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阿尔泰
柯扬

“阿尔泰”为蒙语,意为“金子”。“阿尔泰山”是“金山”之意,在中国唐代即有此叫法。阿尔泰山山系是欧亚大陆的宏伟山系之一,阿尔泰山脉西北部有最高峰——友谊峰,海拔为4374米,也是阿尔泰山的主峰。。中国境内的阿尔泰山只占了其中不宽的南坡,长约500千米,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最北部,是新疆地区“三山夹二盆”基本地貌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阿尔泰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斜跨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境,绵延2000余千米;中国境内的阿尔泰山属中段南坡,山体长达500余千米,海拔1000—3000米。主要山脊高度在3000米以上,北部的最高峰为友谊峰,海拔4374米。
阿尔泰山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很久以前就发掘出了大量旧石器时代的文物。这里记录着许多部落民族在这方土地上的起起落落。

阿尔泰山脉为北西向的褶皱山系。山体是准平原化的低矮山丘,地貌特征为自北而南逐级下降的阶梯状。有多级夷平面,一般公认有4级,2010年统计时,海拔分别为2900~3000米,2600~2700米,1800~2000米及1400~1600米。山山体浑圆,山坡广布冰碛石,U形谷套U形谷,古冰斗成层排列,羊背石、侧碛、中碛、终碛等清晰可见。
阿尔泰山脉受气候及山体海拔众多自然地理因素影响,其山地地貌垂直分带现象十分明显,由高至低,现代地貌作用大致可分成5个带,现代冰雪作用带,冰原作用高山带,侵蚀中山带,干燥、半干燥剥蚀低山带和干燥剥蚀丘陵。
阿尔泰山脉山体宽约120千米,向东逐渐变窄,至青河县附近只有60千米宽,山体高度一般在海拔2500~3500米左右,山麓地带高度一般为海拔500米左右,山脊高度一般均在海拔3000米之上;山体高度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至青河县山地高度已下降至3000米以下,个别只有2200米;再向东南即没入戈壁荒漠之中。山体地形多因断垒作用从山麓至分水岭呈阶梯状逐渐升高,山间没有较大的盆地及谷地分布。
西部的山体最宽,愈向东南愈狭窄,高度亦渐低下;从东北部中国国境线,自西北向东南山势逐渐降低到3000~3500米左右。山前有西北大断,向南西逐渐下降到额尔齐斯河谷地,呈4级阶梯,山地轮廓呈块状和层状;只在高山地区有冰蚀地形并有现代冰川,是中国最北端的现代冰川分布中心;除沿北西向断裂作串珠状分布有断陷盆地外,无大型纵向谷地;阿尔泰山堪称典型的断块山。
阿尔泰山脉山间及山前盆地和谷地多属断陷性质。山间盆地多呈菱形或三角形,且成排分布,与断裂紧密相伴,断裂常切过几个盆地,呈串珠状出现,如南坡的阿克布拉克、海流滩、琼库尔、塔尔浪、阿魏滩等。

阿尔泰山脉属中纬度大陆性温带气候。阿尔泰山区冬季寒冷,积雪厚,年均温在-3.6~1.8℃。阿尔泰山脉四季气候特点差异较大,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开春,阿尔泰山区无夏季。
阿尔泰山耸立于亚洲腹部的干旱荒漠和干旱半荒漠地带,西风环流带来大西洋水汽,顺额尔齐斯河谷地和哈萨克斯坦斋桑谷地长驱直入,向北遇阿尔泰山,受逼抬升降水。降水较为丰富,降水随高度递增和由西而东递减,冬夏多,春秋少,低山年降水量200~300毫米,高山可达600毫米以上;降雪多于降雨,且积雪时间随高度增加而延长,中高山积雪长达6~8个月,低山仅5~6个月,雪线低至海拔2800米左右,是中国最低的雪线;气温变化随高度增加而递减。阿尔泰山区气候垂直梯度变化明显,具有冬长夏短而春秋不显的特征。

