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淑苗

女人天生爱做梦。四年的大学生活,美丽的清华园烙在我的心里,注入到我的灵魂里。清华的校门、主楼、图书馆、教学楼、体育场、新斋宿舍楼、校园内的那条小河……都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我爱我的母校,我想念我的同学们。但是让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有一天我们班的六位女生及其家属一行九人会分别从千里之外来到我的家门口与我相聚。
我们班1972年入学,1975年毕业,1992年举行了第一次同学聚会。十年一聚,加上临时小聚,2015年应该是第五次,聚会期间,我正在上海女儿家。班级群里给我发来了照片和视频,女同学看我2012年没去,2015年,还因腿疼不能去。感到非常遗憾,又很想念。不知道腿疼到什么程度?什么状况?为此我们便在群里闲侃神聊。有人提出:我们到山西看望你吧!群里便有女生呼应,我顺口答到:“好啊,好啊,欢迎欢迎!”我以为她们是在开玩笑,根本就没有当真,他们会不远千里来看望我吗?直到有一天我回到家后,同室好友弓维平就发微信给我,准备订高铁票来临猗。
看到微信后,我当晚就失眠了!我被同学们的真情感动着,想起了在学校的朝朝暮暮。我想起了何俊英、弓维平、赵雅萍、高淑和、王兰英、耿玉梅等,我们在一起的欢乐时光,以及他们对我的友谊和帮助。我们同宿舍的同学躺在床上猜迷语的情景历历在目,月光下,塔顶上找情报的谜底还记忆犹新!2002年聚会后匆匆一别十多年,她们都还好吗?多想很快见到她们!兴奋之余,又有点发愁,愁的是,如何能够接待好他们?当时我腿患骨性关节炎也十年时间,行走非常不便,家里人也劝我关节置换后再接待。但我想一定不能让同学们失望!不管什么情况,既然答应了,就要一诺千金。我决定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珍惜同学们的一片真情,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接待好他们。除了让他们到附近旅游景点外,让他们见识一下我们水果之乡的乡村魅力。具体如何接待,如何安排,我考虑了几乎一整夜。
第二天,好友弓维平便主动和我联系,她是我们班每次同学聚会的组织者之一,很有经验。她详细询问了我的有关情况后,帮我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行程安排表,并商定了聚会的具体事宜。时间定为一个星期,住宿就定在县城的天源宾馆,环境卫生也上档次。有免费的早餐,晚上有自助晚餐。每天晚上免费开房洗澡、桑拿。宾馆价格也很优惠。在去壶口景点的车辆安排上颇费了点心思,加上我的家人一共14个人,县城只有30座的豪华轿车且价格不菲,很是浪费。只找到一辆15座的中巴车,但空间太小,同学们都是快70岁的人了来回行驶个三四个小时,坐着很不舒服。眼看离同学们到来的日子越来越近,去壶口的车辆还没有落实,我真是心急如焚!突然想到我的同事好友吕翡翠,她经营着一家旅行社,联系后她在日本,说两天后回来帮我联系。放下电话,又怕我着急,当时就在日本和运城的十五座司机张师傅取得了联系,并把电话号码发给了我,帮我解决了燃眉之急,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我为同学们的到来努力做着各种准备,朋友秋菊以过春节的标准帮我打扫了小院和单元楼的卫生,以清新整洁的环境迎接我亲爱的同学们。我以临猗的地方特色为优势,给同学们准备了各种水果,本地的特色小吃。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切准备就绪。10月14日,从天津、大连、湖南长沙提前聚集到一起的同学,从北京出发,下午四点钟到达运城高铁站,迎接我想念的同学们。