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新疆看海
作者:张泽新
从武汉出发,列车一路西驰,经甘肃,入新疆,满眼尽是无垠的戈壁荒漠,因心中向往着西域美丽的天池和那拉提草原,所以,并不觉得旅途枯寂。不曾想,在新疆这个离海最远的地方,意外地见到了远衔天山、浩无涯际、水天一色、鸥鸟翔集的大片瀚海,养眼、养肺又养心,好生惊喜,觉得此行血赚。
说新疆有海,或许有人不大相信。但中国古代典籍中早有关于“西海”的记载,还有“西海龙宫”“西海龙王”的神话传说。其实,新疆与海有着很深的渊源。地质考古研究表明,在几亿年前,新疆所在的位置就是大海。后来因为地壳运动,新疆所在的板块上升,大海消失,变成一片又一片山脉。山脉联结,挡住南来的印度洋水汽,又拦住北下的北冰洋寒流,让剩余的海水也蒸发殆尽。能证明大海曾经存在的,只有一片又一片的盐碱地。
我所见到的海,就是有着“新疆之海”别称的博斯腾湖。它是中国最神奇的湖,介于湖与海之间,像湖又像海,既有湖的情韵与丰美,又有海的壮阔和非凡,素有“中国西海”之称。博斯腾湖位于新疆中部、天山之南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天山南坡焉耆盆地东南,距离博湖县城东14千米,属于山间陷落湖,主要补给水源来自西北的开都河、乌拉斯台河、黄水沟、清水河等,同时又是孔雀河的源头,穿过铁门关峡谷,进入库尔勒地区,最后汇入罗布泊。
历史上,博斯腾湖乃至湖泊全流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也是汉唐两代经略西域的重要支点。自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后,一直处于内地中央政府的有效管制中。它是一个绿洲农耕文明生活形态的城郭。这里是土尔扈特部落东归下马站立的地方,被称为英雄下马站立之地,极具历史底蕴。曾孕育过东归文化、西游文化、渔猎文化、非遗文化,文化底蕴厚重。当年,张骞、班超、玄奘、岑参等都曾在此留下足迹。相传,唐僧去西天取经时,在离此地不远的流沙河受阻,《西游记》中记载此河水势凶险,为卷帘大将占据,常人根本无法渡过,有诗为证:“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唐僧在此地收卷帘大将(沙僧)为徒,赐法号“悟净”,卷帘大将(沙僧)一心归佛,同八戒、悟空一同保唐僧西天拜佛求取真经。因此,博斯腾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中国名湖的得名大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博斯腾湖也不例外。相传,这块盆地原本只是水草丰茂的草原,名叫博斯腾的小伙和名叫尕娅的姑娘相爱于此,却遭雨神的横刀夺爱,尕亚誓死不从。雨神大怒,连年滴水不降,于是草原大旱。勇敢的博斯腾与雨神大战九九八十一天,终于使雨神屈服,但博斯腾因过度疲惫而死。尕亚痛不欲生,眼泪化作大片湖水,最后悲愤而死。为纪念他们,当地牧民将该湖命名为“博斯腾湖”。
千百年来,天山冰雪融水像甘甜的乳汁一样源源不断地在这里汇聚,滋养了鬼斧神工的造化。博斯腾湖是新疆最大湖泊和中国最大内陆淡水吞吐湖,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5公里,总面积1646平方公里,湖面海拔1048米,平均深度9米,最深处17米。湖体可分为大湖区和小湖区两部分,大湖区面积约988平方公里,蓄水量99亿立方米;小湖区面积为240平方公里。在博斯腾湖,生命之源的湖水、死亡之海的沙漠、地球之肾的湿地与马背民族的蒙古族特色风情有机融合,雪山、湖光、绿洲、沙漠、奇禽、异兽同生共荣,互相映衬,组成了丰富多彩的风景画卷。
