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英娥(韶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总觉得今年的秋天有几分像春天缠绵悱恻,相当长一段时间阴雨绵绵的。秋分这一天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秋高气爽”。而且,这种“爽”是打着埋伏的,我开始的时候看着天空的云层非常友好,觉得独自去熟悉的大南华逛逛也是不错的选择——天不热,地也熟。
当公交车经过“曹溪文化小镇”的时候,望着窗外随车移动的仿古建筑,我想马上下车。师傅却说没站不能停,他热心地告诉我,到南华寺那边过来也是一样的。我又来到了浓荫蔽日的南华禅寺前面的广场。门前的曹溪香水映照着两岸端庄的石栏和身上轻盈飞跨的石桥,加上石墩上的菩提叶、岸边的菩提树的守护,再有一点微风吹送,禅韵也就流动了起来。善男信女或热情游客沿着阶梯缓缓走向心中的圣地,我却带着几分依恋走向新开辟的“曹溪文化小镇”。
“文化小镇”在我看来并不小。大片的菩提叶大门仿佛像大火柴叠成的立体图案,通透独立而相互交融。进了这道门,便可以与对面“静思”石碑正面高耸的“无相佛”遥相呼应,顺着莲花大道一步步向佛靠近。佛后有一棵抹得黝黑的菩提树造型。树旁应该是曹溪香水。也许我慧根太浅,居然没有从大菩提叶下入门向佛。此时的秋老虎让我不敢在宽阔得有几分空洞的海内外交流广场流连,走到两侧富有传统建筑特色的亭台楼阁。也许是刚领教过广场的恢弘气势,走到有不少竹子之类的植物包围着的廊坊显得有几分压抑。好些小沟也根本看不到一点水,只是从上面生长的植物可以看出这里曾经是“小桥流水人家”。隔着公路对望,可见对面的植被非常丰富,显示自然界历史的高大乔木不少,有几个老房角在繁茂的植被中若隐若现。我渐渐靠近那一堵新砌的墙,想找个口子进入里面有几分喧嚣的自然界状态。顺着墙边一条流得正欢的水渠往里走,走到了一条被植物包围着的铁门,门边的鹅卵石石柱上挂着的“韶关市广瀚恒顺置业有限公司”闪着有几分刺眼的光芒。也许,人类的圈地又弃置不用正好给小生物造了个乐园吧。访而不得正好让它们安居乐业。
我又来到了曹溪讲坛旁边的曹溪广场,绿草如茵,经柱参天,罕见行人。我凝望着曾经仰视的经柱,很快被火辣辣的秋老虎炫得睁不开眼睛。空旷的广场显得更加炽热。不得已,我又转身去了旁边的三联村,偶遇了倚在红墙边的一树蛇豆(或是毛豆)。细长的身躯随风摇曳,增添了几分温婉。还遇上了上次来遇到的“西京古道(马坝—南华寺段)”路牌。
转入熟悉的“拈花笑处”,居然遇到了不熟悉的场景:一群白鹭在绿意葱茏的小池塘边欢腾跳跃,骤然银光闪耀,白练飘舞。它们也许在开联欢会,也许在探讨生存大计,但给我这个异类无意中打扰,立即惊叫飞走。“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我算是体会到了北宋才女李清照少女时代体会到的美景,不过也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被不显眼的黑蚂蚁狠狠叮了一口,也算是给那美丽的生灵出了口气。曾经响起的不熟悉的梵音也无从寻觅。我独自在这有几分神秘而空旷的佛门净土,似乎一下子感受到了“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只好“乃记之而去”。
