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曦散文】走在老去的路上(84)
我不知道该怎样来写这篇文字。最近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事,似乎让我在瞬间失去了做人的深度。
我一直在修为做人的深度,因为它彰显的是人生的阅历,胸怀的宽广;是面对世事变迁生命无常的淡定从容。
我知道,人的深度,是以生命的时间来打凿的。它需要知性,需要具备生活的智慧。不庸人自扰,能从心所欲地从繁杂的世事中进退自如。
年轻时,我喜欢与才华横溢的人相处,那些风花雪月的诗,很让人为之倾心,(我自己也由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诗歌散文集)。
中年之后,才明白:真正的魅力之人,源于他的精神深度。本质上,深度是一种历练和道行,彰显的是人生的阅历、胸怀的宽广。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自然而然会带有一种沧桑感,会有一双洞穿一切的眼睛,同时,因为经历太多的尘世,累了亦倦了,便会变得沉黙而深邃。
几十年的历练,把我从一个稚嫩冲动的青年,变成了略具生活智慧的人。其间,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和磨难。
我以为,我己经可以了,可当一些突如其来的事情发生时,虽然,我的本能还算从容,但内心总有一丝愤慨。或许,还是自己的修为不够。
在我认为;做人应该负责任而有担当。处世严谨、认真而果敢,这样的人,才真正具有感召力。
可现实生活中,我们某些人失聪失明,睁着眼睛说瞎话。这样的人,一旦身居高位,那恐怕就是人类的灾难。
我想说;人的深度,绝不是深沉的城府,它实际上是人的一种气质和底蕴的载现。
所以有深度的人很难被欺骗,同时又更能理解人,宽容人,因为他明白,人性的缺陷,一般不是本人的过错,而多是环境或生活使然。
所以,社会需要包容和爱心。而不仅仅是对别人的吹毛求疵。
社会需要真正的圣贤,国家需要忠诚可靠的人去作为,去担当。而绝不是那些失聪失明的摆饰。
他们既没有深厚的涵养,又没有智慧的认知。更不具备把握政策,解读政策,推进政策的能力。我真不知道,这样的人,国家养他们做甚么?
我想,随着我国反腐的深入,精准,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完善。我在我的有生之年,一定能看到这些闹剧的落幕。
所以,我要更好地修为,做好自己。因为我明白,在将来的日子里,不管地位高低,职位如何,大家都在努力追求一种人格上的平等。一种美好的生活。
而且,我坚信,这美好的未来,不会因为少数人的无知而迟到。因为,真理从来就不会缺席。
在国庆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2023年9月25日于贵阳

作者简介:苏娴,笔名晨曦,毕业于法律与中文专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爱好者。共发表文学作品两千余篇,由中国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了系列丛书《风》《花》《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