9月11日,我随《今古传奇》天山笔会作家采风团来到博斯腾湖国家湿地公园,游览了莲海世界和大河口两个自然风景区。
踏上木制栈桥正式进入小湖区的莲海世界,我们乘坐画舫开始沙漠中的绿洲之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片野生睡莲的美丽天堂,它们犹如巨大的“水上花海”,层层叠叠、渐次开放、婀娜多姿。各色睡莲就像一个个千娇百媚的少女,宁静、纤巧、雅致,亭亭玉立于深绿色的湖面,尽情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美艳与风采,白莲粉妆玉砌,红莲妩媚妖娆,黄莲富贵宝气,紫莲艳若晚霞,尤其是那极其罕见的鹅黄粉红双色睡莲“万维莎”分外引人注目。曾在画册中看过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用光与影创造的奇幻睡莲,今日得见如此壮观的万亩睡莲场景,觉得颇有几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但仍觉没能透彻体味博斯腾湖“珍珠项链”的精髓和真韵。船行湖中,人在画中。轻风拂面,芬芳馥郁,幽香四溢,沁人心脾,直叫人神清气爽。
据了解,博斯腾湖睡莲有8万亩,是野生白水莲,为我国西北高纬度地区所独有,它的耐寒花期是其它品种睡莲无可比拟的,每年四月底就含苞欲放,花期直至十月不败。其神奇之处在于,每天日出花瓣盛开,日落则花瓣合抱闭合,被誉为“水中睡美”。因其富含17种氨基酸的天然营养源,又被称作“水中雪莲”。其实,它的最大功能是净化水体,可有效吸收水中重金属含量,堪称湖泊浊水态与清水态之间的转换开关及维持清水态的缓冲器。
继续前行,视野里不断出现的是一簇簇、一丛丛、一片片青翠高大的芦苇,娉婷于水的中央,犹如整装待发的士兵,护卫着博湖这片美丽的土地。有资料显示,博斯腾湖年产芦苇20万吨,是全国四大芦苇生产基地之一。这里芦苇的绿色与众不同,清新而柔和,散发着一种难以抵挡的生命力。它们与水融为一体,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承载着自然的生命律动,代表了生命的坚韧和力量。每一根芦苇都有着独特的曲线,每一片苇叶展现着相同而又不尽相同的形状,组成丰富而和谐的因素。风儿掠过芦苇,带动紫色芦花快乐而自由地轻盈起舞,我的心灵仿佛浸染了恬静甘露的滋润,喜不自胜,沉醉若狂。窄窄的航道曲径通幽,看似驶入了死胡同,但转个弯便是柳暗花明,更有莲花四溢、惊鸿照影、游鱼跃水。芦苇荡里,莲花丛中,翩翩起舞的白鹭、沙鸥、野鸭、天鹅等等,随处可见,这里是鸟类的天堂。据统计,环博斯腾湖的鸟类有9目24科198种,占新疆鸟类总种数的43.71%,占全国鸟类总种数的14.88%。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3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7种。在三、四月份鸟类迁徙的高峰期,鸟类总数量可达数十万只。这里绝对是爱鸟者拍摄鸟类大片的理想之选。成片的睡莲与连绵的芦苇交相呼应,莲花海、青纱帐、湖上鸟、水中鱼、船里人,铺陈着天地人自然和谐的和美画卷,展现出大美新疆莲海秋苇的靓丽风光,俨然一幅浓墨重彩的江南山水画境。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芦苇,几千年生生不息的植物,它见证了无数爱情故事,也传承着无数优美诗篇。小湖中央有一处古典阁楼建筑,名曰“莲海阁”。穿过小楼,芦苇荡中开出小路。高大的芦苇仿佛青纱帐,形成一道道天然屏障,遮蔽了所有人的视线,与纵横交错的木栈道共同构成一幅巨大的绿野迷宫,给人以神秘之感。踏着咯吱作响的木栈道前行,看见了风车与爱心,这里俨然被打造成了浪漫的寻爱之旅。穿越其中,不失为一种有趣的体验。