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其随遇而安,何如顺其自然
憨子
现在,说随遇而安的人越来越多了,那么,那么随遇而安好吗?
为什么要随遇而安?按照整个社会的理解,江湖潮浪滚滚,人在其中不过一篇落叶,如何被江湖裹挟绝对不由自己,这就是人常说“身在江湖,身不由己”。既然身不由己,何妨随遇而安?
何为随遇而安,按照最权威的解释,随遇而安的“遇”就是指不因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客观存在千奇百怪,千变万化,你遇见什么样的客观存在及其怎样变化完全不由你自己。既然如此,那就顺应客观存在随遇而安。
上述说法我不能说没有道理,人不能与客观存在抗衡谁都知道,但我觉得这总有些那个什么,姑且叫做无可奈何消极适应,让人悲观悲催。
因此,我倒是想起一个故事。
解缙(1369-1415)字大绅,明代江西吉安府吉水人,文学家。少有神童之称。解缙小时候家里很穷,父母以磨豆腐为生。但穷人家却有个富邻家,他家对面就是曹尚书的豪华园林,尚书家门就掩映在一大片竹林后面。两相对比,解缙家更显得寒酸。
谢家寒酸但解缙不寒酸,穷书生就有穷书生的乐趣。
某年春节,解缙借尚书家的景写了副对联贴在自家的破门上:
门对千竿竹
家藏万卷书
对子很快就引得路人围观赞叹不已,曹尚书听下人禀报说谢家拿他院里的竹子说事,不觉心中愤怒:这小子也太狂了!他马上吩咐下人把竹子全给削短了,
解缙见对面的竹子削短了,就给上下联上各加了一个字,对联变成:
门对千竿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看看,这门联是不是比原来更有味了,自然更获得人们的赞扬。
曹尚书看到解缙拿他的竹子“说长道短”赢得人心,更加愤怒,就吩咐家人将竹子连根刨了!我看你还竹短书长!
让曹尚书想不到的是,解缙又在自家的门联上下各加了一个字,这回成了:
门对千竿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呵呵呵,“说长道短”的谢家门联又增加了“议有论无”,意蕴更加深刻隽永,乡里竞相围观指点。
事情变成这样,曹尚书气得头脑发昏,但竹子既已刨光,干瞪眼却再也无计可施。
这个故事可能有杜撰的成分,但它能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故事中的谢缙面对曹尚书家的财大气粗而不气馁,而是以欣赏的姿态将对方的竹林作为自己的骄傲,“门对千竿竹”到“门对千杆竹短无”就是这种心情的写照。但曹尚书家的竹林怎样变化,由曹尚书决定,他是无能为力的。但无论曹尚书将竹林怎样变,他都以欣赏的姿态面对,自家的门联也随之变得更加精彩。
解缙正是以乐观欣赏的态度看待身不由己的客观存在,糟糕的客观存在也就成了自己愉悦的风景。
解缙这样的心态,你也可以说这就是随遇而安。但我觉得,与其说解缙的这种随遇而安与大众不同,不如说解缙这叫“顺其自然”。
按照老子的解释,顺其自然就是顺应自然的的变化采取恰当的对策,以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解缙明知曹尚书的低劣用心,却始终以欣赏的态度应对其操纵的变化,快乐了自己,娱乐了乡党。
解缙正是有这种顺其自然的精神,后来终成一代名儒,主持纂修《永乐大典》,著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书唐人诗》等。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就解缙的所为而言,愚以为,人生与其随遇而安,何如顺其自然。
2023-9-28
作者简介:
刘彦强,笔名憨子,陕西咸阳人,高级教师。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近四十年,为全国知名政治教师,曾在各类教育刊物发表教研论文180余篇,主编出版《青少年心理行为咨询丛书》、《中学思想政治课学习指导丛书》、《学习心理学》、《坡刘村志》等书,并主编或参编多种教辅读物。教学之余,也写些杂谈散文以及诗词,散见以哲理性见长。有百余篇散文、诗歌散见于多种刊物,并有《佳儿传奇》、《生死孽缘》、《雪夜惊魂》、《情断大年夜》等小说问世。
“白鹭杯”首届文学作品大赛暨纸刊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15197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