在出站口,我翘首盼望,十几年没见,他们都变样了吗?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我焦急地向站内望去,一波一波的人流过去,就是看不见我的同学们。突然,一个熟悉的面孔映入我的眼帘,我的同宿舍好友精干利索的弓维平第一个出站,高雅文静的北京姑娘许述彩,经常给我买零食吃的赵亚萍,人缘最好的申展展,一进校门,最先认识的周慧夫妇,小鸟依人的王兰英夫妇。我不顾腿疼高兴地向前奔跑着,幸亏老伴扶着我,才没有摔倒!我们快乐地相拥在一起,有的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我租用了一辆面包车,一辆出租车,老伴开了我们家的电动汽车,把同学们接回到县城的天源酒店。确认房间稍事休息后就是我的接风宴了,我郑重其事地致了欢迎词。
回到住处,一大箱品种齐全的各种当地水果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有苹果、石榴、冬枣、柿子、山楂、梨、核桃、扫尾的葡萄等。还有临猗特色的各种小吃,馍干、馍片、馍条、油饼、麻花、千层饼等,应有尽有,大家争先品尝。接着,同学们拿出了各自带来的礼品,真是五花八门。有天津的大麻花、北京的稻香村大盒糕点、湖南的熏鸡、熏鱼、熏兔、大连的鱼干及其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海产品,每人一条漂亮的大纱巾,给小孙女买的几身衣服。弓维平更是煞费心思给小孙女准备了各种小食品以及银项链、小手镯,还给我带了一包当时电视上热卖的价格很贵的贴腿膏药及暖宝宝等等,都是精心挑选购置的。他们真的是像走亲戚一样,用心带来了各种礼物,大家高兴的有说不完的话。
旅游的第一站便是全国闻名、雄伟壮观的壶口瀑布,七点半,中巴司机张师傅准时在停车场等候。我们带了一大箱的家乡水果和当地各种小食品以及两个削苹果刀、两个核桃夹子、两大捆的农夫山泉,还有老伴专门给我准备的轮椅,因为我不愿意放弃来回途中和同学们长时间相处的机会,他决定和儿子儿媳推着我去壶口景区。一路上,我们一边观风景,一边回忆过往,又说又笑,好不开心,仿佛又回到了青春洋溢的学生时代!大家每吃一种水果和小食品,都要在班群里亮一亮、秀一秀,让同学们猜一猜,一路走,一路吃,一路秀,让没来的同学馋死了,羡慕极了。班级群里互动的非常热闹,那几天群里的关注点都在我们这里。
来到壶口景区,瀑布高达几十米,主瀑难以接近,远远望去,烟波浩森,威武雄壮,大浪卷着水泡,奔腾咆哮,以翻江倒海之势,分流而下,北京石化老年合唱团的周慧同学情不自禁吟出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米,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优美诗句,同学们欢呼跳,拍下这美好一瞬间的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
次日,我们去了关公庙,我租了一个面包车,老伴开了自家的电动汽车,一路说笑,一路调侃,甚至打闹,出租司机还以为是北京插队知青回村里探望乡亲呢!知道是同学聚会后直夸这个办法好,还顺便介绍了我们这里的水果和风土人情。走进解州关帝庙,场景是那么宏伟壮观,那巍峨的建筑,庄严的塑像,震撼了同学们,看到香炉和铜供桌,有的同学也跃跃欲试,他们说:东方人信仰关公,关公精神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参观完关公庙,大家品尝了山西有名的解州羊肉泡。