我在迷宫中穿行,回想着博斯腾与尕亚的爱情故事,试图将匆匆而来的自己浸润到湖泊苇荡的清新气韵之中,让湖风苇影抚慰焦灼的情绪和不安的灵魂。后来我才体悟到,至死不渝的挚爱才是博斯腾湖的灵魂。正如土尔扈特人深爱着祖国而从伏尔加河畔东归一样,新疆人也挚爱着这里,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爱故乡、爱家人的基因。博斯腾湖水,有着他们生存、相爱、成长的故事,爱的是她承载着的情与愿。因此,这里的人和这里的水,可说是双向奔赴。据介绍,2013年10月18日,以“中国爱情海,博湖芦苇情”为主题,在此举办了新疆·博湖第三届国际芦苇文化艺术节,十对年轻人身着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等民族的传统和现代婚礼服饰,缓缓走在芦苇丛中的场景,让当地人和游客大呼过瘾,还有《芦花仙子》《在水一方》《芦湖之恋》等体现爱情的歌舞节目,把一场爱在博湖的芦苇盛会办出了特色,办出了影响。此后,许多新人来这里拍摄婚纱照,以圣洁的湖水作证,以生机勃勃的芦苇为媒,踏上了幸福之旅。
登上二楼,视野无限开阔,眺望全景,蓝天、青山、沙海、芦苇、睡莲、碧波,尽收眼底,水天相连成趣,莲苇相映成景,奇幻与现实交织,浩瀚与婉约相融,十分魔幻,妙不可言。置身于这绿野千里、水草丰美的风水宝地,不由得发自内心地感叹造物主恩赐给博斯腾湖特有的美。此时,大家纷纷举起手机或相机,从不同方位和角度拍取全要素的景物风光,定格生命的美好瞬间,恨不得把这里的湖光山色和风姿韵味悉数装进相册,珍藏此生难忘的记忆,留待时间发酵后再悠悠回味。
用罢午餐,我们一行驱车来到大湖区的大河口西海渔村景区。粗壮原木打造的景区大门,木柱之间用粗麻绳捆绑,巨型铆钉相接,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原始古朴的蒙古族豪情,也充分显示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大河文化。走过西海第一锅、西海烧烤棚、蒙古大营和观鱼轩,便来到了长400米、宽7米的西海长廊,长廊顶棚用湖中芦苇编织的苇帘覆盖,遮阴避暑,环保美观,展示了博斯腾湖的芦苇文化。长廊的每根立柱上悬挂着鱼的LOGO形象,体现出博斯腾湖的湖鱼(福鱼)文化。走在长廊的木栈道上,感受郁郁葱葱的芦苇丛,突见水中荷花与荷叶相互映衬,成双成对的黑天鹅悠哉游哉,纯然是江南水乡般的景致和情韵。在长廊正中的对面水中,一座高约50米的巨大半圆形拱门格外醒目,芦苇衬景,蓝毯铺地,红旗飘扬,两个小型蒙古包对称地摆在场地两边,一看便知是水上舞台。拱门上蓝底红字的“博斯腾湖第十六届开湖季捕鱼节”清晰可见。据介绍,博斯腾湖每年的捕鱼节、芦苇节、冰雪节等重大节庆,都会在这里举行开幕式和闭幕式,水上舞台成了大河口景区的一道亮丽标志。通往大河口码头道路右侧的西海福鱼雕塑,融合了西海文化、福鱼文化、祈福文化的因素,用福、䘵、寿、喜四鱼的吉祥喜庆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顺着一条伸向湖中的宽阔木栈道前行四五百米,终于来到了看海的地方——望海亭。脚还未踏入亭内,早有新疆籍著名网红歌手刀郎作词作曲的《西海情歌》优美曲调传入耳膜。这里其实是一个游客码头,据说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深水码头。望海亭南边的海心山特别抢眼,它是由延伸进湖中心的沙山形成的小岛屿。第一眼看到原始、古朴、自然的心形小岛,我忍不住停下脚步仔细观望,岛上有一个类似蒙古包穹顶的金黄圆顶亭子,四周长满绿色的植物,还有鲜艳的花朵盛放其间,通往亭子的石阶两旁插着不少黄底红边的旗帜,小岛、亭阁、绿植倒影湖中,美艳惊人,我连忙拍下这不可多得的湖光岛影。
