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法官李宗印:演绎最美夕阳红
王有震 赵世群
在驻马店老区泌阳县当提到法院李宗印的名字时,凡了解他的人无不用赞扬的口气说:他是政法系统的老模范,调解民事纠纷的和事佬,不知疲倦的老黄牛。也有人说他只顾法律不讲友情的老犟筋,也有人称他是德高望众的夕阳红。
1977年李宗印毕业于郑州大学政治历史系,被分配到泌阳县法院宋家场法庭工作。
该庭是1975年建立,又是最边远的法庭,所辖大路庄、马谷田等4个公社,这里地处山区,面积范围大,交通不便,群众稀少且居住分散,山民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争执而形成纠纷,甚至大打出手,造成人身伤害等引起诉讼。当时法庭人员变动频繁,收案多,结案少,造成积案久拖不决,当事人意见很大。加之我国各种法律法规尚未颁布,审理民事纠纷的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民事政策所规定的调解为主等16字方针,相对的不能及时判决审结。
李宗印看到法庭积案达100多件,大部分是山林边界、婚姻、轻微伤害,特别是婚姻纠纷比较难办,形成久拖不决。李宗印到该庭不足半年,负责人调回法院,由他负责该庭工作。
为了清理历年积案,李宗印暗下决心下大功夫完成任务,对疑难复杂案调查取证,对糊涂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管是大雪纷飞的严冬,还是烈日如火的酷署,他身先士卒,起早贪黑,与同事一起身背装满卷宗的背包,跋山涉水,走村串寨,奔波在深山远水的当事人之中,不顾一切的徒步或淌水为民解忧。由于他决心大,信心足,不辞劳苦,也感动了一部分当事人。如谭某诉余某离婚案长达2年之久未决,该案属4家转而成亲。当谭某提出离婚后,其他3家都把闺女叫回娘家并提出离婚,成为该庭的钉子案。这种案婚姻基础差,大部分属委屈求全,一旦被拆除,再组成婚姻家庭根本不可能,造成终生遗憾。同时李宗印也考虑到其他3对夫妻根本没有达到感情破裂,提出离婚只是一种要挟行为。所以他反复苦口婆心的做4方工作,向他们讲利害关系和社会影响,因家庭和人员相对较差组成和建立一个家庭实属不易,不能因一时之怒气进行解除,造成悔恨终生的后果。经他数十次耐心调解,当事人很受感到,最终调处感情彻底破裂的谭某与余某离婚,其他3家撤诉和好如初。该案审结后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响,都说“李宗印是为民解忧的好法官,是李法官的诚心和耐心感动了他们”。此案审结后,积存的100余件难案全部以调解和撤诉的方式结案,当年李宗印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该庭也被评为“先进单位”。
1980年他被评为“泌阳县劳动模范”,出席泌阳县劳模庆功大会。1981年,李宗印参加了河南省政法战线双先代表大会,受到省长赵文甫等领导的亲切接见与合影留念。鉴于他成绩突出,1982年他被县人大常委会任命为副庭长,1983年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4年他被调到刑二庭任副庭长,负责审理纠正历史上的冤、假、错案件。由于他认真负责,实事求是,按照政策使一大批冤、假、错案得到纠正,特别是为我党地下工作者陈子爵、侯定祥等人被错杀案件得到纠正恢复其名誉,他们的照片和事迹被收集到焦竹园革命纪念馆。
《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后,他被选调到行政庭任副庭长。2003年一名郭姓公民因为公安机关引路捉拿犯罪分子造成意外伤害提起赔偿诉讼时,经审理他拿出了公平的处理意见,经向院审判委员会讨论时被否定,造成错误判决。当事人提起上诉,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频道报导了该案情,并由中央政法大学教授作了点评,其意见与他所提意见基本相同。
一直以来,李宗印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群众中留下好口碑。他曾3次被县政法委评为“优秀执法模范”,在行政审判评比中他多次被中院评为“先进工作者”。
2010年李宗印光荣退休,被法院聘为法律文书制作的审查工作3年。期间他笔耕不辍,写出各种案例向党报投稿。特别是他加入到市老记者协会泌阳分会后,先后在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等发表村民李长山扶助贫困、古稀翁精心奉养百岁母亲等,还被乡土中原、县文史资料等采用稿件百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