又一天,风和日丽,弟弟和侄儿在摘苹果的百忙之中,每人都抽出一天时间各自开着自己的私家车,陪我和同学们游览了永济的鹳雀楼、莺莺塔、黄河大铁牛。登上鹳雀楼,看着王之涣的塑像俯视着古老的黄河,大家不由自主共吟了王之涣的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到了莺莺塔,看到了西厢记的人物蜡像,敲击塔西地面石块,听普救蝉声。参观了永济唐黄河铁牛馆,并来到黄河岸边合影留念,还吃了地方特色小吃凉皮和扯面。
回到家里,我那能干的好朋友赵珍在家里为同学们准备了一顿临猗地方特色的丰盛晚餐,有煮玉米棒子、蒸红薯、蒸冬枣、当地的凉粉、煎饼、油糕、油条、烧饼、干酵馒头,并熬了一大锅小米粥,做了几个荤菜,几个素菜,有热菜,有凉菜,有野菜,同学们吃的津津有味,就是感觉凉菜有点酸,真正见识了山西人的爱吃醋。
参观完景点后,用一天的时间安排同学们县域内农业观光。经营公交公司的局长以最优惠的价格租给我们一辆公交车,早上从县城出发,第一站来到口感最好的苹果生产地大嶷山脚下——我的娘家,由于弟弟的苹果已经落地,他把我们领到他的朋友果园进行了观光,看到排列整齐的大片苹果树同学们兴奋极了,在果园里品尝拍照不亦乐乎。接着到我弟弟家里,摘下的几万斤苹果堆在院子里像是起伏的小山丘,是一处别致的风景,同学们陶醉其中,拿着一个个自己喜欢的大苹果,真是爱不释手。红红的大苹果鲜艳夺目,同学们一边品尝一边手里变换着苹果,拍出了各种神态的照片。
中午去看石榴。老伴的侄女婿先让同学们观光了事先联系好的许运石榴庄园,里面藏着红珍珠的又红又大的石榴挂在树上,同学们在这里是大饱眼福,尽情的观光与拍照。离开石榴庄园,到了侄女的石榴地,几十亩的石榴树望不到尽头,沉甸甸的石榴挂满了枝头,侄女和女婿让同学们随便品尝,眼福口福同享,很是解馋。然后让同学们自己找一个最好最大的石榴带回作为纪念。并给我摘了好几箱最好的石榴带到县城,放到同学们的礼品盒里。
当天的最后一站是看冬枣。小黑同学是县上有名的枣树专家。听说同学们要来,他提前便无偿提供了接待同学们的全部冬枣。后来我又想让同学们观赏挂满冬枣的枣树,尽管成熟的冬枣急于下树,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特意留下了一小片枣树供同学们采摘和品尝。在村民的冬枣都落地后,这片挂满冬枣的枣树就异常的显眼,成了“拾荒人”眼里的主要目标,眼看着树上的冬枣被蚕食的越来越少(他的损失很是不小),迫不得已才把树上的冬枣摘下来招待同学们,临走照例带走不少冬枣,装进同学们的礼品盒。同学们对他充满着深深的敬意,我对这个豪爽义气的山东二代内心则充满了感激!
最后一天安排,同学们在县城自由活动,我带他们逛了农贸市场,他们对县城的市场很感兴趣,物价非常低,值得买的东西很多,可惜无法带回,有的买了核桃之类的干果,我到产地帮他们采购了石榴等产品,并帮他们发了快递。下午带他们去县城公园参观拍照,公园的楹联内容和书法,显示了临猗的文化特色,让他们惊叹不已!
晚上举行了一个比较隆重的答谢宴会,同学们在答谢词中说道:在金色的十月,我们来到花果飘香的美丽临猗,张淑苗同学的家乡。一个星期的行程远超出我们的预期和想象,不但去了旅游景点,还去了苹果、石榴、冬枣的水果基地,让我们这些城里人走进了田园,开阔了眼界,大饱了口福,找到了不一样的感觉。淑苗同学坐着轮椅全程陪伴,服务安排同学们的饮食住行。各种应季水果特色小吃应有尽有,丰盛无比,这是一次最快乐,最舒适的相聚,这是一次收获最大,花费最少的旅行!谢谢你们!真心欢迎你们有机会到北京来,到天津来,到大连来,到长沙来,到我们各自的城市来作客!
离别时给每个同学带了一个专门挑选的精美的水果箱,里面分别装有优质少量的苹果、石榴等当地水果。考虑到同学们年龄大了不便携带,买的手提箱也只装十斤左右,剩余的水果和小吃让他们自己量力而为。
幸福的时刻总是短暂的,10月20日,同学们带着欢乐,带着满足,满载着情谊,满载着收获,恋恋不舍的与我们告别,回到各自的城市!再见了,我亲爱的同学们,何日再相逢!
一个星期的同学聚会,给我留下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