望海亭的北边是一个网红打卡景点——西海沙浪。这是一片金色海滩,阳光、沙滩、椰树、小木屋一样不少。沙滩上有众多的白色遮阳伞和遮阳棚,也有浪漫的秋千,还有欢乐的沙滩足球和排球、激情的沙滩舞台。有人打着赤脚,踩着松软的沙粒,走进清凉的水中,融入游泳的人群,释放活力,拥抱快乐。有人背朝大海,站在水边的沙滩上,在摄影师的指挥下摆出各种优雅姿态,拍摄着婚纱照,享受着幸福美妙时刻。欣赏这里的美景,随手一拍都是大片。蓝天碧水、阳光沙滩、椰风海韵,完全是大海的标配,应是不逊色于夏威夷和马尔代夫,难怪游客亲切地称之为“新疆的夏威夷”。
看到大河口博斯腾湖的那一刻,我才相信新疆是真的有海,而且这片海非常纯粹、特别宁静,我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大海。站在望海亭四顾,满眼是深碧如玉的蓝色,无瑕、透明,纯洁、安静,那是自然唯一赋予大海的颜色。水至大为海。远远望去,天连着海,海连着天,海天一色,浩淼无边,从湖的这一边根本看不到湖的那一边,简直就是沧海。登上游艇巡看大海,有一种在茫茫海洋中游览的感觉,感受非同一般。你看那平静的博斯腾湖微风细浪,心平气和,就像荡漾着蓝色的微笑,淡蓝色的湖水映着湛蓝的天空,蓝得异常动人,仿佛与天空醉在了一起。几片薄纱式的轻云平贴空中,宛如一个少女身着绝美蓝色夏衣,而颈间系着一条轻盈的白丝巾。阳光无比灿烂,像变幻魔术一样,把蔚蓝的大海装点得金光粼波,珠闪玉耀,异常梦幻。还有那沙鸥鸣空、盘旋翻飞,锦鳞入水、欢快畅游,一切是那么的自然和谐,简直就是对“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生动诠释。湿润的海风拂过脸颊,就像给脸喷了一层凉爽薄雾,让我幸福感爆棚。海水是生命的洗礼玉液,在干燥的新疆能享受海风的滋润,是一件无比惬意的爽心乐事。在大海的怀抱里畅行,我完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为她清新温润的辽阔胸怀所吸引,为她与世无争的纯情丽质所倾倒,为她深藏若虚的神秘魅力所陶醉,心胸也变得更开阔了。这是怎样的一种安若天堂、祥和美丽的世间盛景啊!
站在甲板上,王月荣先生自豪地告诉我们,眼前的这片湖还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有32个淡水鱼类品种,年产鱼类5000多吨,赤鲈、鲢鱼、鳙鱼、乌鳢、鲫鱼、青虾、池沼公鱼、鲤鱼、草鱼、中华绒螯蟹十个水产品种已通过国家环保部有机鱼认证,大湖区150万亩水域同时被认证为中国最大的有机鱼生产水域。博斯腾湖有机鱼成了名满中外的美味佳肴,成为当地的一张旅游名片。“西海第一锅”烹饪出的“万人鱼宴”是博斯腾湖大河口景区最大的亮点和特色。每锅可容3吨鱼4吨水,一锅便可满足万人味蕾,其鲜香养胃的精髓就是好水、好鱼、好食材。一边呼吸湖边纯净安逸的空气,一边享受锅中翻滚的本真馈赠,人间天堂莫过于此!
向导意犹未尽地告诉我们,博斯腾湖一年四季,季季有景,朝夕有霞,湖光海色,美不胜收。但仅此一游,我就觉得博斯腾湖恢宏大气,有魄力,有活力,有魅力,是个摄人魂魄的地方,她沉涵的丽质、飘忽的灵性,满是柔美的动感,实乃圣洁的天堂之湖。正如她那维语中寓意“绿洲”的名字,用逾千平方公里的面积,不仅妥妥地扛起了新疆的颜值担当,而且让这块土地人杰地灵,为世人认识新疆不一样的美好提供了崭新的视角。遇见博斯腾湖,是我新疆之行的治愈之旅,收获颇丰。她为我的生命之旅增添了新的悟语:既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在有限的生命之中,必须尽量迈开丈量诗和远方的脚步;你抵达的地方有多少,你的世界就有多大。
【作者简介】
张泽新,湖北省作协会员,仙桃市作协副主席兼党支部副书记,仙桃市孔子研究会副会长。出版有《一代人杰张难先》《说痴道怪》《沔水廉思录》等著述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