湖山圩兼有,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铜、高岭土,正在开采的沙溪铜矿就涉及到沙湖的小岭、姚岗两个村民组。齐胜路与张葛路(胜岗张圩至庐江柯坦葛庙)均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沙湖山因吴长庆故居在此而声名鹊起,“南乡沙湖山”闻名海内外,多年前,有海外来信的信封上即称“南乡沙湖山”。清朝著名将领吴长庆(1829-1884),字家善,号筱轩,又名小轩,是淮军最早成立营号之一“庆字营”统领,光绪八年(1882),朝鲜发生“壬午兵变”,吴长庆领旨挂帅出征高丽平叛,因戡定朝鲜“壬午兵变”,为世所重。功成名就的吴长庆,不忘为自己寻找养老之地,他认定沙湖山为龟形地(民间有龟蛇长寿延年之说),在此大兴土木,建造七进九龙厅,著名的《北山楼集》就是他的次子“清末四公子”之一的吴保初在房屋西北角的小楼上完成的。吴氏一门,名人辈出,吴长庆的父亲吴廷香,自幼聪慧绝伦,好读诗书,刻苦自励,为人忠厚且善知兵法,为庐江民团督首之一。吴保初的长女吴弱男,是中国国民党第一位女党员,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孙中山英文秘书,其前夫是著名的爱国人士章士钊。吴保初的次女吴亚男,是中国最早留学日本的女学生之一,与其姐吴弱男、何香凝、秋瑾是最早加入同盟会的女性成员。
由于风云变幻,时代变迁,吴长庆故居也历经沧桑。建国初期,依托吴长庆故居,人民政府在这里开办了学校,还建有供销社、食品站、粮站,很长一个时期,这里都是人们心目中的繁华、繁荣之地,而“沙湖山”也就成了这繁华、繁荣之地的代名词,最终成了一个深入人心的地名。随着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先后两次拆迁兴建胜岗粮站和沙湖小学,这里才日渐萧条冷落下来。老门楼依然存在,随处可见的古迹和老物件,诉说着岁月沧桑、历史厚重。
但是好在欣逢盛世,如今的故居早已被市县人民政府挂牌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8月24日,“吴长庆故居”被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庐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11月19日,“吴长庆故居”被原巢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巢湖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依托吴长庆故居,沙湖村民组先后完成了“五清一改”和“五化两改”。2022年,由县委县政府决策在故居后面兴建了三进房屋,原有的老门楼也得到了全面的维修。
这里还是中共隐蔽战线“龙潭三杰”之一的钱壮飞烈士母亲的墓葬所在地。1937年,淞沪抗战全面爆发,江浙一带战事纷乱,当时钱夫人张振华不知道钱壮飞的下落,更不知道他已经于1935年4月在长征途中失踪牺牲了,一心想给钱老太太找个避难之所,因为张振华是桐城“一门两宰相”张英的后裔,她的大姐嫁给了吴长庆的孙子吴世洵,情急之下,便安排老太太投奔到庐江沙湖吴家,1942年,老太太去世,吴家就将老太太安葬在此。建国后,吴家后人找到了钱夫人张振华,双方交流了情况。2004年,钱家委托吴家后人和当地政府修缮了坟墓,立了一块石碑。2015年,钱家委托原庐江县文化局长王升同志于冬至时节主持重修了坟墓,重立了石碑。2021年,由县乡投公司投资,将钱壮飞母亲墓地修缮一新,墓葬前方建有景观塘、入园道路、凉亭、宣传橱窗,墓葬四周植有大片常青树。
沙湖山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基因传承相互并存。无论哪个季节,只要登临沙湖山,看黄陂湖美景,望凤台山风光,俯瞰风景如画的村庄,欣赏阡陌纵横的沃野,畅想吴长庆一家的传奇和如今沙湖崭新的风貌,精神和情感便会受到一种别样的洗礼。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在农旅富民的乡村旅游战略中,泥河镇党委政府大手笔、高起点谋划文旅建设,全力做好吴长庆故居历史文化和黄陂湖生态特色旅游文章。目前,吴长庆故居二期建设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核心区域的农户房屋正在收储,后续两进房屋、故居布展以及停车场、景观带、环境提升等相关配套设施正在计划完善,而与黄陂湖相连的水泥道路也正在拓宽浇铸柏油,很快,沙湖山麓与黄陂湖畔就会连为一体。可以预想,庐城城东的武壮公祠、沙湖山下的吴长庆故居和钱壮飞母亲墓葬、黄陂湖湿地景区必将成为环巢湖旅游线上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作者简介:
汤苏文,男,网名万水,安徽庐江人,文学爱好者,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合肥市作家协会会员,2001年开始写作,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及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