阿尔泰山径流较丰富,发育了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河。两河皆构成典型不对称的梳状水系。额尔齐斯河是新疆境内唯一外流河,根据2010年统计,中国境内流域面积5万平方千米,全长546千米;河水补给来源主要为降水、积雪融水和冰川等,多年平均径流量100多亿立方米,占阿尔泰地区总径流量89%,注入斋桑泊,最后流入北冰洋。乌伦古河,支流在山区,山前为散失区,全长573千米,最后归宿于乌伦古湖(布伦托海、福海),在二台站以上,流域面积为2.2万平方千米,补给来源亦以冬季积雪为主,多年平均径流量11亿立方米。两河上游多峡谷和断陷盆地,落差大,水流清澈,含泥沙少,水力蕴藏量约50万千瓦。

阿尔泰山脉植被十分丰富,高山带具有亚寒带山地植被特征,低山带则具有荒漠植被的特征。西北部受西风和北冰洋冷湿气流的影响,较为湿润;东南部山势渐低且相对干燥,故植被类型的垂直分布呈现为东南部比西北部较高。
高山垫状植被主要分布于阿尔泰山西北部海拔3000~3500米的高寒地带。
高山、亚高山的草原草甸分布于2600~3000米之间各河流上游地区。
阿尔泰山森林面积很大,多分布于阴坡和沟谷。自西北向东南,由于气候差异,森林分布的高度上限为海拔2300~2600米,下限为1300~1900米。
山地干草原分布于海拔800~1300米的低山带,因受准噶尔盆地影响,气候较温暖,土壤为粟钙土,生长以干草原为主植被,并有大量灌木渗入。
山麓荒漠、半荒漠植被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前残丘和山麓冲积台地上,因受准噶尔盆地影响,气候干燥,雨量稀少,土壤为山地棕色荒漠土。

阿尔泰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的已列入保护对象。在阿尔泰山的西段,具有典型的南西伯利亚动物种群,以种类(数)繁多的森林动物为主,如松鸡、岩雷鸟、貂熊、紫貂、雪兔等为其代表,羽毛丰厚,可在漫长的深厚积雪环境中生活;水域中以北方冷水型高山淡水鱼占优势,如蜇罗鲑、细鳞鱼、北极茴鱼、江鳕等。在阿尔泰东部河流分布有孑遗动物——河狸,已列为保护区。另外,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有白肩雕、貂熊、河狸、雪豹、野马、蒙新野驴等,列为二类保护动物的有普通松鸡、黑琴鸡、大鸨、高山雪鸡、胡兀鹫、雪兔、北山羊、马鹿、原麝、水獭、紫貂等,列为三类保护动物的有岩雷鸟等。

阿尔泰地区天然森林面积大,资源蓄积量大,是新疆最具开发潜力的一个林区,主要分布于阿尔泰山山地和额尔齐斯河等河谷地区。在阿尔泰山山地地区,森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300~2600米的阴坡,山地林区总面积达1860万亩,其中森林郁闭度在0.4以上的森林面积为474.4万亩,0.3以下的疏林地面积为129.2万亩。林区森林覆被率为25.5%,活立木蓄积量为8075.9×104立方米,优势种为西伯利亚落叶松,其次为西伯利亚云杉、西伯利亚红松、西伯利亚冷杉、山杨、桦木等,成过熟林分别占林区面积、蓄积的50.2%和65.6%;年生长量为96.5×104立方米,年枯损量为95.9×104立方米,损失严重。乌伦古河与额尔齐斯河河谷林区主要树种为银白杨、黑杨、苦杨、杂交杨、各种柳和桦等,但滥伐严重,有林面积减少很快,现存森林面积26.8万亩、灌木林面积8.8万亩、蓄积量107.7x104立方米。
岩画长廊沿阿尔泰山绵延1000多千米。阿尔泰是古代北方各民族聚居又不断迁徙之地,古代游牧民在山区及河谷等必经之地凿刻了许多图画,内容有动物形象如羊、牛、马、骆驼、鹿、狼等,也有狩猎、放牧、舞蹈、宗教等人类活动场面。其年代悠久,是考证中亚古代历史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教材,具有较高的科研和旅游观光价值。

喀纳斯湖风景名胜区
喀纳斯湖风景名胜区位于布尔津县北部的阿尔泰深山密林之中,为典型冰蚀湖泊,形似弯月,面积有44.78平方千米。

可可托海矿区山水草原风光旅游区
可可托海矿区山水草原风光旅游区位于富蕴县境内,以可可托海宝石矿区为中心,连接周围一系列各具风光的旅游点,如海子口水库。
(待续)
柯扬于长城
2023.10.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